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4.雪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随季节更替有“换装”行为。下图示意了雪兔的毛色由深到浅的“换装”过程。关于此
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共 70 分)
1.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不利于物种的繁衍
A.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利于雪兔防御敌害
B.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5.如图表示基因、染色体、DNA、性状和细胞核等生物学名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果树的扦插、农作物的播种都属于有性生殖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植物新个体
2.小悟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对 7种动物中的 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待区分的生物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
A.①是 DNA B.②是性状
类别 1 青蛙、大雁、野兔
C.③是细胞核 D.一个细胞中 DNA的数量多于基因的数量
类别 2 蝗虫、蜘蛛、蚯蚓
6.郑州市的许多街道都种植有树状月季,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株树状月季上面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花朵。下列繁殖方式与
树状月季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A.截取菊花嫩枝插入土壤培育形成新植株 B.播撒到土壤中的小麦种子萌发出小麦植株
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 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 2中
C.竹子的地下茎破土而出长成新竹子 D.摘取椒草叶片插入水中形成新植株
3.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是物种甲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下面的判断
7.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B.菊花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C.太空育种改变了种子内的营养物质
D.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8.乌龟蛋在 44℃以下的环境孵化出的是雄龟,而在 44℃以上的环境孵化出的都是雌龟。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
A. B. 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别反转。下列对乌龟的性别反转现象解释正确的是物种乙比物种甲结构复杂 物种甲形成的时间比物种乙早
C. D. , A.不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物种甲由物种乙进化而来 与物种甲相比 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 B.
C.是基因作用的结果 D.是基因和环境共同的结果
9.人类的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
A. 46、23、46 B. 23、0、46 C. 23、46、46 D. 23、23、46
第 1页,共 5页
10.桃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桃树(DD)的花粉授到黄色桃树(dd)的柱头上,则黄色桃树
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A.红色、Dd、DD B.黄色、dd、Dd C. 红色、Dd、Dd D.黄色、Dd、dd
11.在植物园中同学们看到了下列“活化石”植物的标牌,以下叙述正确的 ( )
松科金钱松学名:Pseudolarix amabilis用 柏科水杉学名:Metasequoia 松科银杉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途:观赏、药用 lyptostroboides用途:观赏、药用 用途:观赏、药用
A.水杉与银杉的共同特征比水杉与金钱松的共同特征多 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B→C
B. 它们都开花结果,属于种子植物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B为蛹期,C为成虫期
C. 学名是国际通用名,用英文书写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A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银杉学名中“Cathaya”代表其属名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12.在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羊、牛、马共同生活,享受着同样的牧草.它们吃了相同的食物,却长出了不同的羊 17.以下新品种,并非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进行培育的是()
肉、牛肉、马肉,其根本原因是() A.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A.它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不同 B. 它们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B.用组织培养培育出脱毒草莓苗,通过施放气肥、增加光照时间等方式获得高产
C. 它们的细胞大小形状不同 D.它们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C.袁隆平团队将多个品种的水稻与海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海水稻品种
13.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 D.用秋水仙素处理甜菜幼苗,能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使甜菜的含糖量增高
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18.“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诗里描述的蛱蝶和蛙在生殖与发育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A.黑色,雌性 B.褐色,雌性 C. 黑色,雄性 D.白色,雌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4.下列说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事例是() A.蛱蝶和蛙都是体内受精 B.蛱蝶是体内受精,不变态发育
A.米勒的实验 B. 转基因实验 C.蛱蝶和蛙都是变态发育 D.蛙是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C. DNA病毒侵入活细胞进行繁殖 D.克隆羊的实验 19.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男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15.一些成语中包含有丰富的生物事实,下列成语,描述昆虫生殖现象的是() A.如果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个女孩
A.破茧成蝶 B.蜻蜓点水 C. 金蝉脱壳 D.作茧自缚 B.该男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46条常染色体+XY
16.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周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命周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 C.该男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多数都来源于父亲
的是( ) D.该男孩的 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父亲
第 2页,共 5页
20.如图表示豌豆细胞中一对 4号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5.生物学家发现,自从出现有性生殖以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原因是( )
A.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长,后代性状稳定 B.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某些优良性状
C.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增加了变异的机会 D.生殖过程简单,后代繁殖率高
26.如果人眼虹膜的颜色中褐色由显性基因 D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 d控制。王娟的眼睛是黑色的,而她父母的眼睛是
褐色的,则王娟父母的基因组成及其再生一个黑色眼睛的弟弟的概率为( )
A. D d,1和 2 B. Dd和 dd,
1
4 C. Dd和 Dd,
1
4 D. Dd
1
和 Dd,8
27.人类色觉正常与色盲由位于 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 b)控制。对于女性,只有两条 X染色体同时含有 b基因才表现
为色盲(其基因组成可写为 ),基因组成为 、 的女性表现为色觉正常;而男性,只要 X染色体上含有一个 b
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所以男性色盲人数多于女性色盲人数。现有一对夫妇,男性正常,女性色盲,那么他们生一个女
儿患色盲的概率为( )
A.豌豆的花顶生和矮茎是隐性性状 B. 4号染色体由 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A. 0 B. 25% C. 50% D. 100%
C. 该豌豆植物的性状表现为高茎、花顶生 D.该豌豆自交,后代性状出现性状分离
28.以下昆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的一组是( )
21.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蚕、苍蝇 B.家蚕、蝗虫 C.蝴蝶、螳螂 D.蝗虫、螳螂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
29.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B.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C. 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0.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方法
22.“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 CSAR”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官方微博,发表了很多有
是()
关两栖动物的科普文章,两栖动物在生殖季节会出现抱对现象,其生物学意义是( )
A.实验法 B.抽样法 C.比较法 D.模拟法
A.增加受精的概率 B.进行交配 C. 进行求偶 D.进行体内受精
31.为调查海洋鱼类多样性,科研人员在海水样本中,通过检测脱落下来的鱼体细胞中的 DNA,就能大概知道最近
2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一个小白鼠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
有哪些鱼类曾在该海域出没。这项技术被称为“环境 DNA”。支持这项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超级鼠比与它同胎出生的对照小白鼠的生长速度快 2~3倍,个体体积大 1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中的 DNA就是基因 B.不同种类的鱼携带遗传信息不同
A. 1个生长激素基因中含有多个 DNA分子 B. 鼠的生长速度和个体体积是一对相对性状
C.鱼类细胞中含有 DNA D.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DNA的载体
C. 转基因超级鼠表现出转入基因控制的性状 D.转基因超级鼠的相关性状不再受环境影响
32.栽种蒜瓣繁殖大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繁殖方式相同?()
24.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
A.小麦种子出苗 B.黄豆长出豆芽 C.扦插的柳枝发芽 D.蚕豆种子萌发
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亲代基因组成 Aa×Aa Aa×AA aa×aa aa×Aa
A.甲 B.乙 C. 丙 D.丁
第 3页,共 5页
33.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保证①和②的______紧密结合,最后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如果①是蜜桃的枝条,②是山桃的树干,用该
方式繁殖的桃树,所结出的果实为______(填“蜜桃”或“山桃”)。
(2)乙图所示鸟卵结构中,为 1发育为雏鸟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______和[ ]______。
(3)丙图所示昆虫的发育属于______发育,如果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发育时期是[ ]______。
37.果蝇是遗传实验的常用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样。图 1表示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图 2表示某次
杂交实验中,果蝇体色(由等位基因 A-a控制)的遗传情况。请分析作答: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 B. 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 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34.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分别在
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 C. 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35.如图所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 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 B。据图示说明
()
(1)图 1中______(填“甲”或“乙”)表示雄果蝇的体细胞。在果蝇的繁殖过程中,雄果蝇会产生两种精子:一
种含有 3条常染色体和 1条 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______。
(2)图 2的子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该现象称为______。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子代个体中
出现黑身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3)科学实验发现,果蝇的翅型是由个体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和发育过程中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情况如
A.物种 A比物种 B简单、低等 B. 物种 A比物种 B复杂、高等 下表:
C. 物种 A出现在物种 B之前 D.物种 A是由物种 B进化而来 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温度15℃及以下 15℃以上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TT Tt tt TT Tt tt
36.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根据如图,回答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个体翅型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残翅长翅长翅残翅
某同学得到一只 15℃以上发育成的长翅雄果蝇,为了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该同学选取一只 15℃以上发育而来残
翅雌果蝇与该果蝇杂交,并将杂交产生的受精卵置于______(填“15℃及以下”或“15℃以上”)条件下培养,观
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TT;若子代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Tt。
38.地球上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从出现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科学家
们从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如图)。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植物繁殖方式是______,属于无性生殖。其中①属于______,②属于______,为确保①成活,必须
第 4页,共 5页
(4)理论上讲,还可以克隆若干只与“中中”和“华华”长相十分相似的猕猴,原因是克隆猕猴的基因来源于 ,
从而控制相同的遗传性状。
(5)假定“中中”和“华华”长大后,与自然界中的猕猴随机交配,其后代之间的性状 (填“完全相同”或
“不完全相同”)。
(1)仔细观察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将缺少的动植物类群补充完整。A ,B 。
(2)动物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
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
中, 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3)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 7个不同的等级。其中 是
分类的基本等级单位。
(4)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存在大约 500万~1亿种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5)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绝灭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 不断进化。
39.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我国科学家攻克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了两只
猕猴——“中中”和“华华”(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猕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2)产生“中中”“华华”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融合细胞被激活,通过分裂形成克隆胚胎,最终长成猕猴。猕猴的体细胞和融合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
该 (填“相同”或“不同”)。
第 5页,共 5页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C 3. D 4. B 5. C 6. B 7. B
8. D 9. B 10. B 11. D 12. D 13. A 14. C
15. B 16. A 17. B 18. C 19. D 20. C 21. C
22. A 23. C 24. B 25. C 26. D 27. A 28. A
29. A 30. C 31. C 32. C 33. C 34. C 35. B
36. (1)嫁接; 接穗; 砧木; 形成层; 蜜桃;
(2)3 卵黄; 5 卵白;
(3)完全变态; C幼虫。
37. (1)乙; 3条常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2)变异; Aa、Aa;25%;
(3)15℃以上; 全为长翅; 一半为长翅,一半为残翅。
38. (1)被子植物;节肢动物
(2)从水生到陆生
(3)化石
(4)种
(5) 建立自然保护区
(6)自然选择
39. (1)受精卵 子宫
(2)无性生殖 相同
(3)相同 DNA
(5)不完全相同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