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8 14: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千手观音大语文课件2音乐巨人贝多芬大语文课件3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便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 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大语文课件4作者:何为

  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大语文课件5少年贝多芬大语文课件6青年贝多芬大语文课件7中年贝多芬大语文课件8老年时的贝多芬大语文课件9贝多芬的墓碑大语文课件10贝多芬塑像大语文课件11德国波恩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纪念馆)大语文课件12故居中贝多芬的钢琴大语文课件13贝多芬做为“乐圣”,一定是:事业上,一帆风顺
经济上,财源滚滚
爱情上,春风得意
?请学习——大语文课件14预习课文 整体感知大语文课件15本文是否对贝多芬生平的全面介绍?不是。只写“客人”对他的一次采访。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
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大语文课件16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谈话。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贝多芬回忆往事。大语文课件17阅读 回答问题大语文课件18  客人敲开了贝多芬的家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1、 你认为贝多芬为什么要这样 “孤独和安静”?只有这样“孤独和安静”,他才能在音乐的世界里驰骋。
况且他耳聋,不容易与别人交流,交流就成为“厌恶”的“打扰”。kǎn大语文课件19  接着客人参观了贝多芬工作的屋子。课文有两个词语概括屋子的特点,他们是:杂乱无章
零乱不堪简单 随便。20  找出课文关于贝多芬的 “食”和“衣”的描写,然后概括:他的“食”和“衣”有什么特点?女佣说: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
关键词:大语文课件21衣: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关键词:
与“乐圣”合拍吗?十分陈旧,不整洁大语文课件22课文写贝多芬的衣、食、住 是什么意图?表现他境遇不好,突出他与“命运”的抗争。大语文课件23“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 “沉重”和“停留”可能是什么原因?身体不好。大语文课件24找出文中描写贝多芬身材的语句并朗读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hè大语文课件25找出文中描写贝多芬 面容的语句并朗读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suìhé??大语文课件26作者写贝多芬的身材和面容都不是简单的描画,而是突出了他一种精神。你认为突出了什么精神? (课文中有提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大语文课件27客人观察贝多芬面容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
写 “客人”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贝多芬的形象,突出他与命运的抗争。大语文课件28  贝多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麻烦和倒霉的事,使他更不愿意与人交往。对此课文提到哪两点?女佣说: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
贝多芬自己说: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大语文课件29但这些都不是贝多芬最痛苦的。 贝多芬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以上种种与世不和谐的性格行为可能皆源于此。大语文课件30写他这些痛苦是什么目的?烘托他与命运的抗争。大语文课件31阅读 客人与贝多芬的谈话大语文课件32“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老狮子”指谁?“你们”指谁? “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老狮子——贝多芬自称。
你们——客人,可能还有女佣。
抓老狮子的毛——来拜访贝多芬。
自以为像“老狮子”一样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大语文课件33朗读 思考加红色的词句的含义。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频遭不幸,不被人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客人的意图让他感动。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好灵魂”,他与不幸命运的抗争。认为自己“软弱”,其实更反衬了他的坚强大语文课件34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表现贝多芬“神往”大自然:一棵树尚能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耳聋的他却听不到。
表现贝多芬讨厌人世的喧嚣和纷争: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 大语文课件35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永恒”指音乐艺术。
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永远陪伴他,不会离去。 大语文课件36  “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性格与贝多芬很相似。这部书是以贝多芬为原形创作的。大语文课件37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有声的音符。
心里的音乐:无声的音乐——他与命运的抗争。
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传达他与命运的抗争。大语文课件38归纳本文的写作意图表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大语文课件39概括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有坚忍无比的意志
与不幸的命运顽强抗争大语文课件40再 见张国生
2003年6月初稿
2006年12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