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3 10: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唐诗宋|词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
政治、经济与文化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以时间为线索,把握袁世凯从专制独裁到复辟帝制的过程,从时代潮流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民主共和之路的艰难和曲折。
2.以地图为探究载体,把握北洋时期军阀割据的概况,认识军阀割据的危害。
3.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和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4.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感悟先进中国人振兴中华的探索精神。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为何如此不同,北洋军阀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
(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费正清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目录



民主与专制的抗争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割据
新风与旧俗的抗争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
激进与守旧的抗争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第贰目
新风与旧俗的抗争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的新气象
当我们百年后重新回看北洋时代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中国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除了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外,那时也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那时的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期。”
——陈钦《北洋大时代》
晚清
民国
新中国
1866
1895
1912
1919
1927
1949
1956
1937
发展高度
时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百年发展的艰难历程
洋务运动中后期
甲午战后
民国初期
一战之后
国民政府前期
日本侵华和国共内战
新中国调整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产生
初步发展
迅速发展
迅速萧条
短暂发展
日益萎缩
快速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3
一、经济发展新气象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春天”(1912----1919)
一、经济发展新气象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材料一: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为私人资本尤其是中小资本开办企业解除了来自封建制度的许多束缚……军阀混战,政权更迭,则极大削弱中央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力,为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较广阔的空间。——《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材料三: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四:一战爆发后,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1/3 德国货则完全停止了出口。 ——《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民国时中国社会之变迁》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春天”的原因。
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为民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⑵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⑶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⑷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主因)
(5)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实业家。
①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②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得到发展。
③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2.表现: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
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
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基础薄弱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1)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①行业分布不均,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时间短暂,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海地区。
③民族资本力量比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依据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3、特点
4、影响
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万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基础(五四运动)。
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革命发展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实业救国的道路是否行得通?
行不通。
从力量来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从社会环境来看,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受到封建势力和外来势力的双重压迫)
1920年,洋货再次铺天而至,生意锐减,大量的华厂倒闭。
②很快衰落的原因:(“短暂”的原因)
①“短暂”表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萧条
5、“短暂”的原因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是获得民族独立。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③从中得到的启示:
2、政治上: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拓展探究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二、社会变迁——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历法:改用阳历。
(2)社会风俗: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剪辫易服与反清相联系,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3)礼仪: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1、表现:
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有何影响?
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时报》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2、影响:
蒋介石与宋美龄
西式婚礼
改称谓,废跪拜
二、社会变迁——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政治变革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4)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等)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原因
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有何影响?
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1912年3月《时报》
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4、说明:
禁缠足,倡女权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但在偏远农村则变化不大;
(4)实质: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近代化)。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特点:
拓展探究
1908年上海,有轨电车
剪发辫
1.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帝国主义国家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A
C
练习
第叁目
激进与守旧的抗争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结合史料和所学,说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1)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政治:北洋政府腐朽黑暗,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4)思想:国民思想愚昧落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传播;
(5)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矣。……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彤民国初年中国社会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材料四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一)原因: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2)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3)主要阵地:《新青年》
(4)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二、概况:
①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建立。蔡元培就任校长前,北大学风不正,学生多为官僚子弟,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学生都被称为老爷,教员被称为大人。
②蔡元培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兼容并包”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地;“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5)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
①思想革命【核心】: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三、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
2.后期(1917年):
民主(德先生):反对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倡导民主政治,增强民主意识;
科学(赛先生):破除封建迷信和愚昧,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旧道德:指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思想。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②道德革命【前提】:
③文学革命【手段】: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歌颂十月革命,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1.前期:
材料一 这一次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其尖锐彻底的程度、所向无前的气势,远远超过辛亥革命时期,更不用说在它以前了确实起到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三 《新青年》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种子。 ——北大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四、性质 :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评价:
进步性:
①思想解放: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青年觉醒:青年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③文化转型:一场文学革命,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
④民族曙光 :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材料四 “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新青年》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四、性质 :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评价:
局限性:
①局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同群众相结合;
②对东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
材料一 1916一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有人认为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
结合所学,你认为北洋军阀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政治上:①对内独裁复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政局动荡;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2)外交上:①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②参加一战,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争取山东问题的解决。
(3)经济上:①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文化思想上:①封建思想盛行,社会上新旧杂处,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北洋军阀时期是一个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一个混乱中艰难前行的时代
探究
表现在:
1、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2、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
B
D
练习
府院之争
护法运动
参加一战
北洋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
经济
文化
袁世凯统治
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护国战争
复辟帝制
新文化运动
社会生活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