第2单元第3课时 跳绳 教案 -人音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第3课时 跳绳 教案 -人音版(2012)音乐一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2-21 22: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跳绳》
教学分析
《跳绳》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创作歌曲。歌曲的节奏规律性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活泼、跳跃,结合生动的歌谣体歌词,形象地刻画了小朋友喜爱小绳的心情。
歌曲《跳绳》第一句采用了小铃图形谱示意旋律的高低。歌曲的第二段词未出全,是为学生留下了编创歌曲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动脑编创合适的词演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2.启发学生理解“小绳子,很灵巧”的含义,演唱时声音要轻快而有弹性。
3.在教师创设的民主氛围中理解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自编动作表现歌曲。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创编的歌词中选择二、三段演唱,并加以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问好!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过程:
反口令练习:如:我说向左,学生就向右,我说“站”,学生做“蹲”的动作,我说“1、2、3”,学生就说“3、2、1”等,通过这些反口令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表演《跳绳》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跳绳的方法,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想不想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跳绳》。
1、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用听唱法学习第一段歌词,并参考书中的图形谱辨别音字。 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
4、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5、学习第二段歌词:根据书中给的第一、三句词继续进行创作,分小组进行创作。要求:可继续创作、也可自己创作第二段歌词。
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表演《跳绳》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创编与活动
1.用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长短。红绸舞红绸飘动长;乒乓球跳动短。以生活经验让学生感知长短,为过渡到音乐中时值长短的感知做铺垫。
2.教师可指导学生把红绸和乒乓球涂上颜色。以红绸的线和乒乓球的点,从视觉上感受长与短。
四、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