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 2023 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试题
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在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完整的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王墓、独立的仓储区、官方手工业区等;在其教场铺遗址的城墙上发现了奠基坑和祭祀坑,并出现了人祭现象。龙山文化遗址宫殿、祭坛、墓葬遗存的发现说明( )
A.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 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 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D. 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 “长长”至“尊尊” “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
A. 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 B. 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 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D. 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3.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放牧牛的人。如《左传》记载:放牛则有专门放牧的奴隶。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重农抑商推动了农业动力革命 B. 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强
C. 奴隶集体劳作方式仍然占主导 D. 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
4.习近平提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
A. “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兼爱” “非攻” D.“尚贤”
5.关于秦灭亡的原因,众学者看法不一。 《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记载: “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该材料能证明以下哪一观点( )
A. 秦法严苛残暴导致六国反抗 B. 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 秦的法律在地方无法落实 D. 东方六国法制与秦国大相径庭
6.史记·平淮书》记载: “(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致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推行郡国并行 B. 实施汉承秦制
C. 实行休养生息 D. 实行独尊儒术
7.西汉高祖时“诸侯皆赋”, “(王国)置丞相,黄金印”。景帝时, “(王国)去丞相曰相,银印,诸侯独得食租税”。这一转变旨在( )
A. 削弱丞相权力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完善官僚政治 D. 实施“推恩令”
8.东汉学者桓谭《新论》记载: “景武之世,见诸王数作乱,因抑夺其权势,而王但得虚尊,坐食租税,故汉朝遂弱,孤单特立。是以王翁不兴兵领士,而径取天下。”这说明该学者( )
A. 肯定推恩令的积极作用 B. 主张应完善郡县制治理
C. 对景帝和武帝措施有异议 D. 认为王国导致西汉灭亡
9.表1所示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刺史(州牧)的罢置情况。表中现象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时期 罢置情况 改制内容
西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 罢州牧置刺史 刺史官秩提升、固定治所、监察范围扩大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 罢州牧置刺史 刺史掌握临时军事权力,获得一定地方行政权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 改刺史为州牧 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表 1
A. 监察制度的强化 B. 刺史职能的固化
C. 中央集权的衰落 D. 州牧地位的降低
10.汉代董仲舒认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若“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这体现出董仲舒的( )
A. 独尊儒术思想 B. 大一统学说
C. 天人感应学说 D. 君权神授思想
11.汉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汉武帝时, “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 日月献纳”。汉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赋的地位演变 ( )
A. 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B. 由皇帝的好恶决定
C. 受朝代更替的影响 D. 因儒学兴衰而变化
12.《隋书·食货志》载: “(东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东晋侨置郡县数量之多,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置数百”。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
A. 生产技术的发展 B. 官僚势力的膨胀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北方战争的频繁
13.表2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表 2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14.魏晋以来,民间多以谷物、布帛易物。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同行之”,结果仅得以流通于京师一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币制混乱激化社会矛盾 B. 租税制度影响金属货币流通
C. 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断绝 D. 分裂战乱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15.图1所示是皇帝礼佛图浮雕。该浮雕描绘了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交领宽袍、广袖飘垂的文武官员等人的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该图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 )
A. 对正统思想的推崇 B. 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C. 传统礼仪得到恢复 D.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16.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科举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举子功名官职,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的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说明隋唐以后( )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明显加强 B. 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C. 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 科举制成为唯一入仕途径
17.开皇五年,隋朝始置义仓。义仓最初设于村社之中,由社司管理,主要来源于劝募百姓自发捐助。开皇十五年,朝廷下诏:北方边境诸州的义仓“于当县安置”,又规定“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按户等定额纳税。这一变化反映了隋朝开皇年间( )
A. 社会控制能力的提高 B. 自然灾害的频发
C. 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 D. 社会共济的精神
18.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 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 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 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19.唐高祖、太宗时期任仆射的俱为元勋重臣。在政事堂群相议政时,尚书仆射品位高于侍中、中书令及其他加议政衔的官员,有着尚书左右仆射领导群相议政的含义。但是到了贞观末年,仆射一职长期出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参与决策官员数量固定 B. 尚书省是事实上的决策机构
C. 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D. 尚书省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20.白居易曾作《眼病诗》: “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 《龙树论》是从印度传入的治疗眼科疾患的医籍。当时随着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的进行,出现了大量由印度译入的佛教医方明经书。这反映了( ).
A. 中外交流促进科技发展 B. 民族交融促进文化繁荣
C. 印度医学受到社会追捧 D. 唐代推行三教合一政策
21.随着金属(尤其是铁器)农具与牛耕普及,唐代后期,江东人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江东犁),大大提高了水稻耕作效率,长江流域得以大规模开辟和熟化,其优越的水热条件渐次得以发挥,演进为物产丰富、人文兴盛的地区。这说明( )
A.铁犁牛耕率先在江东地区得到普及 B. 唐代后期的农田水利事业发展迅速
C. 农具革新成为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 D. 长江流域是世界水稻生产的发源地
22.表3所示是关于唐代两税法的部分史料。这可用于说明两税法( )
两税中的户税和地税“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 陆赞《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大历中非法赋敛、急备、供军、折估、宜索、进奉之类者、既并收入两税”
“自初定两税,货重钱轻, 乃计钱而输绫绢。既而物价愈下, 所纳愈多、绢匹 为钱三千二百,其后一匹为钱一千六百、输一者过二,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 欧阳修等《新唐书》
表 3
A. 未能减轻民众的负担 B. 未能得到地方官员的响应
C. 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D. 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23.魏晋时期,援道入儒的玄学日益兴盛,与此同时玄学贵无,释氏讲空,名士与名僧皆贵无贱有,追求返璞归真的状态。东晋高僧慧远自身兼通经学与玄学,试图以佛为主汇通儒道、兼治百家。以上情况表明( )
A. 儒学独尊地位已经丧失 B. 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C. 佛教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D. 政府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24.《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它“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表达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体现郁郁盛唐气象。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下面符合这一特点的字体是( )
A. 草书 B. 楷书 C. 行书 D. 小篆
2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 )
A. 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 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D. 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26.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
A.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 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 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 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7.“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 分散宰相权力 B. 加强专制皇权
C. 加强军事实力 D. 增加财政收入
28.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9.辽太宗耶律德光时设立“南北面官制”。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政策。南面官机构仿唐制,内设三省、六部,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僚仍沿用契丹部落的统治形式,设南、北枢密院,统治北方以契丹为主的各游牧民族。这体现出( )
A.辽政权“因俗而治”的政治特点 B. 汉族地位有所提升
C. 契丹族与汉族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 契丹族和汉族相互交融
30.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宋元的区划设置有利于( )
A. 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B. 践行山川形便原则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31 题 26分,第 32 题 14分, 共 40 分)
31.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华夏国家、 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 “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唐太宗: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司马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什么变化 有何历史趋势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两项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分析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三个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简要说明唐朝的繁盛与民族交融之间的关系。 (10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请谈谈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科举制是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的较完备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主要指下层人物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 “给封建政权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种社会流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活力和生机,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王子今《官吏选任制度及其历史文化影响——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咯〉》
任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阶段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