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嫂、恳”等 10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字,会写“嫂子、剩饭”等 13 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 能发挥想象,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能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重难点:
1. 重点: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2. 难点:能发挥想象,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能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节日,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回答: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与一个节日有关,那就是“七夕节”。
“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会向织女乞求灵巧技艺,同时也是女孩子们展示自己手艺和祈求美好姻缘的日子。那么,你们知道“七夕节”的由来吗?(学生可能会回答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是的,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对恋人,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一)》。
二、生字学习,我会读:
蚕:cán(蚕茧),造句:蚕茧是由蚕吐丝结成的。
考:kǎo(考试),造句:今天我要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
疼:téng(疼爱),造句:爷爷非常疼爱他的孙子。
席:xí(席位),造句:他在公司的职位很高,拥有很多席位。
糖:táng(糖果),造句:孩子们喜欢吃糖果。
屑:xiè(木屑),造句:工人们正在清理木屑。
启:qǐ(启发),造句:老师的启发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迪:dí(启迪),造句: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迪。
钉:dīng(钉子),造句:他用锤子把钉子钉进了木头里。
陪:péi(陪伴),造句:她需要有人陪伴她度过难关。
毕:bì(毕业),造句:我已经毕业了,现在正在找工作。
煮:zhǔ(煮饭),造句:妈妈每天都会煮饭给我们吃。
枕:zhěn(枕头),造句:我喜欢睡高枕头,因为这样对颈椎好。
三、书写指导
- 郎:“郎”字是左右结构,“阝”要写得窄一些,“良”要写得宽一些。
- 爹:“爹”字是上下结构,“父”要写得扁一些,“多”要写得宽一些。
- 嫂:“嫂”字是左右结构,“女”要写得窄一些,“叟”要写得宽一些。
- 辆:“辆”字是左右结构,“车”要写得窄一些,“两”要写得宽一些。
- 歹:“歹”字是独体字,要写得端正,不要歪斜。
- 罕:“罕”字是上下结构,“干”要写得扁一些,“目”要写得宽一些。
- 纱:“纱”字是左右结构,“纟”要写得窄一些,“少”要写得宽一些。
- 妻:“妻”字是上下结构,“女”要写得扁一些,“十”要写得长一些。
- 趟:“趟”字是半包围结构,“辶”要写得宽一些,“尚”要写得窄一些。
- 托:“托”字是左右结构,“扌”要写得窄一些,“乇”要写得宽一些。
- 狱:“狱”字是左右结构,“犭”要写得窄一些,“讠”要写得宽一些。
- 婚:“婚”字是左右结构,“女”要写得窄一些,“昏”要写得宽一些。
- 辈:“辈”字是上下结构,“非”要写得扁一些,“车”要写得宽一些。
- 挨:“挨”字是左右结构,“扌”要写得窄一些,“矣”要写得宽一些。
四、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1988 年 2 月 16 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 年 10 月 28 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五、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一个古时候的孩子,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只能跟着哥哥嫂子生活。但是哥哥嫂子对他不好,让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晚上只能睡在牛棚里,而且牛棚里没有床铺,他只能睡在干草上。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与他相处的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这让他感到很有意思。
相比之下,哥哥嫂子对他的态度却很冷淡,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在眼前就让他们浑身不舒服。因此,他更喜欢和牛在一起,一起出去放牛,一起睡觉。
这段话通过对孩子生活环境和与牛相处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孩子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求温暖和安慰的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家庭中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处境。
【第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是对故事主人公的简单介绍。他没有名字,因为大家看到他每天都在放牛,所以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牛郎”。
这句话通过对主人公没有名字的描写,表达了他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他的漠视和不尊重。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对他所照看的牛非常周到的照顾。他对牛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牛跟他很亲密,二是因为他觉得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应该好好照看它,不然对不起它。
牛郎总是给牛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也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他还会在牛渴的时候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还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他拿着蒲扇,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他还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照看牛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牛郎对牛的爱护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和他所照看的牛之间的默契关系。牛郎随口哼小曲儿和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时,虽然没人听他的,但牛却好像能听懂他的意思,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还跟它商量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让牛郎感到满意。
尽管牛郎觉得有时候美中不足,希望牛能说话,把它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但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和牛之间默契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反映了牛郎在孤独的生活中寻求安慰和陪伴的心理。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与哥哥嫂子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牛郎渐渐长大了,而他的哥哥嫂子却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并把他看成眼中钉。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出很亲热的样子,说他现在已经长大了,应该成家立业了。然后,哥哥提出要分家,把一头牛和一辆车都分给牛郎,而其他的家产则归自己所有。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哥哥嫂子的行为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们的贪婪和自私,同时也反映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第6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的嫂子在分家时的表现。她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他们给牛郎挑了顶有用的东西,让他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里。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笑和威胁,暗示牛郎应该感激他们的好意,并且尽快离开这个家。
这段话通过对嫂子的行为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刻薄和无情,同时也反映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在面对哥哥嫂子的刻薄和无情时的反应。他听到哥哥嫂子的话后,想了想,决定离开这个家。他认为既然哥哥嫂子这样对待他,他也没有必要留恋这个家了。虽然那辆车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幸好那头老牛还归他所有,他的亲密伙伴还在身边,所以离不离开家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和果断,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的失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8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离开家后的生活。他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地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装满一车后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的行动和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勤劳和自立,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离开家后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第9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一个奇特的场景。一天晚上,牛郎走进草房,忽然听到一声“牛郎”,这是他从未听过的声音。他很惊讶,不知道是谁在叫他。回头一看,在微弱的星光下,他发现老牛的嘴一张一合的,似乎正在说话。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听到陌生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知道老牛为什么会说话。
【第10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是对上一段场景的简洁总结,表达了牛郎对老牛突然说话的惊讶和不可思议。
老牛突然开口说话,这一超自然的现象让牛郎感到十分惊奇。这句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强调了老牛说话这一事件的离奇,同时也反映出牛郎内心的震撼和困惑。
【第1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老牛对牛郎的指示。牛郎听到老牛说话并不觉得奇怪,似乎已经习惯了。老牛告诉他明天黄昏时候,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个湖,那时会有仙女在湖里洗澡。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牛郎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他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他的妻子。老牛提醒牛郎这个好机会不要错过。
这段话通过老牛的话语,为牛郎提供了寻找妻子的具体指引,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神秘和奇幻色彩。
【第1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是牛郎对老牛的回应,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他已经明白老牛的指示并感到高兴。
牛郎的回答展示了他对老牛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对老牛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对即将遇到仙女这件事情感到兴奋和开心。这句话也反映出牛郎的单纯和朴实,他没有过多的疑问或犹豫,而是直接接受了老牛的建议,并准备按照指示去行动。
【第13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来到湖边所看到的情景。他翻过右边的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看到湖面上倒映着晚霞的余光,波纹晃晃荡荡。他听到了女子的笑声,并顺着声音看去,果然看到了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洗澡。他沿着湖边走,看到草地上放着许多衣裳,其中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于是他拿起纱衣,转身走进树林。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的行动和所见所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老牛的指示的顺从和信任。他按照老牛的话来到湖边,果然看到了仙女们在洗澡,并且按照指示拿起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这段描写也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让读者对故事的发展充满期待。
【第1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在树林里听到仙女们上岸和寻找衣裳的声音。仙女们说要赶紧回去,担心被老人家发现并受到惩罚。其中一个仙女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开始寻找。
这段话通过对仙女们的对话和行为的描写,展示了她们对被发现私自下凡的担忧和对失去衣裳的惊慌。同时,这段话也为下文牛郎和织女的相遇做了铺垫,读者可以预感到故事将进一步发展。
【第15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在听到仙女们寻找衣裳的声音后,从树林里走出来并归还纱衣的情景。牛郎双手托着纱衣,告诉仙女别着急,她的衣裳在这儿。
这段话通过对牛郎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展示了他的诚实和善良。他没有私自藏匿纱衣,而是选择归还给仙女,表现出他对仙女的尊重和关心。这段描写也为牛郎和织女的相遇创造了机会,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6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仙女穿上衣裳后,与牛郎交谈的情景。仙女一边梳着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听牛郎讲述自己的情况。牛郎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仙女,仙女听得入神,对他既同情又爱惜,于是也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他。
这段话通过对仙女和牛郎的动作、语言和情感的描写,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共鸣。仙女对牛郎的同情和爱惜表明她对他的遭遇感到关切,并且愿意与他分享自己的情况。这段描写也进一步加深了牛郎和仙女之间的联系,为他们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7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介绍了织女的身份和她在天上的生活状况。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擅长织彩锦,每天早晨和傍晚,她都要用自己织的彩锦装饰天空,这就是灿烂的云霞。由于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很多,织女需要成天成夜地织,没有自由,非常劳累,她因此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
有一天,王母娘娘喝了千年酿的葡萄酒后打瞌睡,仙女们趁机溜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澈可爱,就跳下去洗澡。织女在机房里关了太久,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无束地游泳,心里非常痛快,但她没想到自己落在了后边。这段描写展示了织女对自由和人间生活的向往,为她与牛郎的相遇和后续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第18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牛郎在听完织女的话后,表达了他对织女的关心和对他们未来生活的设想。牛郎说既然天上没有什么好的,织女就不用回去了,他们可以一起在人间生活,互相扶持,共同度过一辈子。
这段话展示了牛郎的善良和对爱情的追求,他不希望织女再回到天上受苦,而是希望能够和她在人间建立幸福的家庭。这也为他们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第19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织女在考虑后同意了牛郎的提议,他们决定结婚并一起生活。他们手拉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了牛郎的草房。牛郎向织女介绍了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老牛,织女用动作向老牛行了见面礼,而老牛似乎也对织女表示满意。
这段话展示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感情发展,他们决定共同建立家庭,并与老牛一起生活。这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读者可以预感到他们将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他们如何共同克服这些问题。
六、总结:
《牛郎织女(一)》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郭沫若。这篇文章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以下是对该文章的总结:
- 故事背景:牛郎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与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擅长织锦。
- 老牛说话:老牛突然开口说话,告诉牛郎仙女们会在湖中沐浴,并建议他去取走织女的衣服,从而结识织女。
- 结识织女: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示行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老牛离世:老牛在临死前,告诉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 王母拆散:王母发现织女下凡与凡人结婚后大怒,将织女抓走。牛郎披上牛皮,挑着儿女去追织女。
- 天河相隔:王母在牛郎快要追上织女时,用头上的玉簪划出了一条天河,将两人隔开。
- 鹊桥相会:牛郎和织女都非常思念对方,喜鹊们被他们的爱情感动,每年的七月七日都会搭起鹊桥,让他们相会。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