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3课
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1、阅读P142---143列举正面战场浴血抗战的主要史实?如何看待正面战场的会战?
△ 极大消耗日军实力,挫败日军速战速决企图,
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 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敌意志。
△ 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但是,由于中日国力军力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未发动人民群众,正面战场军民的英勇抗战未能阻止侵略者步步深入,广大国土沦陷,中华民族仍处于危难之中。
“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抗战爆发后,对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国民党内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中国共产党内,“亡国论”是没有的,但有少部分干部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200万正规军上,急于打大仗,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
王明: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坚持四年以上而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经济破产的, 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内力量和国际环境更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我们差不多已走了取胜的一半。
汪精卫: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 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中国速胜?
中国必亡?
vs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并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进而指出: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后3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总结了抗战以来的战争形势,科学分析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
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为全民族抗战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
二
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军事上:
A、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B、在沦陷区,领导组织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日军“以战养
战”部署
彭德怀: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华北 相持阶段)
①背景: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根据地
“囚笼政策”指的是用交通线、碉堡和封锁沟(墙),从敌占区向抗日根据地构成一个个网格状的“囚笼”,以束缚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活动,并逐个摧毁。
②目的:破袭交通线
③战果:打破“囚笼”政策,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参战部队最终达到105个团、
20余万人,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
A、坚决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1941.1皖南事变后
B、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民主选举
③经济上: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开展大生产运动,基本实现自给自足,打破敌人经济封锁
②政治上:
材料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在抗日根据地的全面推行,使统一战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制度保证,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设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代表阶级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 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三
东方主战场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
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积极训练、宣传抗战的台湾少年团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回民支队
海外侨胞主要抗日救亡力量
陈嘉庚以华侨
参政员
身份提出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一名父亲赠予参战儿子的“死字旗”
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面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统一
钱穆作《国史大纲》
在民族危亡时期,
唤醒国魂、御敌救国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主要兵力。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 罗斯福《炉边谈话》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美 罗斯福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
两线作战。——斯大林
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 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日)服部卓四郎
1.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主要兵力。
2.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唯一战场。
3.倡导并促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4.参与国际会议,共同商讨对日作战及与战后处置日本问题
5.协助配合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联合国家宣言》
1942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3《开罗宣言》
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内容
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
组织路线
3、意义: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中共七大会场
1、目的:A、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
B、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C、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2、内容:
(一)中共七大(1945年 延安)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苏联对日宣战,次日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消灭日本关东军
8月8日
举行投降签字仪式
9月2日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8月6日和9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
台湾光复
10月25日
1945
1945
1945
1945
1945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现场
(二)日本投降
1945抗战胜利后,中国流行一个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几位中国古代名人。——屈原、苏武、共工、蒋干、华佗、毛遂等
共工——共
产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三)抗战胜利的原因
A、主观原因(内因):
(1)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根本原因)
(2)国共合作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3)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客观原因(外因):
(4)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美国对日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
(5)海外华侨的援助
(6)日本:不正义的法西斯战争;日本自身困境
(四)、抗战胜利意义:
1842年《南京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
②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抗日根据地构成了新中国政权的雏形,奠定了未来中国政治的基本走向,成为中华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摇篮。 ——荣维木《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近代首胜)
(大国重立)
(民族复兴)
东方主战场,巨大牺牲和贡献,重归大国地位
致妻子:
我们的平儿半岁了,快会说话了,你们首先不要教他学叫爸爸妈妈,一定首先要教他学会讲“抗日”二个字,切记,切记。
——何信,空军中队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赵登禹
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
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炳炎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胡涟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张自忠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
(1)民族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14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6)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一对矛盾、一条战线、两条战线、三个阶段、三个战场、三个政权)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9.3)
国民党政府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三个阶段:
三个政权:
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本课小结
1.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A
D
课堂检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