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堂追踪训练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 (????)?
A.绕地轴旋转????B.绕月球运动?
C.绕太阳运动????D.绕北极星运动
2.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一个点 B.一个面
C.一条线 D.整个地球
3.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4.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5.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6.地球上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7.北京纬度是北纬40°,在五带中位于 带,夏天正午杆影朝向 ,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一天是 。
8.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在北极圈内出现有 现象。
9.在 ,终年都是昼夜等长。 是半年极昼时间,半年极夜时间。
10.在 日和 日这两天,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1.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在北极圈内出现有 现象。
12.济南在放暑假和寒假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不同??
??
课后新知巩固 1.下列四地区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
A.15°S B.25°N
C.45°S D.30°S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 D.冬至日
3.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4.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 (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23.5°s
5.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北半球的冬季是 ( )
A.1、2、3月 B.10、11、12月
C.3、4、5月 D.12、1、2月
7.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
A.66.5°N,20°W B.66.5°N,0°
C.66.5°S,20°W D.66.5°S,0°
8.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南、北纬90° B.南、北纬23.5°
C.赤道 D.南、北纬66.5°
9.读“地球上的五带”图1-11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______、B._______C.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
①名称:_______,纬度:_______。②名称:_______,纬度:_______。
(3)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1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现象。
(3)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武汉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日。
11.我国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考察的日期为什么多选在11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60°,试问五带范围有何变化?(提示)①目前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往返移动。③目前热带范围在南、北纬23.5°之间,寒带范围在66.5°与90°之间。请思考太阳直射点位置如有变化,五带范围会有何化? 。
课后拓展创新1.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2.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3.“五一”这一天 (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4.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5.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6.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7.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 )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8.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9.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10.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1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北极圈的纬度是 。
13.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
14.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的节气是 ,此时, 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5.读图1.2-12,回答:
(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 ,正值黑夜的是 。
(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白昼即将来临。
(3)该图表示的 月 日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这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
16.读图1.2-13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3)一年中,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每课中考直通1.(2013 湖南长沙)读某日光照图及我国某海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0分)
根据某日光照图,判断该日该海岛的白昼比黑夜 ____(填“长”或“短”)。
2.(四川德阳)2013一年中,在西沙群岛某地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 )
A. 一次 B . 二次
C. 三次 D . 四次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时练答案
课堂追踪训练
1.C 2.A 3.A 4.B 5.B 6.A 7.北温带,北,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8.北回归线(北纬23.5°),长,极昼。 9.赤道上;北极点和南极点。
10.春分;秋分。 11.南回归线 12.放暑假时,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高;放寒假时,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低。(南纬23.5°),长,极夜。
课后新知巩固
1.A 2.D 3.B 4.C 5.B 6.D
7.C 8.C
9.(1)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 (2)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线66.5°S (3)C A
10.(1)自西向东 (2)12月22日 23.5°S 昼短夜长极夜 (3)昼夜平分 春分
11.11月为北半球的深秋,却是南半球的春末,考察队员航行一段时间以后到达南极大陆,正逢南极大陆考察的黄金时间——夏季。
12.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课后拓展创新
1.C 2.A 3.C 4.A 5.C 6.A 7.B 8.C 9.A 10.D
11.自西向东 一年 12.23.5°N 66.5°N 13.四季变化
14.夏至 北 热最多,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则相反。
15.(1)CDEF,AB (2)D B (3)6 22 最高 最长 夏 冬
16.(1)南回归线 冬至 (2)A B C D (3)昼短夜长
17.(1)夏至日 冬至日 (2)23.5°N (3)12 22 12 23
(4)倾斜的 不变 (5)季节
每课中考直通
1.长 2.B
课件24张PPT。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2、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 是怎样的?读图地球的公转北极星地轴赤道公转轨道66.50地球的公转1、方向:2、周期:3、姿态:自西向东约一年(365.2422天)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地轴太阳一天(24小时)一年(365.2422天)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地球自转和公转我会比较 一天之内,它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呢?人影长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观测杆影日变化思考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一日杆影变化观测((((一天之中,杆影长度的变化由_______ 变 _______ 再变_______ ,最短在_______时候。杆影的方向变化是怎样的?短长长正午西北—正北—东北杆影长度与什么有关?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有关地平面太阳高度角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越大,气温越高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____变 _____再变____ ,最大在______时候。小小大正午一天中杆影的长短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后变长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大后变小结论讨论: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夏天中午冬天中午说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中午杆影结论:某地(同一点)夏天正午太阳高度大
夏至日最大
冬天正午太阳高度小
冬至日最小北半球中纬度区某地正午照进室内的阳光冬天正午夏天正午引起物体影子长度季节性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高度和杆影的变化夏天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天越 ;
冬天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天越 。短大小冷长热小结地球在公转时,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太阳高度角为90°),简称直射。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 阳 光AB太阳直射点CDE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零。
2。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 下面两种情况中,太阳分别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 夏至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同2、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高度不同3、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太阳高度角不同。地球的自转引起(冬季小夏季大,冬至最小,夏至最大)(北半球)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最大,向南、北逐渐变小)我会归纳思考:1、观察你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南,太阳位于南边。
解释:太阳直射点最近只能到达北回归线,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始终位于我们的南面。
思考: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冬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
影子最长。
1、太阳高度角:一、观测杆影的发现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2、周期:3、姿态:4、效应:自西向东约一年(365.2422天)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1)正午的太阳高度季节的变化(2)四季变化(3)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一日中不断变化(地球自转的缘故)(地球公转的缘故)我会总结(4)五带的划分1、杆影的长度和_________有关,一天中________时候杆影最短,此时杆影朝 ____________方向。太阳高度正午正南或正北练一练: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2.了解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了解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差异
4.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5.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简要解释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发现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太阳高度角
教学难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方法:探究杆影,观测杆影变化,启示得出太阳高度变化
教具:灯炮、长杆、电线……媒体辅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
入
新
课
放映地球图片
问:你了解地球吗?
放映日晷一天之中影子变化
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讨论
猜测
新
课
教
学
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过程。
实验说明:1.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出现的太阳东升西落三种路径。
2.需要观问题:
A.一天之中杆影的长度,方向如何变化?
B.什么时候杆影最短,方向朝哪里?
思考:杆影的长度与什么有关?
3.各小组分工情况
将各小组的汇报,汇总得出:一天之中正午杆影最短,朝正南或正北,杆影长度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展示图片:
小结:1、太阳高度角大—杆影短
太阳高度角小—杆影长
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由小变大再变小。
问: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
放映:课本图片4-11
放映:课本图片4-12
问:哪副图代表夏天中午太阳光照射情况,哪副图代表冬天中午的太阳光照射情况?
小结2、正午太阳高度角会随季节变化
(北半球是夏季大,冬季小)
思考:同样长度的旗杆在同一天里,正午时杆影的长度一样吗?
问:我们用模拟实验探究,怎么设计实验?对学生设计方法加以点拨引导出正确方案并出示实验要求:
1、观察:A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
B 正午太阳高度角何处最大?
2、各学生分工情况
将汇报总结有
小结3: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
侧递减
用准备好的火柴杆代表旗杆,手电筒的灯泡代表太阳,模拟太阳东升西落过程,将影子绘在铺在下面的白纸上。
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模拟,由实验现象讨论杆影变化原因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及解释。
找规律
讨论、猜测
观察现象找规律,证实猜测
回答、并解释原因
学生猜想
利用桌上器材:火柴杆、地球仪、橡皮泥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实验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及本组心得,证实猜测
小
结
问: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什么?能否向大家说一说?
出示总结1、2、3
学生总结
课
堂
练
习
·杆影的长度和__________有关,一天中________时候杆影最短,此时杆影朝______________方向。
·如图表示北半球
中纬某地在夏季和
冬季的中午杆影,
据图判断,其中A
表示的是______季
中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地表上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_______________受到太阳垂直照射时,太阳高度角等于____________。
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___________,影子也越来越长。
·我们居民住宅的卧室和阳台大多朝偏南方向,请说明原因?
·我们永嘉,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在何时?
学生讨论、回答
布
置
作
业
作业本及观测杆影日变化。
思考:太阳高度角有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引起呢?
课后完成
教
后
反
思
1.动手操作易于理解
2.太阳高度(角)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经动手后易突破。
3.由于知识点抽象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力,学生难以正确设计实验。需要教师的引导。
日变化 ← 太阳高度角日变化规律
板书:杆影的变化 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纬度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