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2 11:14:19

文档简介

西乡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 B C D
A.氢原子发光 B.霓虹灯发光 C.燃放烟花 D.钠与水剧烈反应
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五能层有5个能级,最多能容纳50个电子
B.同一原子中,不同能层均含有的能级是s能级
C.同一原子中,3d能级实际容纳的电子数一定为10个
D.能层和能级的划分,均以电子的能量高低为依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区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B.p能级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能级电子能量
C.属于p区主族元素
D.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4.下列各项表达式正确的是( )
A.乙炔的分子空间结构模型示意图:
B.的结构式:H Cl O
C.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D.的最高能层电子排布式为:
5.近日,开发一种利用分子筛除去空气中的、、等,获得纯氧气并构建锂-氧气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b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空气通入分子筛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C.充电时,b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a极质量净减时,有阴离子由膜M左侧向右侧迁移
6.25℃时,0.1mol/L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ClO NaHCO3 Na2CO3
pH 7.0 7.0 10.3 8.3 11.6
A.在④⑤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CO32-)+c(H2CO3)=0.1mol/L
B.酸性的相对强弱:HClO<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①=②
D.pH值相同的溶液③④中酸根离子浓度:c(ClO-)=c()
7.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沉淀转化:
①向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20mL0.1mol·L-1BaCl2溶液,得浊液Ⅰ;
②向浊液Ⅰ中继续滴加20mL0.1mol·L-1Na2SO4溶液,充分振荡,得浊液Ⅱ;
③将浊液Ⅱ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剩余固体a的质量大于0.233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B.固体a的成分为BaSO4
C.c(Ba2+)大小关系:浊液Ⅰ<浊液Ⅱ
D.由该实验可以推断
8.下列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3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氨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OH)3固体
⑥用明矾净化自来水
A.只有①③④ B.只有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只有②③④⑤⑥
9.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Ksp(Ag2CrO4)=2.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的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 L-1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Br-、Cl-、 B.、Br-、Cl-
C.Cl-、Br-、 D.Br-、、Cl-
10.已知室温时,某一元酸在水中有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
B.升高温度,溶液的减小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A的电离程度增大
11.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备胶体 验证溶解度大于 比较碳酸、醋酸和硼酸的酸性强弱 验证铁发生吸氧腐蚀
A.A B.B C.C D.D
12.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B.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 △H<0
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0.1mol/L的NH3·H2O溶液中:Ba2+、K+、Cl-、I-
B.=1.0×10-2的溶液中:、Cu2+、、
C.0.1mol/L的NaHCO3溶液中:、K+、Cl-、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2mol/L的溶液中:Na+、Fe2+、Cl-、
14.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质量
B.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C.实验室制氢气时,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
D.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温度一定、容器体积一定时,增加氮气的量
1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2NH3(g) △H=-38.6kJ·mol-1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16.已知:pKa=-lgKa,25℃时,H2XO3的pKa1=10-1.85,pKa2=10-7.19,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2X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2XO3)=c(HXO3-)
B.b点溶液中:c(H2XO3)+c(H+)=c(XO32-)+c(OH-)
C.c点溶液中:c(Na+)=3c(HXO3-)
D.d点溶液中:c(Na+)>c(XO32-)>c(OH-)>c(HXO3-)>c(H+)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2分。
17.(14)完成下列问题。
(1)①基态Cu原子有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②在溶液中FeCl2稳定性小于FeCl3,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图甲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氯乙烯()转换成对环境无害的微生物电池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在铁上镀铜。

①M为 (填写“正极、负极、阴极、阳极”),镀铜时, (填写X或Y)与铁电极相连,工作过程中,N极电极反应式 ,当N极有3.2g O2完全反应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数目为 。
②若M极消耗0.1mol氯乙烯,则铁电极增重 g,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将 (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18.(14分)I.利用CO2合成淀粉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其成果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其涉及的关键反应如下:已知:
①CO2(g)+3H2(g)CH3OH(g)+H2O(g) H
②CO(g)+2H2(g)CH3OH(g) H=-99kJ mol-1
③CO2(g)+H2(g)CO(g)+H2O(g) H=+41kJ mol-1
(1)反应①中 H = ;该反应的自发条件是 (填“高温自发”“低温自发”或“任何温度下都自发”)。
(2)对于反应①CO2(g)+3H2(g)CH3OH(g)+H2O(g),, 。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分压,(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
①升高温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540K下,按初始投料比、、,得到不同压强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图:
②比较a、b、c各曲线所表示的投料比大小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③计算540K下压强平衡常数Kp= (MPa)-2(用分压代替浓度)。
Ⅱ.(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ΔH =41.2 kJ·mol 1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 =﹣122.5 kJ·mol 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CH3OCH3的选择性=×100%
①温度高于300 ℃,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
②220 ℃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有 。
19.(12分)H2O2 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用以上装置测定H2O2分解反应速率,还需要的仪器是
(2)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先向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再依次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0.2 mol/LFeCl3溶液。
序号 H2O2/mL 蒸馏水/mL FeCl3溶液/mL 现象
Ⅰ 10 a 0 无明显变化
Ⅱ 10 b 2 锥形瓶变热,溶液迅速变红褐色,并有较多气泡产生;2 min时,反应变缓,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Ⅲ 5 5 2 锥形瓶变热,溶液变红褐色,开始5 s后产生较少的气泡
①通过实验Ⅱ、Ⅲ探究的是 对反应速率影响。
②实验Ⅱ、Ⅲ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褐色的原因是 。
③向实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2 min后溶液红色褪去;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又褪色,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
Ⅱ.五氧化二氮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绿色硝化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某实验小组用滴定法测定N2O5粗品中N2O4的含量,具体操作为:取2.0 g粗品,加入20.00 mL0.125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1000 mol/LH2O2溶液滴定剩余的高锰酸钾,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H2O2溶液17.50mL。(已知:H2O2 与HNO3不反应且不考虑其分解)
(3)产品中N2O4与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5)产品中N2O4的质量分数为 试卷第1页,共3页
20.(12分)MnO2是一种两性氧化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和BaS可制备高纯MnCO3。
(1)保持BaS投料量不变,随MnO2与BaS投料比增大,软锰矿还原率和氢氧化钡的产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当,Ba(OH)2产率减小的原因是 。
(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经过 可获得Ba(OH)2·8H2O晶体。
(3)反应后的滤渣中还含有S和未反应的MnO2.以此滤渣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MnCO3的流程如图。
①酸溶还原时,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Mn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Mn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际制取MnCO3时,一般选择使用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代替NH4HCO3溶液,这样改进的优点是 。
③以上制备是在常温下进行,此时、。工业上,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10-6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净,氧化后所得溶液中,为使溶液中Fe3+除净,调节pH的范围应为 。
答案第1页,共2页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1.D2.C3.C4.D5.C6.A7.C8.C9.A10.A11.B12.C13.A14.D15.C16.C
17(14分).
7 (1分) , 略 。
Fe2+价电子排布式为3d6,而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为半充满稳定结构,故FeCl2稳定性小于FeCl3
负极(1分) X (1分) O2+4H+ +4e-=2H2O 0.4NA 32 不变(1分)
18(14分).
-58 kJ mol-1 低温自发
(2) 变小 a<b<c
(3)反应Ⅰ的ΔH>0,反应Ⅱ的ΔH<0,温度升高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2转化为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
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19(12分).
(1) 秒表(1分)
(2) H2O2溶液浓度(1分)
双氧水分解为放热反应,促进Fe3+水解为Fe(OH)3,使溶液颜色变深
SCN—具有还原性,被H2O2氧化生成SO,使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
(3)5N2O4+2MnO+2H2O=2Mn2++10NO+4H+
(4)滴入最后半滴H2O2溶液,溶液由浅紫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5)20.7%
20(12分)
(1)过量的二氧化锰能与强碱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钡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洗涤、干燥
(3) MnO2+2Fe2++4H+=Mn2++2Fe3++2H2O
Mn2++2=MnCO3↓+CO2↑+H2O
氨水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铵,能增大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锰离子转化为碳酸锰沉淀,同时氨水还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pH<8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