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地貌的观察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与解读
1.课标要求
本节内容的课标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这条课标,涵盖了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和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两个部分的要求。
2.课标解读
(1)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认知内容解读
本条要求的重点在于“地貌的类型”和“地貌景观的特点”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第二节的内容要求要把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落脚点在于“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和观察地貌,强调对学生在野外识别地貌和描述地貌景观道的方法指导的教学。
认知内容是“3~4种地貌以及景观的主要特点”。首先,地貌又称地形,是指地球硬质表面的形态或外貌。地貌面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介质。在陆地表面,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地貌的差异,必然会引起各种自然地理过程的相应变化,因此地貌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貌类型的选择。课标既有所限定又相对灵活,必修课程没有要求对所有地貌类型进行学习,而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地貌进行学习,对地貌的认识仅要求识别和描述特点,而更多的将地貌的识别、成因分析等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标准”仅规定了主要地貌类型的数量(3-4种),而未规定具体类型,人教版教材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四种,具体类型可以教师自己掌握,类型不宜过多,重在举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类型是指大的分分类,如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等,而不是次一级的地貌。但在描述大类地貌或者野外观察时,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一级地貌。教师可以选择世界不同区域的典型地貌,借助视频、图像等实施教学,指导学生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山岳地貌等基本地貌类型,也可以选择本地区典型地貌,如武汉可选择河流地貌。
行为动词是“识别”,认知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水平,重点在于能够“区别”和“归类”,最终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图像等手段,对比不同地貌所在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特点,从而区分它们的类型。第二个行为动词是“描述”重点在于学科的视角和学科术语。在地理学的学科框架下,描述地貌有3个基本角度:形态、物质组成和成因,本节内容要求以描述地貌景观特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为主,包括描述地貌形态的类型,如山地、丘陵等;描述地貌的规模,如高低起伏和空间尺度;描述地貌景观的色彩特征,如表面的颜色、植被;描述次级地貌的组合,如不同微观地貌的组合等。
该条内容要求的行为条件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说明本节课教师应该采用的是“观察法”进行教学,本条“标准”不仅要求了解“地貌”这个基本的自然要素,同时突出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以学生的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的观察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会在野外对当地的地貌进行观察、识别、描述。具体达到的程度要依学校和学生的条件而定。若确实无法外出,则可以考虑一些替代的方式,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但应尽量创造外出条件
在开展地貌观察之前需要掌握地貌的概念,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日常阅读中遇到的景观描述和野外活动中所见的地貌景观,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不同的地貌类型,学生对其观察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内容要求1.4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均有涉及。为了与后面部分的内容区分,“地理1”可以围绕地貌现象讲授,如在学习河流地貌时,教师可以围绕河谷、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口地貌教学,让学生形成这些地貌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地貌类型适当提及其形成原因。这就可以区别在小学科学课上对地形的初步观察,也可区别“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外力作用原理分析,形成一定的知识进阶序列。
(2)教学提示解读
地理1“教学提示”提出: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展开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本节内容是自然地理实践的一部分,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是组织“地理1”模块教学的重要线索之一。由此对于地处农村或者近郊、交通条件和经费较好的学校来说,组织实地教学比较容易,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开发校内外的地貌相关实体、数字化资源以及课外和校外的地貌观察基地,通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但是也注意在课外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问题。对于一些地处大中城市中心地区的学校,外出一次在交通上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和经费,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外出,这时可以考虑一些替代的方式,如观看视频、景观图以及地理模型等,教师要精选图像,以丰富且典型的景观图片,突出景观特征,强化视觉刺激,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的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习得、提升活动策划、实施等能力。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思考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因地制宜等观念。
(3)学业要求解读
“学业要求”指出: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土壤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要求尽量用实际情境来推动教学,以解决现实问题。内容要求1.4更加重视学生在具体活动体验中、在特定的问题场景中,从地理的视角欣赏自然环境,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
地理1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水平1和水平2即可。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后,通过地貌观察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使用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要素进行深入观察,学会识别与观察地貌的方法,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意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在给定的情境中简单分析地貌景观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多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辨识地貌并从形态要素、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地貌。(综合思维)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识别与观察,发现不同地貌之间的地域差异,归纳地貌的观察的顺序和内容,并且能够对给出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辨识与特征描述,给出一定的地域性解释。(区域认知)
最后知道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养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认同,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念。(人地协调观)
二、教材分析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地理教材分析需要从知识结构、图文活动结构以及能力与素养结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1)整体结构
从教材整体结构看地理1包括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个模块。本节内容凸显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自然地理实践”模块,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地貌的观察”这一节处于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属于自然地理中地貌的一部分。按照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顺序,在介绍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大气、水两个要素之后,教材在本章呈现地貌要素的内容。这样安排,是考虑地貌可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中,大气和水具有明显的运动特征,地貌、植被、土壤则呈现相对静止的属性。从承上来说,地貌是转化后的太阳能以外力形式与地球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辐射为大气和水的运动提供了动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运动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地表热量平衡和物质运动,并以流水、海浪、风等形式时时刻刻塑造着地貌,形成各种中小地貌形态。在启下方面,地貌包括其物质基础——岩石和风化壳,为土壤和植被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支撑和物质基础。
对地貌的识别与观察是《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内容要求1.3的基础和前提,知道各种类型的地貌的特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解释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单元结构对比分析
在本章中,人教版教材重点讲述以下两点:一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识别地貌类型并描述地貌景观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二是野外观察地貌的基本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两节内容是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第一节强调观察的内容,解决“看什么”的问题,第二节突出观察的方法,解决“怎么看”的问题。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养成,为学生实地观察和辨识地貌类型、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提供方法上的指导。第一节的四种常见地貌类型是满足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学生应用地貌观察的技术和方法,实地观察或者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观察所获得的体验和学习积累,并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地貌现象,简单分析少数几个或者多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提供指导。此外,本章教材还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了适当拓展,拓展的内容主要是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设计了题为“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透过点(典型区)的分析把握面上的特征,说明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原则,追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同一地理课程标准下,基于一定的课程理念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不同的编排方式,呈现处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当参考不同版本地理教材,融合优点,取长补短、灵活运用。通过对四个版本中“地貌的观察”相关内容对比发现,不同版本对此部分的安排差异较大。
表1 不同版本“地貌的观察”相关内容对比分析
版本 “地貌的观察”相关内容 评价
人教版 “地貌的观察”部分安排在在学习了大气和水自然要素之后,在“常见的地貌类型”这一节内容之后,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几种地貌类型以及次一级的地貌景观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地貌观察的方法,。人教版将这部分内容单独设置一节内容,包括地貌观察的顺序以及地貌观察的内容两个部分知识内容,此外安排了“观察家乡的地貌”这一活动 “地貌的观察”是自然地理基础内容中首次出现的具有明显的地理实践力指向的内容,学生对地貌观察的方法的学习将对后面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观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观察家乡的地貌”有利于学生对观察方法进行应用与实践。
中图版 在地貌这一章节中,没有提及地貌观察的方法相关内容,但是在教材最后一章节详细介绍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包括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方法、数据的手机记录手段、报告的撰写 这部分内容对野外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详细的参考,可操作性强
湘教版 地貌内容部分对流水地貌、风成地貌以及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四大类地貌以及次一级的地貌景观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地貌观察的部分只以“活动”的形式出现,选取了我国四大高原为代表的高原地貌以及以长江为代表的流水地貌,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室内查阅资料对地貌进行观察,最后要求学生对家乡的地貌进行观察。 湘教版这一活动兼顾了室内观察和室外观察,在确保学生掌握了地貌观察的方法基础上,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从而保障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不局限于一种地貌类型的观察,既有高原、又有河流地貌以及家乡的特殊地貌类型,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地貌的观察的一般方法,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加深与巩固知识。
鲁教版 鲁教版教材也没有对“地貌的观察”这部分内容进行单独安排。单元活动是鲁教版的特色之一,地貌与土壤安排在第三单元,位于大气、水、生物、植被的所在的第二单元之后。但是地貌观察的相关内容在第二单元的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的野外考察”中也有涉及。这一单元活动从野外考察的目的入手,详细介绍野外考察的一般步骤,最后以某地丘陵山地为例,说明综合的自然地理考察的方法。 这一安排自然地理考察涉及的自然地理要素较多,包括植被、土壤、地貌以及水文等,综合性强,对于学生要求高,对于尚未学习地貌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对观察到的地貌景观特征进行描述存在较大的困难,适合放到自然地理基础所有内容学习完成之后安排。
在喀斯特地貌中,安排了“学生读图识别次一级地貌景观”活动,在风成地貌中要求学生辨别不同的地貌小类。 这样安排能够涉及不同具体地貌观察的方法,渗透性更强,但是较为分散,方法掌握不够系统。
最后在本单元最后安排了“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的活动,从认识等高线地形图——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展开 对于学生在室内利用地图观察、分析地貌提供了详细的指导,通过不同类型的地图对地貌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地图、分析提取地图信息的能力。同时室内地图的观察与分析,能够为野外的地貌观察做好充足的准备。
基于人教版教材已有的内容,融合其他版本的特点,笔者认为,首先本节内容应当分为室内观察方法教学和野外考察部分,将两者有机结合,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室内地貌观察方法教学应当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地貌类型,如山地地貌、河流地貌,最好能够涉及多种不同地貌类型,注重方法的迁移。同时要将地貌观察的方法运用于真实的情境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的地貌景观,可以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地貌进行观察。最后人教版教材没有提及野外自然地理考察的相关内容,但是不同于室内的分析与观察,野外考察活动实施难度大,在真实的野外情况更加复杂,需要增加此部分内容,以便于为植被观察、土壤观察方法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做好在室内做好地貌考察知识方法教学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做好充足的考察准备工作,如知识、资料、工具准备,观察点与观察线路的选择,观察方案的确定等,再进行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时应当提醒学生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引导学生撰写野外实习。
(3)节内知识结构分析
人教版第四章为地貌部分的知识内容。人教版教材第一节选择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以及海岸地貌四种典型的地貌类型,从地貌的概念、地理分布、代表性地貌景观以及景观的特征展开主要解决“观察什么”的问题。
本节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本节主要是在学习第一节地理知识之后,进行地貌观察方法上的指导,解决“怎么观察”的问题。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地貌的观察的顺序和内容。第一部分介绍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观察前需要选择观察点,确定观察的路线,实际观察时需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点的顺序。第二部分地貌观察的内容宏观上包括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微观上包括高度、坡度以及坡向三个主要方面,最后落到地貌的形态、起伏状况以及破碎程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貌景观的影响上。
图1 “地貌”单元教材内容结构
2.图文结构分析
地理教材通常可以分为文字系统、图像系统以及活动系统。人教版中本节文字系统正文内容共10段,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分析。图像系统上,本节包括4张图片,3张示意图、1张等值线图,分别是“人”字形线路示意图、地貌观察者的视野范围示意图、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坡和坡度角示意图。活动系统包括“詹天佑修建人字形铁路”的情境导入、2个等值线判读的思考题、“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三个部分。读图练习,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技能,“观察家乡的地貌”这一实践活动步骤表述比较具体,具有参考意义,但是实施难度较大,因此将本部分内容安排为野外考察内容,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3.能力结构分析
地理能力可以分为智能和技能两大类,其能力系统如图2所示。在本节教材中整体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具体来看地貌观察的顺序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空间的角度观察事物、从整体到局部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地貌的观察内容部分,要求学生查看地图,能够培养学生图像技能以及地貌的识别能力;借助相关仪器对地貌的高度和坡度进行测量与计算,能够培养学生开展地理实验的技能以及基础计算能力;最后要求学生对地貌景观的特征进行概括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的学习方法,提高描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最后在进行地貌观察时,需要学生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动沟通能力。
图2 地理能力系统
4.素养结构分析
地理能力的锻炼蕴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四个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但是对于特定的课程内容,承载的地理素养培养并不是均衡,而是有所侧重,本节内容最突出是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
在本节内容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重点,主要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达成。要求学生在地貌观察前学会通过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查阅等高线地形图、景观图,对学生收集、整理与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在观察时要能够通过实地直接观察获或图像提取地貌特征信息,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对地貌特征进行概括,同时地貌的观察时对地图的运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提出了要求,进行实地观察时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开展地貌观察的地理实践活动,这都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本节内容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同时也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去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地貌的观察的基础首先是立足于一定的具体区域,宏观、全面的认知地貌;地貌是有尺度的,宏观尺度可以是一个地形区,如华北平原,宏观认识考察地区的地形和地势特征;微观尺度可以是一个景点、一处景观,这是野外考察的主要对象,通过将两种不同尺度的地貌结合观察,对观察区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体会运用尺度思想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通过解决在多大尺度上观察地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本节内容通过解决在多大深度上观察地貌,达成综合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地貌观察的路径是对区域地貌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相同相似地貌的比较,解析地貌形态(空间形态),理解地貌的形成与发育过程(时间演化),形成以时空综合、空间综合、动态的思想与观念观察地貌,描述地貌景观的特征。
地貌观察的目的是立足于地貌特征的人类活动,探究人类对地理原理的应用,探寻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地貌的行为方式,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地关系。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宏观尺度地貌观察最终回归到“人类活动与地貌的关系”;微观尺度地貌的观察,主要是观赏地貌的情感问题,美的观感带来的愉悦体验,进而催生环境保护等行为。本节内容素养结构具体见图3,
图3“地貌的观察”素养结构
教材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观察家乡的地貌”部分,这一活动,通过对家乡地貌的识别与观察,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空间建构,能够促进学生从空间-区域的视角去认识地貌景观,知道不同地区的地貌差异。其次,地貌观察从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的顺序的内容,从高度、坡度、坡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地貌特征描述,通过对相同、相似地貌的比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地貌的特点,促进综合思维的培养。本节教材正文部分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情境导入部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的案例,能够说明地貌这一要素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因地制宜,如何对地貌的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更具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学情分析,研究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以及“想知”
1.学生的地理素养基础
“已知”主要是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在地理知识方面,初中地理课程中有“五种地形”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外部形态划分为平原、丘陵、高原、山地和盆地,学生对这种地貌分类方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在地貌观察时的整体的分类观察。其次学生通过第一节对地貌类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按照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如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等,知道各种地貌的分布、次级地貌组成及其景观特点等地貌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地理能力方面,在前期的地理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和探究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地貌景观在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学生对身边地貌的观察是浅层次的、零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注意对学生地貌观察顺序和内容的科学指导。
在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对地貌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并且对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地貌进行观察时,观察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基础上,增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对学校周边或外出旅行所见的地貌景观形成了零碎的感性认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地貌观察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联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地貌景观的经验,选择那些分布广泛、学生较为常见的地貌类型,利用这些已有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系统学习地貌知识提供支撑,同时需要对学生地貌观察顺序和内容进行科学指导。
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使用地图app等的经验,对于此类日常化的地理工具较为熟悉,但对于罗盘、海拔测量app等专业化工具使用较少,并不具备此类操作技能,教师在进行地貌观察前需进行仪器操作讲解。
3.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是新版高中地理教材的新增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对地貌这一地理要素有一定的认识,前一节初步学习了几种典型地貌景观,但没有系统学习过地貌的观察的方法。地貌观察这一节内容实践性较强,课堂内容教学与课外地理实践活动联系紧密。不同于日常的课堂学习,实地考察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接观察与实践操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因此教师要切实为学生创设能够直接接触、观察地貌的情境,但是在具体实践活动过程时候,要充分关注学生需要和个体差异。
4.学生的心理基础
学习本单元时,高一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借助地貌模型或图像等具体、形象的工具,促进学生建构起地貌方面的知识体系,帮助其理解和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以庐山地貌为例,能够选择合适的地貌观察点、说出观察地貌的顺序、明确需要观察的内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在地貌观察时,能够识别地貌类型,知道使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如等高线图或罗盘等进行观察与测量,并且能够从形态要素、起伏状况、破碎程度几个方面归纳概括地貌景观的特征(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学生能够将地貌观察方法应用到野外地貌观察中,推测不同地貌要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地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形成因地制宜观念。(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坡度、坡向等地貌要素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资源开发
按照教材上呈现的内容,没有任何拓展和挖掘,必定成为照本宣科的沉闷课堂。完全脱离教材,随心所欲的无目标课堂也不可取。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视教材为一种教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其他的资源,才能丰满课堂,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基于教材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在一课时或一个专题为单元的内容中,各教学要点所使用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发挥,也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地理知识系统,能力的发展以及地理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学资源开发需要遵循辅助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探究性原则、联系性原则。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辅助教材才能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地貌的观察”教材内容,没有明确说明是对哪种类型地貌的观察,只是从理论的基础上,笼统的对地貌观察的方法进行展开讲解。教学材料的选取与资源开发要符合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以具体的情境线索为依托,把具体情境落实在特定的区域空间内,体现学生区域认知素养能力,本节课选择具体的案例“庐山地貌”这一山地地貌,对其进行资源开发。依托原来教材已有的观察方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庐山的具体地貌景观,讲解地貌的观察方法。
开发的教学资源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不能过度堆砌。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单纯的停留于地理知识的讲解,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庐山,庐山是典型的地貌类型,其地貌景观非常丰富,与本节地貌的观察密切相关。涉及由简单到复杂的人文要素特征和自然要素特征,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能力。但是本节课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只基于庐山地貌,能够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地貌观察点、说出观察地貌的顺序、明确需要观察的内容,其余土壤、地质与植被相关内容不做过多介绍。
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利于引发兴趣、提出问题、促进地理探究和自主学习并且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地理知识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资源开发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地理素养、生活经验、心理基础,庐山典型的地貌景观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开发的教学资源利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并且讲地貌观察这一节内容落实到真实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形成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区域认知的培养。
七、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为主)、纲要信号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为主)、地图分析法
八、教学过程
1.基于讲解—接受式教学过程设计
(1)内涵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和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和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2)基本程序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表2 基于讲解接受式的地理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环节一:复习旧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几种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等,知道了的地貌类型的分类及其景观特征的描述方法。 环节二:激发学生动机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测八达岭路段时,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不仅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杰作。 提问:“人”字形设计是怎样降低线路坡度的?我们在观察地貌时还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回忆旧知】 【观察+思考】 阅读文字,观察图片,思考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旧就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生学。 2呈现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讲授 选择合适的地貌观察点 环节三:新课知识讲解 对一种地貌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地点。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选取合适的观察地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开展以下步骤的思考: 1. 联系日常生活,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物体的方式方法; 2. 仔细观察A、B、C观察点,对比其海拔以及不同方向的视野情况等; 3. 从中选择一个观察点地貌进行观察,注意要说出要选择的观察点,并阐述具体原因。 观察点A(海拔850m) 观察点B(海拔1100m) 观察点C(海拔200m) 【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示例一: 日常生活中,我一般会选择从高处观察一座建筑,能比较好地看到它的全貌; 在三个观察点中,B观察点的海拔最高,有1100m,而且视野较为开阔,能看到最高峰;A观察点海拔也相对较高,但其位于山谷内,视野受两侧的山体阻挡;C观察点海拔较低,位于河道中,视野受旁边建筑物阻挡; 所以,我选择观察点B,它位于山脊,海拔相对于A、C点较高,视野开阔,向北看去能看到庐山最高峰,向东可看到山脊线,向西、向南可看到不同的两条山谷。 1. 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Google Earth,创设身临其境的地貌观察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2. 教师对学生选择观察点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回忆—对比—选择—解释,有助于引导学生地理思维向逻辑化发展。
新课教授 地貌观察的顺序 【板书讲解】 图4.21 地貌观察者的视野范围 在选择视野开阔观察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地貌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真实的地貌是错综复杂的(展示地貌景观图3),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物体要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地貌观察也是如此: 1.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判断属于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哪一类; 结合初中内容,回忆补充五大基本地貌的地形特征 2.再观察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并回忆地理描述语言 3.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的特征。河岸观察凹岸、凸岸的分布等; 环节四:巩固练习 【结合实例,引导分析】 结合视频讲解庐山地貌概况,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庐山的顺序:庐山是一座外险内秀的断块山,孕有山地、河流、冰川等多种地貌。山峰约有171座,陡崖广布。河谷呈V形,呈阶梯状分布,内有许多急流与瀑布。那么,你选择以下面何种顺序观察庐山地貌,为什么? A. ③—①—②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听讲圈画】 在教师讲解中,圈画教材中关键词句,并进行相应的笔记记录。 【回忆旧知】 回忆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基本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海拔地形特征平原200m以下宽广平坦高原500m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峻,内部起伏较和缓山地500m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势起伏较大丘陵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盆地不一定四周高中间低
【回忆旧知】 回忆初中知识,描述次一级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山脊中间高,两侧低山谷中间低,两侧高鞍部中间高,四周低
【分析练习】 通过上述学习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规划观察庐山地貌的顺序。 学生回答示例一: 我选择顺序B,从整体浏览庐山山地开始,到观察次一级的山岭、河谷地貌,再到观察更小的陡崖、瀑布等。 1.结合课本,教师辅助讲解主要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2.简单回顾补充初中所学地理知识,激起旧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建立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3.知识讲解学习完成后,结合实例,进行巩固练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检验教学效果
新课教授 地貌观察的内容 三、地貌观察内容 【板书演示讲解】 结合教材,阐述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的内容(包括高度、坡度、坡向、形状、面积、空间分布、地面起伏、破碎程度等,其中以前三个要素为主)及其基本内涵, 1.高度: 板书补充讲解不同地形类型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以及坡度起伏情况: 地形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面起伏情况平原<200米小起伏很小丘陵<500米一般<200米坡度和缓,起伏不大山地>500米一般>200米坡度较大,起伏很大高原>500米边缘较高 中间较低边缘陡峻,起伏较大 中间坦荡,起伏较小盆地不一定四周高中间低边缘陡峻,中间起伏小,平坦开阔
2.坡度 图4.23 坡和坡角示意 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示意 【组织学生探究】 图4.22 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示意 注意:需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读图名—读图例—阅读题目—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基础的测量、计算—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结合实例,引导探究】 结合庐山的等高线图对高度和坡度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图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3)甲、丙两地之间的坡度约为多少?甲、丁两地呢?哪个坡度大、较为陡峻? 提示: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100%=等高距/实地直线距离×100% 比例尺=图上直线距离/实地直线距离 4)请你结合形态要素、起伏状况等描述图示区域的地貌特征。 3.坡向 结合图片讲解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的判断方法,说明差异性 【生动讲读】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坡地耕作与梯田 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坡度大于15°的坡地。由此人们开辟了“梯田”以在坡地上种植,但梯田的坡度也要小于25°。 ②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 100多年前,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八达岭段时,发现该线路地形坡度大,(铁路线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火车爬坡困难,因此他巧妙地将线路设计成“人”字形,通过延长路程降低线路的坡度。 【组织学生探究】 ③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阳坡、阴坡的划分依据是日照时数,迎风坡、背风坡的划分依据是风向。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会产生差异,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请结合图5、图6,小组合作探讨坡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完成以下表格: 阴坡与阳坡北半球南面阳坡光照______ 植被自然带数量______、分布海拔______ 雪线______北面阴坡光照______ 植被自然带数量______、分布海拔______ 雪线______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气温稍低,降水______,雪线______背风坡气温偏高,降水______(雨影效应),雪线______
图5 北半球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图 6 迎背风坡示意图 【听讲圈画】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圈画教材中关键词句,并对补充内容进行相应的笔记记录,以明确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1.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这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学习坡度的计算方法、表示的含义,并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进行识别,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 4)图示区域为高原,高度大、中间平缓,四周山体高耸,其中乙为最高点,高度达879.0米;图示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地表起伏明显,坡度较大。 【小组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读图回答问题。 注意对读图分析方法以及高度、坡度计算方法等方法的掌握。 学生小组回答示例一: 1)图示区域为山地,因为它的绝对高度大于2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1358.6米—1055.4米=303.2米 3)甲、丙和甲、丁两地的垂直距离: 1358.6米—800米=558.6米 甲、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1.5厘米 实地直线距离:150米 坡度:3.72% 甲、丁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0.5厘米 实地直线距离:50米 坡度:11.2% 因此,甲、丁两地的坡度较大、较为陡峭 3.坡向:了解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的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不同坡向光照、水分的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 在阅读教材资料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在教师的讲解下回忆不同坡度、坡向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教师讲解,学习坡向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图5、图6,完成表格: 阴坡与阳坡北半球南面阳坡光照充足 植被自然带数量多、分布海拔高 雪线高北面阴坡光照不足 植被自然带数量少、分布海拔低 雪线低迎风坡与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 气温稍低 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雨影效应) 气温偏高 雪线高
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理解教材中的地貌观察规律,由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2.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地貌观察知识进行应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升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领略生活中的地理魅力。 3. 在地貌观察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拓展,补充不同地形类型的高度和坡度情况,以为学生后续识别地形提供依据。 4.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高度和坡度所反映的地貌形态,并使其关注测算地貌高度和坡度等的方法,培养其科学精神以及地理实践的行动意识和能力。 5. 结合教材,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图文讲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貌形态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由此逐步形成因地制宜观念,以促使人地协调观的养成。 6. 通过了解不同地形地貌要素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产生的不同影响,逐步培养以综合视角观察地貌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 小结 【板书引导学生总结】 采用思维导图加表格式的板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的地理知识、所要掌握的地理能力和所需形成的地理核心素养。 【绘制思维导图】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可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等角度展开。 通过板书回顾本节所学,起到总结归纳作用。
作业 布置 【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为野外地貌观察活动做相应的准备。 【课外活动准备】 1.制定观察线路以供学生选择。 2.准备相关考察工具。 3.印制地貌观察记录表。 4.确定6-8人的学生活动小组,每组配备1名随行教师或家长。 【完成活动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1.选出小组长,并上报每位组员的联系方式。 2.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选择合适的地貌观察路线和三个地貌观察点。 3.准备地貌考察的相关工具并自主学习如何操作。 通过野外地貌观察活动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将地貌观察方法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其地貌观察、识别和描述能力,以提升地理实践的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