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16.《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16.《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2-22 16: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一、教材分析
基于新课标,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第三学段内容。在小学陶艺学习中,本课是对前期陶艺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本册书中,本课是建筑类课程和家乡生活的的重要组成。
教材中展示多张老建筑图片和学生陶艺作品,我将有选择的使用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表现我们青岛建筑的美。
二、学情分析
基于学习《建筑艺术的美》,学生基本能区分中西方建筑,但对青岛老房子还不够熟悉。同时,学生基本掌握了泥条成型和泥板成型的方法,而房屋格局和纹理表现尚有难度。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岛老房子的造型元素和形势美感,运用陶艺技巧完成立体造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打卡、对比、观察、探究、欣赏,发现青岛老房子的独特美感,合作完成作品。(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青岛独有的建筑特色;培养学生对建筑、家乡和人文历史的情感。(审美感知、文化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梳理教学目标,确立本课的重点:观察分析老房子,陶艺制作老房子。
教学难点是:搭建稳定的房屋结构以及装饰细节的表现。
五、教法学法与教学准备
因此我将采用教法:1.启发法2.演 法3.交流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准备:陶艺工具、微视频、泥板泥条(未干)、一次性桌布、微型人偶
学生准备:1.材料准备:红白陶土、垫板
2.活动准备:下发《打卡任务单》,让学生初步了解青岛的老建筑。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一)云览老房子,感受多样美
1.视频导入:上课伊始,云参观特别展览——《青岛红》,介绍草根收藏家厉老先的收藏品及相关建筑视频。
2.引出课题:你认为厉老先生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那我们今天就跟随厉老先生进一步发现老房子的美。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引入建筑的共同特点——红瓦,学生能从色彩上对老房子有整体感知,产生对家乡浓郁的故土情感,也在图片的欣赏中感受青岛老房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探究老房子,抓住艺术美
1.初步分类:你知道那些红瓦来自哪些建筑?看来大家对我们城市的老房子相当熟悉。青岛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城,每栋老房子都有自己的美。课前我们打卡了很多青岛的老建筑,他们都有哪些风格?你能分分类吗?
2.自主探究:我们四个大组,每组组长从盒盖上拿出你们的探究任务,请大家观察讨论,这个建筑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他们美在哪里?现在开始吧。
(1)迎宾馆:细节丰富、精美别致、窗户窄小、外墙用石头垒出太阳纹,波浪纹墙面和蘑菇石材质肌理美感、红蓝屋顶颜色艳丽、高高低低很有层次。
总结:这栋建筑你第一眼看上去像什么?对,他就是古堡式(板书)风格。
华丽沉稳,错落起伏,像音乐的旋律,产生一种明快的节奏美感。这些美被印制成明信片,记录下了岁月的美好,将青岛凝聚成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给更多的人来认识。
(2)天主教堂:高耸尖顶、花窗玻璃、十字架装饰、圆形拱形窗户、对称。
总结:拥有这些造型特点就是哥特式(板书)建筑,这个建筑有60余米,是当时那个年代妥妥的擎天柱。
▲和同在海边的天后宫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感受?两种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3)里院:名字有吉祥的寓意、俯视很有形式美感、沿街而建空间空分利用、商住两用、窗户。
总结:里院是我们青岛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的(板书)。
▲他是为谁建的?他有什么优势?里院的美不仅在建筑本身的造型、更在于设计中对人的极大关注,你看他们的名字?(艾民里、广兴里、三江里、安福里、平康五里......)▲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是青岛人民对里院的深情实感。
(4)栈桥:对称、沉稳、双层八角飞檐、瓦片上还有细节装饰,脊兽,“个”字型、红色瓦片绿色雕梁色彩对比(随机板书)。
总结:栈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已经不单是青岛一处网红建筑,更是我们城市的宣传者。
①你曾注意过吗?它们的设计者叫张维镇,现已经80多岁了,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为什么把栈桥当做品牌的标志?
②正是对我们城市的热爱,张维镇才涌现了这些创作灵感。而这些作为“青岛名片”的老字号,也让我们青岛人为之骄傲。
③所以以后再介绍这些品牌,特别是给外国友人的时候,你还可以怎么说?
【设计意图】启发交流讨论的方法,能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寻找建筑中的造型元素和形式美感,自己发现青岛老房子的美,感受到建筑的人文情怀,逐步形成对城市的美好情感。
(三)示范老房子,实现创意美
1.视频示范:通过视频简要介绍一些陶艺技巧。通过组合房屋结构、刻印装饰花纹,可以增加建筑层次感。
2.提出问题:运用了哪些方法表现出老房子独特的韵味?泥板、泥条的特点和表现优势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交流,明确制作的手法。
(四)制作老房子,创造整体美
1.作业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有家乡特色的泥塑老房子,表现出他们的美和你们的爱。在制作中鼓励学生大胆改变房屋结构、丰富细节处理,增加人物和动植物,让老房子们更有人情味。
2.评价环节:请组内代表作为小导游,介绍作品,引领参观。同学作为观众将微型人偶放在喜欢的场景中,说一说哪里值得我们停下来,细细游览。
【设计意图】人偶的放置,增添评价过程的趣味性,和作品的场景性。参观中谈感受,情景中领略老房子的美。
(五)焕活老房子,增添现代美
1.播放视频:片片红瓦,跨越了一个世纪,青岛老房子也被岁月的风霜洗礼。为了焕活老房子的青春,青岛政府出了很多金点子。(播放视频)
2.升华主题:鼓励周末学生用照片拍下属于2022年青岛的建筑记忆。爱自己的城市,记录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收藏家。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七、板书设计
发现老房子的美
西式 华洋式 中式
泥板 泥条
八、教学反思
1.学情分析:教学依据真实学情开展,在调研学生对青岛老房子的了解程度后,发现如果要让学生在短短3-5分钟观察讨论老房子,很难有话可说。因此课前渗透,以及在《建筑艺术的美》引导观察必不可少,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2.精准问题: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问题要集中,少而精,预设引导方向,但主线清晰,以学生回答为主。尽量避免重复学生的回答,小结凝练,总结概括,凸出学生主体。追问有目的性,避免无效发散。
3.主线清晰:每个模块要有层层推进的目的,情感为主线要贯彻在每个设计中,建筑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文情感,点到为止,不涉及殖民历史。(还有哪些敏感话题不能涉及?)
4.最大亮点:青岛品牌中的栈桥元素,真的让学生眼前一亮。所以一定要观察生活,记录这些有趣的生活发现,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更能引起学生共鸣。
5.泥塑教学:由于材料场地受限,很多泥塑课程都由黏土替代。在这次教学中,发现泥塑很有自身魅力,不能怕麻烦而放弃泥塑教学。另外本节课为了提高学生作品成功率,教师提前半天擀压泥板,发现泥板厚薄关系作品搭建,学生不熟悉泥巴,很难在半节课成功。
6.教材选用:本课抛弃教材中中国多处老房子,只讲青岛的老建筑,和下一了《家长的老房子》融合,这种做法在比赛课中可不可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