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石潭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8 10: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小石潭记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
欧阳修 苏轼 范仲淹你还知道哪些被贬的文学家? 目标与要求1.了解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2.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我来读---自由轻声读 我会读—音填字,字注音,你也能行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嵁( )蒙 络 摇 缀( )参差披拂( )佁然不动( )yǐ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xī犬牙差互( )quánchíkānméng cēn cīchùcīhù悄( ) 怆( )幽邃( )龚( )gōngqiǎochuàngsuì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我会听---名家范读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我会读---男生前二女生后三我会译,会说—自主合作交流
任务----分小组批注重点字词并口头翻译
步骤---落实重点实词、虚词
疏通文句,合译成篇
小组合作,一人一句。交流展示——
1、小组内一人读原文一句,一人翻译此句。
一人点出此句中重点字,一人解释此字。一人概括此段内容。
2、其他人快速批注笔记。我来整理归纳——文言词汇积累1、重点的实词有:
2、一词多义有:
3、古今异义有:
4、词类活用有:
5、重点翻译句子有:归纳整理的多而全且准可得5分,其它
以多少可得1至3分。1、乃记之而去???
?2、佁然不动:
?3、崔氏二小生:
古今异义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佁然:(古)呆呆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课内检测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
2、心乐之
3、下见小潭
4、皆若空游无所依词类活用5、日光下澈
6、斗折蛇行
7、其岸势犬牙差互
8、凄神寒骨向西以……为乐在下面在空中向下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像狗牙那样使……凄凉
使……寒冷课堂检测21、以:①全石以为底 ???? ②卷石底以出 ???? ③以其境过清 2、为:①全石以为底 ???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虚 词(介词,用)(承接,“而”不译)(介词,表因为)(动词,当“作为”讲)(动词,“成为”)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明灭可见作为副词,大约成为可以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表修饰表承接(承接,不译)(因为)清澈凄清(介词,用)能够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长短不一交错实词积累检测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心乐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乃记之而去
水尤清冽 隶而从者 重点语句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我来整理归纳——文章思路2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得?
2、抓住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游览的先后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石奇、水清、鱼乐、溪流曲折、环境幽静幽深冷寂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我来研读课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讨论: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讨论: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小石潭记发现小潭:移步换景潭中景物: 潭水清澈透明 游鱼: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隔、闻、伐、取、见气氛:幽深冷寂水—清石—怪树—青感受:孤凄悲凉侧面描写记录同游者寂寞处境中孤凄悲凉的情感我会整理板书小 结  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我会归纳总结:1、本文的写作特点有?
2、我的收获有?看图背文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课堂小结理解性背诵:
1、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句子:
2、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3、潭上景物的句子:
4、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5、运用动静结合写鱼的句子:
6、写潭水源的句子:
7、作者感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