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2 10:36: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 诵读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理解
【译文】
迷蒙的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
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
还在对岸酒楼里唱《玉树后庭花》。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人称“小杜”,以区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 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国家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写出的。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本诗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
本诗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中透着悲凉;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后两句用曲笔的手法,表面上是在斥责商女,实际上是在指责坐着听歌的人,讽刺了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抒发了诗人心中的不满。另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典故,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对现实的忧思。
诗歌赏析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歌理解
【译文】
汉文帝为访求贤士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
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
可惜汉文帝深夜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
不是垂询关切百姓的国事,却问鬼神之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诗,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关于本诗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由冯浩提出,他在《玉谿生诗集笺注》中称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种说法由杨柳提 出,他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所作。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这首诗托古讽今,既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 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
前两句由“求”“访”到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更耐人寻味。末句紧承“可怜” 与“虚”,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包含抑扬吞吐之妙。
诗歌赏析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歌理解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那些游山的行人空欢喜。
当你进入万山环绕的圈子里,
你刚攀上一座山,另一座山又马上把你阻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诗人通过写山中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做斗争,不“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
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
第一句“莫言”二字,像是自诫, 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字幽默风趣。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放出”和“拦”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动作,使山活了起来。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所描述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两句诗富有情趣又深含哲理,给人以某种联想和启示。
诗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诗歌赏析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约 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理解
【译文】
梅雨季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处处蛙声不断。
已过了半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到,
闲来无事,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塘,到处是蛙 声。夜已过半,诗人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诗人对着棋盘闲敲棋子,谁知把灯花都震落了。在此情景下诗人写了这首诗。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本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刻画,展现了一个孤寂者深夜期客不至的特殊感受,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诗歌赏析
诗歌鉴赏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临其境。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诗人等待的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客人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只是一阵阵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
诗歌赏析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动作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这一举动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的描写,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了诗人约客未至的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