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分题型复习: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实验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实验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2 13: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实验题
一 、实验题
1.小明认为“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 要比被 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他解释:100℃的水蒸气 和 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 但 100℃的水蒸气变成 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 小明设 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均忽略
不计)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 记为甲。向其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温度为 t1 的冷水, 液面
位置如图所示, 标记为 A.
②向甲保温杯中插入导管,将 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
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 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 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 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t2,比较发现 t2 高于 t1。
④另取一个完全相同的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 记为乙,向其中倒入与甲质量相同的温度为 t1 的冷水,
标记为 A. ▲ , 摇匀后测出水的温度为 t3。
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进行比较。
(1)甲杯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
(2)请将步骤④中空白部分的操作补充完整 。
(3)若出现 的实验现象, 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2.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利用天平进行的一些实验操作:
第 1 页(共 11 页)
(1)如图甲所示,小聪忘记把游码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了,及时改正后,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
移动(选填“左 ”或“右”),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2)小聪纠正错误后, 正确测量出了小石块的质量 石 (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 石 =
g。
(3)在另一次实验中, 小聪需要测量 10g 食盐,天平调平后, 他先在右盘放入 10g 砝码,然后向左盘 不断加入食盐, 此时,小聪突然发现游码位于 0.2g 刻度线处, 意识到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
续完成称取 10g 食盐的任务,小聪最简洁的操作是 。
3.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
图像。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乙可知,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温度 (填“升高 ”“不变 ”或“ 降低”),冰的熔
点是 ℃, 第 7 分钟处于 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 (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4.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
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 你认为错误之处
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小木块的质量为
克。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
量为 30 克,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厘米 3 。 (已知 ρ 水 =1.0×103 千克/米 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克/厘米 3。
5.做“研究冰的熔化特点 ”实验时,小华发现冰熔化有快有慢,提出影响冰熔化快慢因素的两个猜想。
猜想 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块熔化的快慢。猜想 2:冰块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
(1)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猜想 1”是合理的: 。
(2)小华设计的探究“猜想 2”的实验方案如下:
a.量出 3 份 50 mL 的蒸馏水,分别倒入容积均是 50 mL 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 冷冻足够长的时间;
d.将模型盒从冰箱里取出来, 将冰块迅速倒进标注字母 A.B、C 的 3 只烧杯中(实验中 3 块冰的表面积
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e.观察记录 3 个冰块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①实验方案中设计步骤 a、b 的目的是 。
②实验结果可能证明,冰块的形状 (填“会 ”或“不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 三种形状的冰
块中, 熔化最慢的应该是 。
(3)冰熔化时要 (填“放出 ”或“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
高 ”“降低 ”或“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 。
6.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此实验中,用 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第 3 页(共 11 页)
(2)由实验组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 实验组别 质量/g 升高 5℃的加热时间/s 升高 10℃的加热时间/s
砂石 1 50 5 10
2 100 10 20
水 3 50 8 16
4 100 16 32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请解释原


7.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有下述步骤,请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并将实验步骤的字母填在横
线上。
A.把 200 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测量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C.算出 1 枚大头针的质量
D.移动游码, 使横梁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F.计算 200 枚大头针的总质量, 总质量=右盘内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
(2)如果测得 200 个大头针质量为 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 。
8.科学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实验室中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 减少得更多, 如图甲所示。小黄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小颜认为不能得出该
结论, 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第 4 页(共 11 页)
(2)小黄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想提高水的沸点, 他想换用火力更猛的酒精
灯加热来达到目的, 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小颜在实验室发现有一架没有游码的天平,最小砝码为 50mg,调节槽架平衡后,她用这架天平测 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 43.20g 的砝码时,天平的指针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如果在右盘中
再加一个最小砝码时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这个物体质量是 。
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②将两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并插入温度计,读出水和煤油的初始温度;
③用酒精灯加热 6 分钟,观察并记录每分钟水和煤油中温度计的示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 。
(2)该实验通过 反映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大小。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并绘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图,
请在图上描绘出煤油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0.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 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 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 10cm3、15cm3、20cm3 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
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
第 5 页(共 11 页)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厘米 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使用天平时, 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 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
比较高的是 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某种特性(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3)受此实验启发,小宁在家里测量了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先用注射器抽取 27 cm3 的纯净水(水 的质量为 27 克),再放进冰箱速冻, 等水完全结冰后,小宁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 则水
结冰后的体积为 cm3 ,小宁所测得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克/厘米 3。
第 6 页(共 11 页)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实验题答案解析
一 、实验题
1.(1)水蒸气液化
(2)再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 100℃的热水至液面 B
(3)t2>t3
【解析】(1)水蒸气遇冷液化, 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固态;(2)根据题意要研究 100℃水蒸气与 100℃ 热水放出热量的多少时, 除了水的状态不变, 其他条件都要相同;(3)小明的观点是 100℃水蒸气与
100℃热水相比,放出热量 100℃水蒸气较多。据此可以得出所需的实验现象。
(1)水蒸气遇冷会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杯中水增多液面上升, 所以上升的原因是: 水蒸气液化; (2)实验中是用 100℃水蒸气与 100℃热水进行对比实验,除了状态不同, 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所以 水量要相同,空白部分应填,再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 100℃的热水至液面 B;(3)小明的观点是 100℃
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放出较多热量后水温升的较高,应出现的现象是:t2>t3
故答案为:(1)水蒸气液化;(2)再倒入一定质量温度为 100℃的热水至液面 B;(3)t2>t3
2.(1)右
(2)56
(3)继续在左盘加入食盐,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解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0.2g 游码用于平衡托盘的质量,相当于托盘的一部分。测 10g 食盐时,只需 在右盘放入 10g 砝码,而不需要再调节游码,因此 0.2g 不会对食盐质量的测量产生影响,只需按照正
常的步骤完成下面的称量即可。
(1)根据甲图可知, 游码的质量是增加在右盘的, 如果将游码归零,那么相当于左盘重右盘轻, 因此
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2)根据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 50g+5g=55g;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则游码的质量为 1g,则小
石块的质量为: 55g+1g=56g。
(3)要继续完成称取 10g 食盐的任务,小聪最简洁的操作是: 继续在左盘加入食盐,直到横梁重新平
衡。
第 7 页(共 11 页)
3.(1)3
(2)不变;0;固液共存
(3)A
【解析】(1)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 要看清分度值以及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刻度位置读出示 数;(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
态;(3)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 是为了得到更普遍性熔化规律。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 0℃; BC 段是熔化过程, 第 7 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 所以是固液体共存状态;(3)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
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故答案为 A.故答案为:(1)3;(2)不变; 0;固液共存;(3)A.
4.(1)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18.6;30;0.62
【解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 母;(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木块浸没时, 小木 块的体积等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求出木块的体积, 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1)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规则可知该同学在操作上的错误为: 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①
由图乙可知小木块的质量为 m=10g+5g+3.6g=18.6g;②木块浸没时,V 木=V 水==30cm3;③木块的密
度 ρ 木=v (m)=30cm3 (18.69)=0.62g/cm3.故答案为:(1)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①18.6;②30;③0.62.
5.(1)河里的冰在气温高时熔化较快(合理即可)
(2)使冰的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会;球体的冰块
(3)吸收;保持不变; 0℃
【解析】(1)可用冰在不同室温下熔化的快慢作为得到猜想的实例;
(2)①根据 m=ρV 可知,体积相同的水的质量相同;
②在相同的条件下, 冰块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越多, 则熔化越快。
(3)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分析解答。
(1)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猜想 1”是合理的:河里的冰在气温高时熔化较快(合理即可)。
(2)①实验方案中设计步骤 a、b 的目的是: 使冰的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②实验结果可能证明,冰块的形状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应该是球体 第 8 页(共 11 页)
的冰块。
(3)冰熔化时要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 0℃。
6.(1)加热时间长短
(2)1、3(或 2、4)
(3)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 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解析】(1)在实验中, 使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那么相同的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相同的热量,那
么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公式 Q=cm△t 可知,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物质的比热容成
反比, 据此分析判断。
(1)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长短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探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时,必须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改变物质的种类,
故选 1、3(或 2、4);
(3)等质量的水和砂石, 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原因是: 相同质量的水和砂
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由于砂石比热小于水,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较高。
7.(1)EBADFC
(2)
【解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和“累积法 ”测微小质量的方法分析解答;
(2)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数量 (总质量)。
(1)用托盘天平测量大头针的质量,实验步骤为:
E.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
B.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A.把 200 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测量;
D.移动游码, 使横梁平衡;
F.计算 200 枚大头针的总质量,总质量=右盘内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C.算出 1 枚大头针的质量。
正确的实验顺序为:EBADFC。
第 9 页(共 11 页)
(2)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 。
8.
解:(1)酒精和水的温度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相同时,如果液体的表面积不同也会影响其蒸发快慢,
所以需要控制它们表面积即容器口的大小相同才可以;
(2)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 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
的沸点,故此方法不可行;
(3)当右盘中加上 43.20g 砝码时, 天平指针指向左端偏 3 小格, 说明物体的质量稍大于 43.20g。
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一个最小砝码,即加上 50mg 的砝码,此时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偏 2 小格。
即 50mg 的质量使指针偏 5 小格, 则改变 1 小格的质量为,
当右盘中砝码质量为 43.20 克时,指针偏左 3 小格,
若在右盘中再加 10mg×3=30mg=0.03g 的砝码时,指针将会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天平将平衡。
因此, 物体的质量为 43.20g+0.03g=43.23g。
故答案为:(1)液体的表面积;(2)不可行;(3)43.23g。
9.(1)秒表
(2)每分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3)
【解析】(1)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对应的测量工具;
(2)两个酒精灯完全相同,则每分钟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即水和煤油每分钟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 Q=cm△t 可知,当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的变化量越小,则吸热本领越大,据此
分析解答;
(3)根据煤油和水的温度变化规律完成作图即可。
(1)在实验装,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
(2)该实验通过每分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映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大小。
(3)煤油和水的初温相同,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 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 则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第 10 页(共 11 页)
的图像如下:
10.(1)右
(2)一定
(3)30;0.9
【解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每组中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比较;
(3)根据图片确定注射器上刻度的分度值,然后读出冰的体积,再计算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由于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因此右盘的质量偏小,则在调节平衡螺母前, 位置较高的是右盘。
(2)分别计算出每组数据中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等于 1,则: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3)根据图片可知,注射器的分度值为 1mL,则冰的体积为 30mL=30cm3。
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则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 0.9g/cm3。
第 '' 页(共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