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汇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等级)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下图我国甲乙丙三地研学旅行,并对甲乙两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研究。
材料二:我国东北平原是黑土的集中分布区,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誉。据监测,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出现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表层土壤流失等问题。专家指出采取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通过实验发现甲地区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2分)
A.生物 B.气候 C.母质 D.化肥
2.甲地区红壤肥力低,土壤偏______(酸/碱)性,疏松程度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合种植_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4分)
3.丙地区除地震外,还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分析东北平原黑土广布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垄沟秸秆覆盖”如何减轻黑土土地退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口流动规模很大,所以我国尤为关注人口问题。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人口发展的关键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年)》,截至2014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7亿,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口、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
某年份中国跨省份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6.根据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概括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省级行政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引起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大的主要因素是( )(2分)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9.限制上图中甲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并从其限制因素角度分析如何提高甲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中国跨省份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说出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给流出地带来的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瑞典是重要的北欧国家之一,总人口数为103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8%,经济发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20年3月3日《瑞典日报》报道瑞典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由1968年的13.4%,攀升到2018年的20.10%,并占世界比重的0.30%。
材料二: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位于波罗的海西岸,2017年全市人口总数为80.6万人,其中一半住在中心区,其余的居民则散居在周边卫星城镇里。
11.瑞典人口老龄化趋于严重的直接原因是( )(2分)
A.经济发达,社会养老制度完善 B.气候寒冷,人口生育率低
C.就业压力大,育龄妇女少 D.人口出生率下降,寿命在延长
12.瑞典的城镇化进程处于_________________阶段,与我国相比,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较,随着进入这一阶段,区域经济进入第三产业和___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6分)
13.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围绕市中心区,主要沿__________分布,卫星城的建设可缓解主城区的城市问题,请说出一种城市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图1中卫星城甲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内有750家公司,且通信、交通设施完善。分析该卫星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菠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5的沙质土壤或山地红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在广东徐闻县。徐闻县以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为主的缓坡台地地貌为主,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生产了中国近一半菠萝,菠萝远销北京、上海等市场,也制造了中国罕有的壮美景观——“菠萝的海”。
材料二:近几年,除了种植菠萝之外,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还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此外菠萝的叶子可以做纺织材料,菠萝的根可以提取菠萝酶,加工成保健药品和化妆美容品。
15.图中琼州海峡在海洋政治地理空间划分中属于( )(2分)
A.内海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公海
16.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的海南省所对应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及其所属文化区为_________________。(4分)
17.徐闻菠萝远销北京和上海等地,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分析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自然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述菠萝产业给当地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数字经济是杭州都市圈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优势所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依托高校和阿里巴巴生态产业链,搭建电商产业园区,积极发展智慧电子商务。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经济圈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共有41个城市,面积超过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2.3亿人。
20.杭州都市圈的“金名片”——数字经济是属于_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2分)
21.杭州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简析杭州发展智慧电子商务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析杭州都市圈在建线路和规划线路对其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有( )(2分)
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碳 ③甲烷 ④氟利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简述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南汇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等级)参考答案
一、(共20分)
1.C
2.酸 茶(茶树、茶叶)
3.滑坡(泥石流) 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陡峭,地势落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人类活动滥砍乱伐、工程建设造成地基不稳易引发地质灾害等。
4.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带来大量有机质;纬度高,温度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降水量和频率较小,雨水的冲刷作用弱;地形以平原为主,坡度小,有机质不易流失,所以土壤肥沃。(任答两点,共4分)
5.减弱蒸发,增加土壤湿度;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任答两点,共4分)
二、(共18分)
6.整体分布不均,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疏。
7.青海 西藏
8.D
9.水资源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采用灌溉、喷灌等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培育耐旱作物;适度开采地下水。(任答两点,共4分)
10.从内陆到沿海(中西部到东部)
有利:加强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流出地人地矛盾;提高流出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任答一点,共2分)
不利:流出地造成部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任答一点,共2分)
三、(共20分)
11.D
12.稳定发展 慢 高新技术产业
13.地铁(交通)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住房困难等(任答一点,共2分);
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太高人口素质,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增加房屋数量(对应问题任答一点,共2分)
14.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讯信息联系便捷。(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四、(共22分)
15.A
16.热带季雨林 华南沿海文化区
17.铁路 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
18.位于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土壤为酸性砖红壤;火山岩风化物丰富(火山地貌),土壤肥沃;缓坡台地地貌,土壤排水条件好。(任答三点,共6分)
19.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化发展
经济:调整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任答两点,共4分)
五、(共20分)
20.技术
21.电商发达,大数据、云计算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政府政策支持;高校人才众多,创新动力强;海陆空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发达;处于长三角经济圈,城市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优良。(任答三点,共6分)
22.利于高端产业、人才等要素向杭州集聚;利于扩大杭州的经济腹地,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健全铁路网,完善杭州基础设施;缩小杭州都市圈内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强经济交流;利于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杭州都市圈内区域经济发展等。(任答两点,每点2分,共4分)
23.C
24.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等(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回答,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