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 12月联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2023 年 12 月21 日下午14: 30-17: 05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出舱活动,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各项任务。图1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景象,根据材料完成1-3题。
1. 下列不属于空间站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中断空间站与地球的通讯,原因是( )
A. 高纬出现极光,影响短波通信 B. 干扰地磁稳定,影响轨道运行
C. 全球气温升高,阻碍信号传输 D. 太阳风强度大,干扰电子设备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6 页)第 1 页
3. 根据宇宙环境特点,推测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时身着的航天服应( )
①耐高压 ②耐低温 ③防强风 ④防辐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3年“双十一”期间,武汉市民王女士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她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2为阳光房景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建阳光房可以( )
A. 增强① B. 减弱② C. 增强③ D. 增强④
6. 王女士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 )
A. 广西南宁的茉莉花 B. 河南洛阳的牡丹花
C. 新疆天山的雪莲花 D. 江苏南京的腊梅花
野外观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图3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 页)第 2 页
7. 野外观察地貌的正确顺序是( )
①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②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 ③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8. 高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图中的 800、879是相对高度 B. 相对高度可反映地面起伏
C. 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 绝对高度可以用肉眼估测
9. 图示区域内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
A. 85m B. 86m C. 95m D. 96m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个新建住宅区为每栋住宅配建30-40平方米的蓄积雨水的场地,称为“雨水花园”。经过数年的追踪检测, 发现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 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图4示意水循环及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树皮覆盖层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11.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
A. 利于下渗 B. 提供养分 C. 净化水质 D. 减少蒸发
12. 雨水花园减少地面雨水径流量主要是因为 ( )
A. 加强了①环节 B. 减弱了②环节 C. 减弱了③环节 D. 加强了④环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 “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总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潮差是指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与低潮位间的差值。图5为钱塘江潮位站和日、地、月三者绕转示意图, 完成13-15题。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 页)第 3 页
13.钱塘江大潮发生时月球位于右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形成钱塘江大潮的主要原因有( )
①杭州湾肚大口小 ②此时引潮力大 ③此时正值丰水期 ④此时盛行偏东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从潮差角度考虑,最适合建潮汐电站的位置是( )
A. 乍浦 B. 澈浦 C. 盐官 D. 七堡
二、综合题。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图6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1) 分别指出图中代表温度、密度的字母,据图指出温度与密度的关系。 (8分)
(2) 根据图6,分别说出海水温度、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4分)
(3) 解释图中 C 线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 (4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 页)第 4 页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在自然作用下, 中国各地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称为“天生桥”。 图7为不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四种天生桥, 图8为我国政区简图。
(1) 判断图7中①②③④四座“天生桥”在图8甲乙丙丁戊中可能出现的对应位置。 (8分)
(2) 分别指出塑造②桥、④桥的主要外力作用。 (4分)
(3) 指出图8中戊处河口常见的地貌,说明该地貌利于农耕的原因。 (8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 页)第 5 页
18.图9示意海洋与陆地白天、夜间的大气运动状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9分)
(1) 根据材料,在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6分)
(2) 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6分)
(3) 说明陆风的形成过程。 (7分)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地理试卷(共 6 页)第 6 页2023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 12月联考
高一地理答案
【答案】1.D 2.D 3.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间站围绕地球运转,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是与银
河系同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的统称,因此空间站不属于河外星系,ABC错误,故选 D。
2.太阳风是从太阳活动射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活动爆发喷射的物质和能量到达近地空间后,会扰动地
球上空的大气层(电离层),电离层扰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使电子通信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
破坏,D正确;高纬出现极光不会影响短波通信,A错误;干扰地球磁场稳定,出现磁暴,会影响地球表
面,不会影响轨道运行,B错误;全球气温升高不能阻碍信号传输,C错误;故选 D。
3.结合所学可知,航天员需要进行舱外作业,宇宙是真空状态,因此舱外航天服不需要耐高压、防强风,
①③错误;舱外环境会出现过热、过冷,因此需要耐低温,②正确;宇宙中存在射线侵害,因此舱外航天
服应防辐射,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 C。
【答案】4.B 5.C 6.A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可知,②表
示地面辐射,B正确;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
都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A、C、D错误。故选 B。
5.根据题意可知,为了使花卉顺利越冬而建阳光房,且阳光房可以透过太阳辐射,不会增加进入房内的
太阳辐射①,A 错误;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基本不受影响,阳光房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
辐射热量,地面辐射②也基本不受影响,B错误;阳光房阻碍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减少了④,从而③增强,
C 正确,D 错误。故选 C。
6.根据题意知,该花卉不易越冬,而天山雪莲和洛阳牡丹都是气温较低处的花卉,腊梅是冬天开放的,
均可越冬,B、C、D错误;广西纬度低,热量条件比武汉好,茉莉花不耐寒,不易越冬,在武汉需要防寒,
A 正确。故选 A。
【答案】7.A 8.B 9.C
【解析】7.观察地貌时,宜选择视野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
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由此可知,
观察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③,故 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 879 表示海拔,为绝对高度,A错误。若某地低于海平面,则与另一地的相对
高度可能大于绝对高度,C错误。绝对高度需要借助地图或仪器获取,D 错误。相对高度反映高差大小,
可反映地面起伏,B 正确。故选 B。
9.读图可以看出,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西部山顶885.4米,最低处位于南部的山谷中,其海拔范围为790-800
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差为 85.4—95.4 米,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95 米。故选 C。
【答案】10.D 11.A 12.D
【解析】10.在种植土层上部铺设树皮覆盖层,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D 正
{#{QQABIYAAggigAABAABhCAQl4CkOQkAEACIoGRAAAsAIBQANABAA=}#}
确。树皮为植物提供养分需要时间、微生物分解等条件,这不是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A错;雨水
渗漏速度主要由土层、砂层控制,树皮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控制雨水渗漏的速度,B 错;树皮对雨水污染
物的吸附较弱,C错。故选 D。
11.据图可知,砾石层位于雨水花园的最底层,且砾石层缝隙较大,有利于雨水的通过和下渗,A 正确;
砾石层对于提供养分的作用不大,B错误;净化水质主要靠上方的砂层和种植土层过滤,C 错误;由于其
位于地下的底层,对减少蒸发作用不大,D 错误。故选 A。
12.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①环节为地表径流,②环节为地下径流,③环节为蒸腾,④环节为下渗;
雨水花园上方种植植被,能拦截地表径流,并且增加蒸腾,减弱①环节,加强③环节,AC 错误;由于雨水
花园能拦截地表径流,增加下渗,使得地下径流增加,②④加强,B错误,D 正确。故选 D。
【答案】13.C 14.B 15.B
【分析】13.农历八月十五日、地、月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且地球位于中间,C 符合题意,排除 ABD。故选 C。
14.读图可以看出,杭州湾口大肚小,①错误;农历十五前后引潮力大,②正确;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
河流正值丰水期,水量大,顶托作用强,③正确;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加剧潮势,④正确,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5.读图并计算可知,七堡、 盐官、 澉浦、乍浦四地的年平均潮差分别约为 0.4 米、3.3 米、5.81 米、
4.94 米,澉浦的平均潮差最大,潮汐能最丰富,最适合建潮汐电站,B 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
16.【答案】(1) A B 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2)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向低纬和高纬\向南北)递减
(3)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蒸发强,因此盐度高。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结合图示,A曲线表示海水
的温度;水温高,则海水密度小,所以 B 曲线表示海水的密度。读图可知,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升高
而升高,大致自赤道向两极递增,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因此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2)结合上题分析,由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全球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副热带海区所
处的纬度较低,水温较高,蒸发量大,而降水较少,所以盐度最高,全球海水的盐度由由副热带海区向南
北两侧递减。
(3)C曲线表示海水的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南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
发旺盛,盐度最高.
17.【答案】(1) ①乙 ②丁 ③丙 ④甲
(2)海水(海浪)侵蚀 风力侵蚀
(3)三角洲 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水源充足
【详解】(1)结合图 7 可知甲位于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乙位于陕西省,属
于黄土高原区。丙位于广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丁位于
海南,四面临海,海岸地貌典型。戊位于江苏,由图可知其位于长江入海口,流水地貌明显。结合甲乙丙
丁戊的位置可知,黄土桥应该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区(乙),海蚀桥应该出现在海岸地貌区(丁),喀斯特溶
蚀桥应该出现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丙),风蚀应该出现在风力强劲的地区(甲)。
{#{QQABIYAAggigAABAABhCAQl4CkOQkAEACIoGRAAAsAIBQANABAA=}#}
(2)由地貌名称可知,海蚀桥主要由海水侵蚀作用而成,风蚀桥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因而地势低平、组成物
质颗粒较细、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18.【答案】(1)白天为顺时针,夜间为逆时针。图示如下:
(2)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对滨海地区降温;(2 分)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对滨海地区增温;
(2分)海陆风共同作用,减小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2分)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分)夜间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2分)海洋
降温慢,温度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2 分)近地面大气从陆地吹向海面,(2 分)形成陆风。
【详解】(1)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环流,为
顺时针流动;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逆时针流动。如图所示:
(2)白天吹海风,来自海洋的风与陆地相比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夜晚吹陆
风,来自陆地的风比较干热,会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使得滨海地区白天温度较低,夜
晚温度较高,其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
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海洋
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QQABIYAAggigAABAABhCAQl4CkOQkAEACIoGRAAAsAIBQ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