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窦娥冤》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8 20: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窦娥冤》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1.元杂剧的一般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
  元杂剧具有戏剧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唱、念、做、打俱全,并有着一套严格的艺术体制。
  (1)结构上:“一般为四折、一楔。”折相当于现在戏曲的一场或一幕。“楔”篇幅短,位置不定,一般放在第一折前对故事作简单介绍,或加在四折之间起类似过场、衔接的作用。有时由于剧情的需要,可使用两个楔子,也有的全篇不用楔子。
  (2)角色:每本只一个主角。男女主角分别为“正末”、“正旦”。此外还有“净”(富豪、无赖)等形象、“丑”(刁钻、滑稽人物)等次要人物,依剧情需要,还有其它配角,如老夫人的“卜儿”,扮老年男子的“外”等。
  (3)音乐: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只由主角独唱(配角只道白)。宫调即曲调,表声音高低;曲牌,即曲谱,韵律要求严格,按谱填词。
  (4)剧本:可分为唱、科、白等。“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白”为剧中人物说白的部分,一般分对白和独白。
  2.句子理解
  (1)“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解析] 赴刑路上忽然坚决要求去后街,为什么?窦娥怕婆婆看见自己这般光景伤了婆婆的心因此绕道而走。窦娥都快要死了,还顾虑着、挂念着婆婆。突出地表现了窦娥那善良美好的品性。
  (2)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你亡化的孩儿荐。
  [解析] 这是窦娥在死别生离时的痛苦心情的最恰当表现。它反映出了窦娥对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婆婆的痛苦难舍之情,同时也再现窦娥悲惨的命运,唤起了读者的深切同情。
  3.语段选析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会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解析] 这支曲子,把窦娥临死叫屈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生动而有力。窦娥从盼望天地到怨恨天地,写出了欲诉无从,欲救无援的冤苦;写出了窦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愤。最后再否认天地,控诉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但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弱女子,窦娥对于这样不平的命运、不公的天地又怎能奈何呢?她的一腔悲愤只能以“两泪涟涟”作结,抒发一下自己的痛苦和悲伤而已。然而我们从中也看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3.重难点讲解
  (1)怎样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窦娥反抗精神的初次流露是在张驴儿父子闯入她们婆媳的生活。在第三折中窦娥的反抗精神达到高潮。当刽子手将她押上法场时,她终于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荒谬污浊的现实,压抑的悲愤,冲天的怨气,彻底摧毁了她敬天畏地的心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天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最公正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此时,窦娥怀疑并否定了天地的公正性和神圣性,“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她愤怒的斥责,指责天地“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严厉的质问,使一个怒气冲天的反抗者形象地凸现了出来。天地如此不公,窦娥进行了勇敢的反抗,“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鸣冤斥责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强烈控诉,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黑暗的现实社会所提出的强烈批判。
  然而窦娥的反抗精神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天地的痛斥,她临刑时所发的三桩誓愿使她的反抗性格达到顶点。窦娥的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发这桩誓愿是希望刑场围观的人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她的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窦娥发这桩誓愿是希望自己的冤屈将像古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她的第三个誓愿要楚州干旱三年,这已经不仅是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这三桩无头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这三桩无头愿,并不是祈求天的怜悯,而是要让天听从她的意志,让天地鬼神向她屈服。三桩无头愿的实现是窦娥的悲愤与反抗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这样,一个勤劳、正直、善良但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轻妇女形象就丰满、鲜明地立在了读者的面前。
  (2)浪漫主义手法运用
  本文在刻画窦娥的反抗精神时运用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把苌弘化碧、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等历史传说的动人内容集中地用来表现窦娥反抗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支配自然的巨人力量。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强调感情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直接描写作家心中的理想世界,通过理想来反映现实,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充现实的欠缺。它的创作手法非常奇特,多用夸张、虚构等。
  窦娥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干旱三年的一一应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事,但确是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的。天从人愿是人所意想不到的奇事,这有力地证明了窦娥的惨死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奇冤。作者借助天从人愿这一大胆的想象,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者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慨,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窦娥这样受压迫人民的无限同情,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斗争情绪。
  这一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非常有力地烘托了窦娥的反抗精神。《窦娥冤》中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使用,在古典戏剧中是一个最成功的范例。
  4.典型例题
  下面是对《窦娥冤》中“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三桩誓愿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三桩誓愿集中地表现了窦娥的悲愤和反抗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巨大力量。
  B.三桩誓愿使剧本的悲剧气氛达到了顶点,使窦娥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C.三桩誓愿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三桩誓愿将美好的希望寄托于上天,只是一种幻想,这正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局限性。
  解析:正确答案是C。关汉卿用浪漫主义手法,创造这三桩誓愿的主要目的是:①表现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坚决反抗,对“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官吏们的强烈愤恨,这样窦娥的反抗性格就在【滚绣球】唱词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形象就更加完整丰满;②用怪异的自然现象来印证窦娥的千古奇冤,来肯定窦娥的反抗精神和悲愤的感情,突出剧本的正题“感天动地窦娥冤”。而这两点又使得舞台的悲剧气氛更加强烈,将舞台气氛推向了高潮。另外,作者还通过这三桩誓愿,特别是第三桩誓愿,表达了人民伸张冤屈的愿望。因此,A、B两项理解是正确的,C项说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理解牵强。D项的评价是正确的,因为虽然在窦娥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灵于上天来表示伸冤,别无他法,但我们站在今天的高度,应该指出其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性。
  5.学法指导
  (1)准确把握课文(第三折)的结构和内容。
  (2)仔细分析[滚绣球]一曲,把握窦娥对鬼神天地从信赖到控诉的认识层次和感情层次。
  (3)从窦娥的善良以及反抗精神两个方面准确地全面地认识窦娥这一人物形象,从而认识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能力训练检测
  (一)判断正误,在对的上打(√),在错误的上打(×)。
  1.散曲一般在结构上是四折一楔( )
  2.“折”相当于现代戏曲中的一场或一幕。( )
  3.在戏剧语言中最重要的是舞台说明。( )
  4.元杂剧每本只有一个主角。( )
  5.套数中许多优秀的剧目历演不衰。( )
  6.元杂剧一折中只有一个宫调,只有一个曲牌。( )
  7.宫调也称曲调,表示声音高低。( )
  8.唱词一般是韵文,丑角的唱词一般幽默、滑稽。( )
  9.“科”是戏剧效果的专用术语。( )
  
  (二)《窦娥冤》中的第二部分“婆媳诀别”可否删去,为什么?
  (三)窦娥的三桩誓愿可否颠倒,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1.(a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b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C刽子磨旗、提刀,押d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多时了。(e唱)
  2.[f][g]①没来由犯王法②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③叫声屈动地惊天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⑤不提防遭刑宪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1.填在e处的应是( )
  A.外    B.科    C.净    D.正旦
  2.填在f处的应是( )
  A.端正好    B.二煞    C.耍孩儿    D.正宫
  3.①-⑥中,依据情节,不属于这个段落的一句是( )
  (五)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问题。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雪消,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1.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是一种宇宙性的展望,先写大江,再写天空,后写树禽,视线由低而高而远。
  B.“山远”三句是说,远山似黛如眉,江水由静而动,一弯新月当空。
  C.“桃蕊”两句是互文,意思是说,桃蕊梨花,红红白白,装点着渡口和江头。
  D.最后两句回答了“何处离愁”,意思是说:送别人凭高而望尽天涯,我远走他乡而夜宿孤舟。
  2.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写出了多景楼前“大江东去”和“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美,接下来的三句,则写出了多景楼前的朦胧清幽之美。
  B.前八句写“乐景”,第九句涌出“哀情”看似突然,却又不突然,因为前面的“渡口”与“江头”已透出别情,只不过不易悟出罢了。
  C.结尾两句写哀情,虽是蜻蜓点水,但一点而出,又戛然而止,却也让正沉溺于乐景之中的人们突然挨了一棒哀情。
  D.这首小令,先极写乐景,然后一问一答点透哀情,使乐哀泾渭分明,却也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笔法。
  附参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二)删去不行。
  因为在情节上需要靠这一部分说明窦娥受刑的原因,说明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在人物性格上侧重表现窦娥善良的一面,加重了全篇的悲剧色彩。
  (三)不可颠倒。
  第一桩誓愿侧重表现窦娥是冤屈的,第二桩誓愿侧重表现窦娥的冤屈之大,足以感天动地,第三桩誓愿侧重表现窦娥有如此大冤却遭刑戮,这个世间一定会受到上天的惩处;可见这三桩誓愿是层层递进的。所以不可颠倒。
  (四)1.D    2.D    3.⑥
  (五)1.B(小令起首便说“滔滔春水东流”,后来才说“波平雪消”,因此说“江水由静而动”是不正确的,应该说是“江水由动而静”。因此,B的表述是不恰当的)
  2.A(“大江东去”是壮美,“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秀美,这两种美,前三句是兼而有之的,因此,A项表述不恰当。B项之所以说“不易悟出”,是因为桃蕊红”、“梨花白”分别对“渡口”和“江头”进行了“妆”“点”)。
                    诗的意境,人的境界
                       高一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好一种不打搅他物的接触与关怀,那么安宁,那么平淡,却又那么温馨,那么动人。
  在这唐诗清雅的意韵里,处处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是细雨,轻轻进入行人的衣衫,不给他半点不适;是闲花,悄悄坠地,将生命最后的芬芳浸染在过客匆匆的步履印迹里。真美!这就是唐诗,平平仄仄中用智慧营造一种打动人心的意境。
  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自己静静地成长,并不时欣赏一下别人的人生,偶或默默递送给身边的人一点关怀,一点快乐。如果人生就是一种卑微的存在,那么这种安静的成长中未尝不是一种智慧的凝聚,一种力量的积存。
  平淡的生活中,人就是细雨,就是闲花,那么的不起眼,不引人注目,恬静淡泊,一如徐志摩诗中那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将其放入人生的大舞台,也同样于平淡中透出一种美好。
  然而,生活却并非是那样的平静如水,正如湖面偶尔会掀起微澜。细雨的另一种状态是倾盆而下,闲花的另一种境界是怒放。如鲁迅先生最终放弃安逸的生活,弃医从文,以笔为矛,直指社会的黑暗,用他清瘦却坚韧的脊梁支撑起一个国家摇摇欲坠的国格和人格,人生从此风起云涌,是社会的责任感让他积淀的力量就此爆发,划破社会的阴霾。再如李白,张扬地走一次官场,最终选择了“仗剑远游,辞亲去国”的生活,以他的性格,官场绝对会埋没他的才情,还好他及时地退出,只是持一壶酒,在一夜月光中写他绝妙的诗行。怒放了,最终还是要归于平淡。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起起伏伏,充满了变数,然而,如同“细雨”“闲花”的境界,这种心如止水的心态的是需要人在成长中慢慢修炼的。如同这句诗的意境,因自然而成和谐,而又如同这其中人的境界一般,始于平淡,止于平淡,荣辱不惊。
  深夜,灯下品茗的时刻,抛弃浮华喧嚣,驱走浮躁不安,和那个真实的自己,进行一次坦诚的对话,这不但类似于诗的意境,更是为人的一种境界。
  [评语] 这是一篇出色的考场作文,出色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构思巧妙,层次分明。这篇文章的主旨本是谈人生境况和人生心态的。但作者从赏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入手,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的诗情画意中走进了作者的文思中。就如同大观园中“曲径通幽”的设置一样,真正的景观,是不能一眼尽收的。为了充分表现主旨,作者将两种极致人生的心态作对比来行文,使得文章形成了分明的层次。结尾处作者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似乎要写自己的人生境界,但作者却忽然收笔,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和不尽的遐想。这样巧妙的结尾取得了“言有尽,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文章意蕴绵长,富于哲理。文章以“细雨”“闲花”的两种状态喻不同的人生境界,显示出了作者不凡的思考和认识。本文选用的材料是很常见的素材,并无多少新意,但作者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始于平淡,止于平淡,荣辱不惊”这富于哲理的观点甚至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