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三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卷(pdf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三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卷(pdf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2 10:33:44

文档简介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某湖泊常年处于C0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
后,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以C02形式进行
B、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

C.不是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D.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遭到破坏
2.艾滋病(A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环孢霉素A能

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HV后,辅助性T细胞不能增殖

B.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C.环孢霉素A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D。环孢霉素A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3.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发现一种农药使用若干年后,它对某种害虫杀伤效果逐年减小,害虫对该农药产
生了抗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滥用农药导致害虫产生了定向变异
B。该害虫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种群发生了进化

C.在使用农药之前,该害虫种群中不存在抗药性个体
D。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对该害虫起到了人工选择的作用
4.科学家通过不断的探索,在深海不同深度都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生命,它们跟我们常见的生命有很大的
不同。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科学家判定疑似生物为生命体的依据()
A.存在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边界
B.含有大量C、H、O等元素构成的有机物
C.能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够向外界分泌酶并获取酶解反应后的产物
5.下列关于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提出“转化因子”概念
D.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验证DNA半保留复制假说
高三生物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三校生物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A C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C B B C B C
非选择题
2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生物量金字塔 (2) 466kJ/(cm2·a)(单位需写全) 20.6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分解者 呼吸(分解) (4) 食物链(食物网) 生物浓缩(富集)
(5) 出生率 衰退型
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是否高光(光照强度)和是否添加AOX途径抑制剂(答全给分) 提高 少(低)
(2)95%酒精 光合色素是一类脂溶性物质,可利用脂溶剂将它们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 ATP、NADPH
(3)线粒体内膜 促进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进行,释放大量热量 (4)(d-c)>(b-a)(2分)
23.(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隐性 可逆性 高茎矮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果黄果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2分) (2) 125 谷氨酰胺
(3)BbXDY:BbXdY= 1:1 BB纯合致死 11/24(2分)
(4)遗传图解(3分)
符号与亲本表型1分
F1 棋盘格1分
(本次基因型写出即可,
原则是基因型+表型)
表型及比例1分
24.(1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一)(1) 唯一碳源 稀释涂布平板法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2分)
(2)盐浓度为60g/L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pH为10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2分)(答对一方面给1分)
(3) 氧气(O2或溶解氧) (4)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二)(1)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合理答案即可) (2) 退火 XbaⅠ、HindⅢ
(3) ② 未导入任何质粒 导入的重组质粒中没有串联新的35S启动子 大幅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量
25. (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腺垂体(细胞) (2)协同
(3)GH分泌增多,促进IGF-1分泌增加,GH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分裂,IGF-1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分化,有利于骨的愈合(2分)(答一点给1分)
(4)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长、血清中GH浓度和体长并记录(答全给分)
用等量的纯净水和等量的用纯净水配制的药物X溶液分别灌胃B、C组小鼠,实验时间及饲养条件与实验组的相同(2分) (不写等量扣1分)
柱形图3分
横坐标,双纵坐标1分
标注1分
柱形图1分(10天也画出扣1分,
不要求比较A、C组高低,只要高
于B组即可)
(5)T淋巴细胞浓度、淋巴因子浓度、抗体浓度。
选择题解析
1.D 解析:A.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正确
B.湖泊修复的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有利于碳固定,正确
C.正常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某些人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的吸收小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正确
D.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影响是紫外线更多照射进来,与全球变暖无关,错误
2.D 解析:A.感染HIV以后,机体会启动特异性免疫,辅助性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可以繁殖,但是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在减少,这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的死亡速度大于增殖速度,不是说不能增殖,错误
B.辅助性T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错误
C.因为环孢霉素是抑制辅助性T细胞增殖的,不利于免疫反应的进行,所以说不能预防和治疗艾滋病,错误
D.器官移植的时候,会有免疫系统引起的排异反应,环孢霉素可以抑制辅助性T细胞增殖,可以减弱免疫反应,有利于器官的移植,正确
3.B 解析:A.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农药只起到选择作用,错误
B.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故害虫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种群发生了进化,正确
C.使用农药之前就存在了抗药性个体,农药起到选择作用,选出抗药性个体,不抗药的个体会死亡,错误
D.人工选择目的是得到人类想要的,长期使用农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不是人们所期望的,所以说是自然选择,错误
4.B 解析:A.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边界是细胞膜,具有细胞膜意味着有细胞结构存在,能作为判定疑似生物为生命体的依据,正确
B.无机环境中也存在有机物,含有大量C、H、O等元素构成的有机物不一定有生命体,错误
C.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是一种自养型生物,能作为判定疑似生物为生命体的依据,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若能够向外界分泌酶,并获取酶解反应后的产物,说明能进行生命活动,能作为判定疑似生物为生命体的依据,正确
5.A 解析:A.摩尔根是通过实验和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不是类比推理,萨顿是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错误
B.孟德儿的豌豆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正确
C.格里菲斯的体外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正确
D.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运用了14N和15N,同位素标记法,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正确
6.C 解析:A.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正确
B.植物种类分布差异,说明是群落层面,群落层面,不同地段体现的是水平结构,正确
C.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涵养生态方面的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错误
D.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正确
7.A 解析:A.蛋白质变性只改变维持空间结构的氢键,肤键不会断裂,错误
B.球状蛋白分子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水是极限分子,所以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难溶与乙醇,正确
C.加热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正确
D.物质的结构决定功能,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正确
8.B 解析:A.高盐饮食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通过主动饮水使细胞液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所以说不是必须饮水才可以,错误
B.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出现口渴,正确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依赖Na+和Cl-,与其中细胞状态也有关,比如说细胞膜的通透性,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等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饮水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所以说不相等,错误
9.D 解析:A.细胞自噬是细胞的重要自我保护机制,有利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正确
B.图上可知,有膜的融合,所以说主要依赖的是生物膜有一定的流动性,错误
C.膜的结构特性即有一定的流动性,正确
D.胎儿过程中,也有细胞的衰老,细胞器的衰老,题干说会将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降解可知胎儿细胞中存在细胞自噬,正确
10.D 解析:A.要对所有培养基和培养皿消毒,但是生物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比如说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只能消毒,不能灭菌,不然高温下植物细胞会死亡,错误
B.一般消毒用的是70%的酒精,95%的酒精一般应用于提取光合色素,错误
C.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和一部分真菌,不能达到无菌的效果,错误
D.易分解的活性物质应该用过滤灭菌,无菌条件下加入无菌培养基,正确
11.C 解析:A.Ⅰ和Ⅱ中是相同的等位基因,这就模拟了Dd×Dd产生配子的过程,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但是Ⅲ和Ⅳ中等位基因不一样,可知模拟的是AaBb产生配子的过程,所以说Ⅲ和Ⅳ合起来代表了雌性或者雄性的生殖器官,错误
B.每个小桶内,两种球的数量要相等,代表产生配子是1:1,但是不同小桶之间数量可以不一样,只要是桶内保证1:1就可以了,错误
C.乙模拟的是产生AB,Ab,aB,ab配子的过程,Ⅲ和Ⅳ中随机抓取,模拟的是A与a以及B与b的分离,也就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两个小球放在一起模拟了可知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正确
D.每次实验都要随机抓取,而且抓取以后要放回,保证每个小球被抓取的概率相等,错误
12.D 解析:A.图上可知害虫个体数量在水稻生长早期和中期基本维持稳定,此时其年龄结构可能为稳定型,错误
B.水稻作为一种植物一般只能传递物理和化学信息,无法为害虫传递行为信息,错误
C.由于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害虫个体数量并不相同,因此对害虫的防治力度也不相同,错误
D.水稻生长后期植株上可供害虫取食的部分增多,可能导致害虫出生率增加,同时由题干可知,这两种害虫均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因此还有可能是因为迁入率增加,正确
13.A 解析:A.因为拟水狼珠与褐飞虱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1.48),与卷叶螟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小(0.05),而卷叶螟主要分布在相中、上部,褐飞虱主要分布在稻株下部,因此可推知拟水狼蛛多分布在稻株中下部,与褐飞虱的活动空间重叠,正确
B.因为拟水狼蛛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67,因此拟水狼蛛活动的空间、占据的资源最多,错误
C.因为卷叶螟主要分布在稻中、上部,褐飞虱主要分布在稻株下部,且表中卷叶螟和褐飞虱的生态重叠程度较低数值为0.02,可推知二者竞争强度不大,错误
D.因为拟水狼蛛与褐飞虱的活动空间重叠,因此拟水狼蛛捕食褐飞虱的概率大于捕食卷叶螟的概率,错误
14.C 解析:A.因为M可以转化为乳酸,可知M为丙酮酸,过程Ⅰ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错误
B.过程Ⅰ表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Ⅱ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Ⅳ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Ⅲ表示丙酮酸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太少,不足以产生ATP,错误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不能产生乳酸即Ⅴ,因为其体内缺乏相关的酶,正确
D.检测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错误
15.C 解析:A.肠癌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有,只是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错误
B.去甲基化酶(TET2)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错误
C.图上可知,激活的β-catenin 蛋白能够促进TET2入核,TET2属于去甲基化酶,其催化抑癌基因去甲基化,正确
D.DNA甲基化主要是抑制转录过程,错误
16.B 解析:A.题目说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正确
B.因为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而不是协同作用,错误
C.图上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正确
D.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正确
17.B 解析:A.因为对象是囊胚期细胞,所以说胚胎分割以后还是囊胚期细胞,囊胚期细胞可以胚胎移植,正确
B.胚胎移植过程中,供体要超数排卵,而受体需要同期发情,错误
C.受精作用时会有精卵识别,依靠的是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蛋白,体现了信息交流作用,正确
D.因为决定后代是不是良种的是供体的遗传物质,和受体无关,受体只是承担了繁殖功能,所以说受体只需要同种即可,胚胎移植不会产生免疫排斥,不需要考虑该问题,正确
18.C 解析:A.释放谷氨酸应该是胞吐,错误
B.图上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可以通过膜上EAAT回收谷氨酸,若EAAT功能过强,则会使谷氨酸回收量增加,进而导致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减少,而题干中指出癫痫是由于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所致,故EAAT功能过强并不会导致癫痫,错误
C.图上可知,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都可以通过膜上EAAT回收谷氨酸,正确
D.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使突触后神经元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不是外流,错误
19.B 解析:A.由图可知,胶体金法检测新冠病毒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当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T线处呈现出红色,正确
B.咽拭子主要采集的是抗原,适用于检测方法2,错误
C.若T线呈无色(说明未感染病毒),C线呈红色(说明试纸正常),则可判定结果为阴性,正确
D.检测方法1中的抗原可以是新冠病毒表面一些蛋白质 ,如S蛋白,正确
20.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