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通过阅读小资料明白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1.声音是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难点: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聆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入本节类容。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学生活动:把手放在咽喉的位置说几句话,感受声带的变化。
提出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实验:分别准备用直尺、A4纸、橡皮筋几种实验器材,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声。
【学生动手实验】
实验一:拨动钢直尺发声
实验二:晃动纸发声
实验三: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发声
【师生互动得出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
实验一: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
实验二: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
【教师引导学生】用转换法把发声音叉的振动放大,使人眼能直观看到,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三: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并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学生归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是声源。
【学生活动】
观看、倾听青蛙、蟋蟀、鸟类的声音,说出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如何发声,并再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2、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传播出去?
引导学生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东西来作媒介
【探究声音的传播环节】
视频实验一:学生观看视频,放在真空罩中闹钟铃声实验。
视频实验二:声音在真空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视频实验二:播放东京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
学生活动1:感受固体传声实验,用手轻轻摩擦桌面听声音,在把耳朵紧贴桌面上,用手再次摩擦桌面听声。
教师讲授: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在物理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就叫做介质。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学生活动】阅读“小资料 —些介质中的声速”,会发现什么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V固>V液>V气
4、回声
播放自然界神奇的声现象——回声,让学生了解回声的相关知识。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________。实验中发声体的振动不易观察,需借助纸屑、小纸片和水来表现(如图),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________法。
敲鼓时纸屑上下 扬声器发声时小 发声的音叉激起
跳动 纸片上下跳动 水花
2.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五、【布置作业】
1.实践作业:用一根棉线,两个纸杯,制作一个土电话。
2.拓展作业:了解自然界的声学杰作,圜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