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酸类物质能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其水溶液中都含有H+。下列关于HCl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与Na2O反应生成盐和水
B.能与Ca(OH)2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从物质分类看,醋酸钠属于( )
A.酸 B.盐 C.碱 D.混合物
3.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向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
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③④⑥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①②⑤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不能按照对应的分类标准归类的是( )
选项 物质或变化 分类标准
A 、、CaO 碱性氧化物
B 石墨、金刚石、 同素异形体
C ,、 碳酸盐
D 钢铁生锈、食物变质、纸张燃烧 化学变化
A.A B.B C.C D.D
5.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可以显酸性的物质是酸
B.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中有H+的化合物是酸
C.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D.盐只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
7.已知某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磁流体是溶液
B.此磁流体是悬浊液
C.此磁流体很不稳定
D.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8.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 )
A.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
9.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胶体通直流电胶粒向两极移动,非电解质溶液通直流电溶质不移动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10.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B.在溶有1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
C.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D.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玻璃 C.空气 D.漂白粉
12.物质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下列物质的性质及分类分析正确的是( )
A.Na2O2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故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B.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后只生成NaH2PO2,故H3PO2属于一元酸
C.NaOH和Na2CO3都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D.“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5×10-9m)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故“钴酞菁”属于胶体
13.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A.胶体发生电泳 B.血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发生聚沉
1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l2、NaOH、HCl、O2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溶液、浊液、胶体都属于混合物
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D.CO2、CO等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15.既属于钠盐,有属于硫酸盐的物质是( )
A.Na2SO3 B.Na2SO4 C.K2SO4 D.NaHSO4
16.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回收资源,把垃圾从“敌人”变成“朋友”。同样通过研究物质分类,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Mn2O7、SO3
B.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C.混合物:盐酸、液氮、大理石
D.化合物:胆矾、纯净矿泉水、干冰
二、综合题
17.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链状连环”图案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
(1)请将A、B、C、D填入相应的横线内.
①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② 两种物质都是盐
③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2)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逐滴加入上图中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5~6滴,继续加热,制得红褐色的胶体.
①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简述胶体制取成功的判断依据是 .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胶体发生 .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8.(1)柳州高中的小伟同学和波波同学进行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①小伟同学的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②波波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长时间煮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请评价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2)写出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波波同学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了有胶体的生成,该操作利用胶体的性质是 。
(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D.发生丁达尔效应
(4)若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过量,现象是 。
19.牙膏是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构成。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牙膏 Y牙膏 Z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1)摩擦剂碳酸钙的物质类别为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推测上述两种摩擦剂都 (填“可溶”或“难溶”)于水。
(2)已知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能与溶液反应硅酸钠和水,由此可知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写出少量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溶液,继续煮沸至 ,
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 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 .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 .
2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Ⅰ.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
Ⅱ.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
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
(1)确定制备的胶体是否成功,最简单的方法是 。
(2)若向FeCl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NaOH溶液,并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也可制得Fe(OH)3胶体,若要提纯Fe(OH)3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3)Fe(OH)3胶体与Al(OH)3胶体相似,也具有净水作用,原因是 。
(4)FeCl3与H2O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为{[Fe(OH)3]m·nFeO+·(n-x)Cl-}x+·x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带正电
B.16.25g FeCl3生成的胶体粒子数为6.02×1022
C.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可能是5×10-7m
D.在U形管中注入Fe(OH)3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阴极周围颜色加深
(5)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涉及胶体性质的有( )
①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出血
②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③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粒子
④豆浆中加入石膏后迅速凝固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Na2O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Na++H2O,氢离子参与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a(OH)2与H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氢离子参与反应,B不符合题意;
C.AgN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没有氢离子参与反应,C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后变红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和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和盐反应生成盐和酸。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CH3COONa是由CH3COO-和Na+构成,属于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结合酸、碱、盐、混合物的定义分析。酸是指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答案】D
【解析】【解答】①硫酸是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①正确。②盐的定义是能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所以,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②正确。③碱性氧化物的要求是与水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碱,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生成氢氧化钠以外,还得到氧气,所以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③错误。④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所以④错误。⑤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可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⑤正确。⑥Cu与过量浓硫酸反应后的试管中,还残留未反应的浓硫酸,所以不可以直接向浓硫酸中加入水,以避免飞溅,⑥错误。
由上,正确的是①②⑤,选项D正确。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为盐;其中构成中仅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元素,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依据分散质粒度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氧化还原的依据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4.【答案】A
【解析】【解答】A.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石墨、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都是由碳酸根和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盐,均属于碳酸盐,故C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食物变质、纸张燃烧的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分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是七氧化二锰为特例,它属于酸性氧化物。
5.【答案】B
【解析】【解答】A.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分散系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粒子直径小于100nm的纳米碳酸钙粒子能透过滤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散系是混合物,而纳米碳酸钙是纯净物;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碳酸钙的性质相同;
D.胶体粒子大小的微粒能够透过滤纸。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Na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显酸性,故A错误;
B.硫酸氢钠属于二元强酸硫酸的酸式盐,能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中有H+但不是酸,故B错误;
C.碱在溶液中电离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如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
D.铵盐中没有金属阳离子,盐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溶液呈酸性,可为强酸弱碱盐或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强酸的酸式盐或酸;
B.NaHSO4是强酸强碱酸式盐,属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出Na+、H+、SO42﹣离子;
C.碱在溶液中电离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
D.铵盐中没有金属阳离子.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溶液,故A错误;
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浊液,故B错误;
C.胶体属于介稳体系,所以此磁流体较稳定,故C错误;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哪种分散系,来确定具有的性质.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可吸入颗粒形成气溶胶,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更易被人体吸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故A错误;
B.胶粒带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可用胶体的知识解释,故B错误;
C.工厂烟尘属于气溶胶,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是应用了胶体的电泳性质,故C错误;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可吸入颗粒形成气溶胶,与空气接触面积大;
B.胶体带电荷;
C.工厂烟尘属于气溶胶,胶体具有电泳性质;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发生双水解反应.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非电解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碳酸能电离,能导电,通直流电溶质能移动,故A错误;
B.溶液中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故B错误;
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故C正确;
D.溶液和胶体均是稳定的分散系,放置后不会生产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非电解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
B.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均能通过滤纸;
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和胶体均是稳定的分散系.
10.【答案】B
【解析】【解答】A.雨后空气中含有纳米级的小水珠,与空气形成胶体,“雨后彩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
B.Fe(OH)3胶粒,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在溶有1molFe(OH)3的胶体中,含有小于NA个Fe(OH)3胶粒,B符合题意;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无此性质,可用来鉴别溶液与胶体,C不符合题意;
D.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而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彩虹的形成是由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引起的;
B.Fe(OH)3胶粒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D.胶体中的分散质颗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为一种组成的纯净物,故A正确;
B.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
C.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纯净物是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结合物质组成分析判断.
12.【答案】B
【解析】【解答】A.Na2O2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还有O2生成,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H3PO2只能电离出一个H+,故为一元酸,故B符合题意;
C.Na2CO3水解显碱性,但不是碱,故C不符合题意;
D.胶体分散系直径为1-100nm,并且分散系胶体属于混合物i,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辨析:A.一般来说,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的碱。
C.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可能盐也呈碱性。
D.是否为胶体必须要分散到其他物质里,形成分散系。
13.【答案】D
【解析】【解答】A. 血液属于胶体,因为没有外接电源,所以不属于电泳现象,A不符合题意;
B. 血液和氯化钠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 血液和氯化钠不具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 血液属于胶体,所以血液应具备胶体的性质,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聚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胶体在遇到电解质溶液的时候会聚沉,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答】A.O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浊液、胶体都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硫酸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醋酸钠是盐,生石灰是金属氧化物,分别属于酸、盐、盐和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CO不能和碱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CO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C.电离产生的所有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产生的所有的阴离子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D.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1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Na2SO3含有钠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属于亚硫酸盐、钠盐,故A不选;
B.Na2SO4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硫酸盐、钠盐,故B选;
C.K2SO4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属于硫酸盐、钾盐,故C不选;
D.NaHSO4含有硫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硫酸的酸式盐、钠盐,故D不选;
故选:B.
【分析】盐是指含有金属离子(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可根据所含有的金属或酸根去命名,钠盐指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硫酸盐指金属离子(铵根)和硫酸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据此解答.
16.【答案】A
【解析】【解答】A.KMnO4所对应的酸是HMnO4,所以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A符合题意;
B.纯碱属于盐类,B不符合题意;
C.液氮属于纯净物,C不符合题意;
D.纯净矿泉水除水外,还含有其他成分,如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碱: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指的是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属于混合物。
17.【答案】(1)B;D;A
(2)FeCl3+3H2O(沸) Fe(OH)3(胶体)+3HCl;丁达尔效应;聚沉;Fe(OH)3+3H+=Fe3++3H2O
【解析】【解答】解:(1)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满足的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铁,故B符合;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故氯化铁和硫酸氢钠是盐,故D符合;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不满足该条件的物质为非电解质,故铜和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A符合,故答案为:B;D;A;(2)①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 L﹣1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沸) 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l3+3H2O(沸) Fe(OH)3(胶体)+3HCl;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利用此性质检验胶体,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③A、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而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答案为:聚沉;
B、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铁沉淀会溶解,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答案为:Fe(OH)3+3H+=Fe3++3H2O.
【分析】(1)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不满足该条件的物质为非电解质;(2)①根据“红褐色胶体”可知胶体为氢氧化铁胶体,M为氯化铁;
②根据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进行解答;
③A、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
B、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铁沉淀会溶解.
18.【答案】(1)是;否
(2)(胶体);丁达尔效应
(3)A
(4)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解析】【解答】(1)①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玻璃棒不能搅拌,易造成聚沉;
(2) 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胶体) ;光束照射形成通路利用了丁达尔效应;
(3)形成丁达尔效应本质原因是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4) 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过量, 先出先聚沉,再溶解,因此现象为: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
【分析】(1)考查的是胶体制备操作;
(2)根据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即可;
(3)丁达尔效应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直径;
(4)考虑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时先聚沉再溶解。
19.【答案】(1)盐;难溶
(2)酸性;
【解析】【解答】(1)碳酸钙属于盐,利用摩擦剂的用法可知它们应难溶于水。
(2)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为酸性氧化物, ,能与溶液反应硅酸钠和水,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则它与溶液反应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分析】(1)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摩擦剂应难溶于水。
(2)酸性氧化物为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与溶液反应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20.【答案】饱和FeCl3;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SO42﹣;胶体的聚沉;丁达尔效应
【解析】【解答】解:①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
故答案为:饱和FeCl3;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硫酸根离子中和了氢氧化铁胶粒的电荷,导致胶体发生了聚沉,
故答案为:SO42﹣;胶体的聚沉;
③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据此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过程,以及胶体的聚沉和丁达尔效应进行分析即可.
21.【答案】(1)丁达尔效应
(2)渗析
(3)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