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基础练习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基础练习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2 12: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基础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这些现象体现了(  )
A.Fe2+具有酸性,维生素C具有碱性
B.Fe2+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也具有还原性
C.Fe2+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Fe2+具有碱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
2、铁的合金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合金,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2O3可以直接溶于水生成Fe(OH)3
B.Fe(OH)2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最终产生FeO和H2O
C.Fe3O4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或化合反应制备
D.铁在空气中放置,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铁被继续腐蚀
3、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至红褐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用溶液鉴别溶液和溶液
D.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4、下列反应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CO2+H2O H2CO3 B. SO3+H2O=H2SO4
C. 2H2SO3+O2=2H2SO4 D. N2+O2 2NO
5、有学生为了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做了以下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褪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一定能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B.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会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
C.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Na2SO3+H2O===2NaHSO3
D.若要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还需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
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7、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体现SO32-的还原性的是(  )
序号 操作 现象
A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产生气泡
B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C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酸性Na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8、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体积为( )
A.6 mL B.12 mL C.16 mL D.18mL
9、将9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6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
C.第一次剩余的4.8g金属为铜和铁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ml,又得到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L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在Cl2中燃烧得到FeCl3
B.NH3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生成NO2
C.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2
D.将足量CO2通入氨的NaCl饱和溶液中可析出 NaHCO3固体
11、在指定条件和相应的计量下,甲物质能与乙物质恰好都能完全反应的是( )
选项 甲 乙 条件
A 1L0.4 mol·L-1氨水 含0.12molAlCl3的AlCl3溶液 常温常压
B 0.9g Al 50 mL18.4 mol·L-1H2SO4溶液 常温
C 2.24L SO2 含0.1molNaOH的NaOH溶液 标准状况
D 1mL Cl2 5mL H2O 常温、避光
A.A B.B C.C D.D
12、“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效模型。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字母代表含铁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Z
B.在常温下N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M
C.Y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Q可以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
13、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2 B.S–SO3–H2SO4 –MgSO4
C.Mg–MgCl2–Mg(OH)2–MgO D.Si–SiO2–H2SiO3–Na2SiO3
14、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 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溶液含 AlO B.A 溶液和 B溶液混合无明显变化
C.D与F反应生成盐 D.E 排入大气中会造成污染
15、以下情况都有气体产生,其中不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
A.加热浓硝酸 B.光照硝酸银
C.加热硝酸钙 D.加热溴化钾和浓硫酸混合物
1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17、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温度和压强下,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A
B.在合成氨反应中,当有2.24L氨气(标准状况下)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常温下,将5.6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0.3NA
D.4.6g乙醇中含有O-H键数目为0.1NA
二、填空题。(2题)
19、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A C
B
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酸性或碱性)。
20、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地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A.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某同学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
三、实验类题。(3题)
21、某研究小组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及相关性质。首先对该化肥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FeSO4 b.含有FeSO4和Fe2(SO4)3 c.只含有Fe2(SO4)3
将化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记为X),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ⅰ 取2 mL X,加入1 mL 1 mol·L-1 NaOH溶液 产生红 褐色沉淀
ⅱ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 溶液 显红色
(1)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预期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2)由实验ⅱ得出的结论是,化肥中肯定有       (填化学式)。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水 溶液 显红色
ⅳ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氯水 溶液显红色, 颜色比ⅲ深
(3)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假设    成立。
22、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探究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操作甲是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加热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3)若将③改加入H2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4)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可证明该事实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②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
③滴加NaOH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
(6)若除去氯化铜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___________。(填序号,可选的试剂有A.NaOH B.CuO C.Fe粉 D.Cu(OH)2 E.CaO)
23、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用图表中所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中导管口的编号):
   接   ,   接   ,   接   。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基础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18题)
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在这种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苹果汁又变为淡绿色。这些现象体现了(  )
A.Fe2+具有酸性,维生素C具有碱性
B.Fe2+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也具有还原性
C.Fe2+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D.Fe2+具有碱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
【答案】B 
2、铁的合金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合金,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2O3可以直接溶于水生成Fe(OH)3
B.Fe(OH)2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最终产生FeO和H2O
C.Fe3O4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或化合反应制备
D.铁在空气中放置,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铁被继续腐蚀
【答案】C 
3、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至红褐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C.用溶液鉴别溶液和溶液
D.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答案】D
4、下列反应与酸雨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CO2+H2O H2CO3 B. SO3+H2O=H2SO4
C. 2H2SO3+O2=2H2SO4 D. N2+O2 2NO
【答案】A
5、有学生为了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做了以下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褪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一定能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B.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会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
C.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Na2SO3+H2O===2NaHSO3
D.若要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还需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7、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体现SO32-的还原性的是(  )
序号 操作 现象
A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产生气泡
B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C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酸性Na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答案】B 
8、如图所示,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则原试管中NO体积为( )
A.6 mL B.12 mL C.16 mL D.18mL
【答案】B
9、将9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6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
C.第一次剩余的4.8g金属为铜和铁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该稀硝酸100ml,又得到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L
【答案】D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在Cl2中燃烧得到FeCl3
B.NH3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生成NO2
C.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2
D.将足量CO2通入氨的NaCl饱和溶液中可析出 NaHCO3固体
【答案】B
11、在指定条件和相应的计量下,甲物质能与乙物质恰好都能完全反应的是( )
选项 甲 乙 条件
A 1L0.4 mol·L-1氨水 含0.12molAlCl3的AlCl3溶液 常温常压
B 0.9g Al 50 mL18.4 mol·L-1H2SO4溶液 常温
C 2.24L SO2 含0.1molNaOH的NaOH溶液 标准状况
D 1mL Cl2 5mL H2O 常温、避光
A.A B.B C.C D.D
【答案】C
12、“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效模型。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字母代表含铁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Z
B.在常温下N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M
C.Y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Q可以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碱式硫酸铁
【答案】B
13、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Al–Al2O3–Al(OH)3–NaAlO2 B.S–SO3–H2SO4 –MgSO4
C.Mg–MgCl2–Mg(OH)2–MgO D.Si–SiO2–H2SiO3–Na2SiO3
【答案】C
14、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 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溶液含 AlO B.A 溶液和 B溶液混合无明显变化
C.D与F反应生成盐 D.E 排入大气中会造成污染
【答案】B
15、以下情况都有气体产生,其中不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
A.加热浓硝酸 B.光照硝酸银
C.加热硝酸钙 D.加热溴化钾和浓硫酸混合物
【答案】C
16、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答案】A
17、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答案】A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温度和压强下,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A
B.在合成氨反应中,当有2.24L氨气(标准状况下)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常温下,将5.6g铁块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0.3NA
D.4.6g乙醇中含有O-H键数目为0.1NA
【答案】C
二、填空题。(2题)
19、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A C
B
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酸性或碱性)。
【答案】N S F 2F2+2H2O=4HF+O2↑ H2SO4 碱性
20、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地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
A.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某同学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
【答案】D BD 第③步 增加冷凝回收装置
三、实验类题。(3题)
21、某研究小组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及相关性质。首先对该化肥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FeSO4 b.含有FeSO4和Fe2(SO4)3 c.只含有Fe2(SO4)3
将化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记为X),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ⅰ 取2 mL X,加入1 mL 1 mol·L-1 NaOH溶液 产生红 褐色沉淀
ⅱ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 溶液 显红色
(1)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预期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2)由实验ⅱ得出的结论是,化肥中肯定有       (填化学式)。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水 溶液 显红色
ⅳ 取2 mL 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氯水 溶液显红色, 颜色比ⅲ深
(3)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假设    成立。
【答案】(1)FeSO4+2NaOH Fe(OH)2↓+Na2SO4 
4Fe(OH)2+O2+2H2O 4Fe(OH)3 
(2)Fe2(SO4)3  (3)Cl2+2Fe2+ 2Cl-+2Fe3+  (4)b
22、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探究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操作甲是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加热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Fe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写一个即可)
(3)若将③改加入H2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4)若溶液B中只含有Fe2+而不含Fe3+,可证明该事实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②先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后显红色
③滴加NaOH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④只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
(6)若除去氯化铜中的氯化铁可以加入试剂___________。(填序号,可选的试剂有A.NaOH B.CuO C.Fe粉 D.Cu(OH)2 E.CaO)
【答案】(1)清洗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2)Fe+2Fe3+=3Fe2+或Fe+2H+=Fe2++H2↑
(3)2Fe2++H2O2+2H+=2Fe3++2H2O
(4)B (5)Fe2+、Fe3+、Cu2+ (6)BD
23、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用图表中所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中导管口的编号):
   接   ,   接   ,   接   。
【答案】(1)2H2SO4(浓)+C CO2↑+2SO2↑+2H2O 
(2)g接c(或d)  d(或c) 接a  b接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