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2 18:59:48

文档简介

永年区第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湘教版)试题
内容与范围:必修一第一章到第四章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 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地磁暴是地球磁场的一种剧烈扰动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活动活跃期或太阳风暴期间。
地磁暴会导致地球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很多高科技设备的正常运行,地磁暴的研究有
着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报,受太阳冕洞高速太阳风和 12 月 1 日
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的共同影响,2023 年 12 月 4 日可能发生小到中等地磁暴。读太阳大气
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发本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类型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太阳内部
2.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
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 12 个国家的 30 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
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慢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苏联科拉超深钻孔,是于 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的一项科学钻
探工作,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达 12262米。该井钻探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4.当前科学家仍主要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意图中表示其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
读某区“喀斯特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类型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B.土壤肥沃且深厚
C.气候湿热 D.地表径流多且水量大
6.图中各部位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如图)。
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 1~5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7.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自( )
A.周围山地 B.西北大漠 C.湖滩河滩 D.中亚内陆
8.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坡迎风,坡陡 B.西坡迎风,坡缓
C.西坡背风,坡缓 D.西坡背风,坡陡
9.和该地新月形沙丘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堪称大国重器,能够拍摄卫星云图,监测陆地、海洋的状况,以及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大气、臭氧、太阳辐射等。2021 年 6 月 3日 00 时 17 分,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
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 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 B 星的成功发射将确
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风云 4号”B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 B.
C. D.
11.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 )
A.能大量吸收红外线增温 B.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C.地面辐射是其直接热源 D.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左图为沈阳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
题。
1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与前两日相比,12月 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增强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增强
14.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日沈阳市温度还将持续降低,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采取
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A.覆盖地膜,提高地温 B.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
C.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 D.架设黑色尼龙网,增强吸热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16.等压面是气压值相等的点所组成的面。等温面是气温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下面图
中正确表示M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 B.
C. D.
茎柔鱼为大洋性浅海种,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广泛海域,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从赤道到
18°S 的南美大陆架以西 370—460km 的外海。据此完成问题。
17.从赤道到 18°S的南美大陆架以西,与茎柔鱼分布密切相关的洋流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8.有些年份茎柔鱼的产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过度捕捞 B.厄尔尼诺现象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洋污染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①海域深海盆中水温可达 60℃,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强烈 B.全球气候变暖 C.地壳运动活跃 D.沿岸暖流影响
20.一艘满载的货轮由①海域驶往②海域,该货轮吃水深度将( )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先变浅后变深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 年 6
月 20 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
图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 )
A.6时 B.11时 C.17时 D.21时
22.在此地区,如果计划最大程度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次数为(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0世纪 80年代以来,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
B.石油、天然气常与锰结核分布在一起
C.海洋油气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
D.科学家常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24.海洋空间利用的传统方式是( )
A.通信、电力输送 B.交通运输、围海造陆
C.储藏、文化娱乐 D.潮汐发电、波浪发电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25.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图甲为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图乙为某海岸近地等压面示意图
材料二: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现象。
某地理兴趣小组记录了某天的海陆气温变化,如下图。
(1)从图甲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循环;若实验模拟的是夜晚的海陆风,则热水代表的是 (填“陆地”或“海洋”)。
(4分)
(2)据图乙中等压面分布所知,a、b、c、d四地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为: ,
近地面吹 (填“海风”或“陆风”)。(4分)
(3)由材料二可知,兴趣小组的小芳想体验面朝大海长发飘向后脑的感觉,应选择的该
天时段为 时,该天陆风最强大约在 时,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 。(6分)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2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2分)
(3)影响丁环节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渤海
作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 11 月末到次年 3 月初,都会出现不同程度
的结冰现象。海冰会对石油开采、海洋养殖业等造成危害,但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
等具有积极作用。
材料二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范围。
(1) 分析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域的原因。(6分)
(2) 说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并简述海冰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
响。(8分)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3) 结合材料,说出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用途。(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
水汽凝结现象。由于水滴或冰晶(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 公里
以下,雾的厚度通常在 200~400 米左右。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 4~9 月(7月发生频率
最高),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北大西洋的海雾类型多为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遇
到冷海面形成)。下图为北大西洋 7 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 从洋流的角度,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是 。(2分)
(2)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
度分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4分)
(3)说明海雾对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运输业影响大的原因。(4分)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永年区第二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湘教版)参考答案
内容与范围:必修一第一章到第四章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C 2.D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引发本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发生在太阳大气的日冕层。图中甲乙丙分别为光球层、
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选 C。
2. 注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可信”的选项。太阳风暴带来的高能粒子会破坏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
电短波通讯,A可信;太阳风暴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造成地球两极及高纬度上空的大气产生电
离,从而形成极光,B可信;太阳活动会使地球上许多地区的降水出现异常,C可信;地磁暴通常
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故 D不可信,所以本题选 D。
3.A 4.A
【解析】3.人们依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将地表到地心分为三大同心圈层。最外层为地壳,整个地
壳平均厚度约 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 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
可达 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材料显示
该井位于大陆,因此井深虽达 12262米,但仍位于地壳。故 A正确,B、C、D错误。
4.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若地下有石油,则横波消失。故 A正确,B、C、
D错误。
5.C 6.D
【分析】5.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为沉积岩,如石灰岩,而花岗岩为岩浆岩,A错误;喀斯特地区坡
度较大,地表崎岖,表层土壤较少,土层薄,土壤十分贫瘠,B错误;主要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湿
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
件,C正确;岩石空隙、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地表径流少,地下径流丰富,D
错误。故选 C。
6.甲为岩石裂隙,乙为溶沟,丙为石林,甲乙丙均是流水溶蚀形成,ABC错误;丁为石笋、石钟
乳,是化学沉积而成,D正确。故选 D。
7.C 8.B 9.D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解析】7.由材料可知,该铁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桑曲
和巴索曲之间有河湖,冬春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湖床裸露,提供大量沙源,C正确;西北内陆、周
围山地、中亚地区均离当地较远,ABD错误。故选 C。
8.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新月形沙丘西坡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B正确,ACD错误。故
选 B。
9.该地新月形沙丘为风积地貌,与其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D
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形成,云贵高原是地壳抬升形成,ABC错误,故选 D。
10.A 11.D
【解析】10.“风云 4号”气象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穿过整体大气层,地球大气层从下而上划分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向上气温降低,而 D图中最底下大气层(对流
层)气温向上升高,排除 D选项。对流层大气的平均垂直气温递减率约 6℃/千米,对流层平均高度
约 12千米,即对流层顶气温一般比近地面气温低约 72℃左右,近地面平均气温约 15℃,因此对流
层顶平均气温约-60℃左右,而图 B对流层顶气温低于-80℃,排除 B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臭
氧主要分布于平流层,即图中Ⅱ层,而图 C中臭氧层位于高层大气(Ⅲ层),排除 C选项,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 A。
11.臭氧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臭氧能够有效的吸收紫外线,并非红外线,A选项错误。平流层
随海拔升高,气温不断上升,其大气对流运动弱, B选项错误。平流层中有臭氧层,臭氧层能够吸
收紫外线,所以海拔升高,气温越高,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而非平流层的直接热源,
C选项错误。由于平流层大气对流运动弱,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选项正确。
故选 D。
12.C 13.A 14.D
【解析】12. 由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
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故选 C。
13.12月 12日昼夜温差变大的主要原因是当日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①
太阳辐射增强,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减弱,即④大气逆辐射减少,导致夜晚气温较低,
因此昼夜温差变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14. 农民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可采取下列措施,如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
效果;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温度减少冻害, ABC不符合题意;架设黑
色尼龙网,可减少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增温效果,不利于防冻,D符合题意。故选 D。
15.A 16.C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分析】15.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自高压向低压流动,MN两地海拔高度相同,M气压大于 N,空
气自M向 N流动,排除 D。OP的海拔高度相同,O气压大于 P,空气自 O流动向 P,排除 BC。故
本题选 A。
16.MN两地位于近地面,且M地气压较高,所以等压面向高空弯曲;M地气压高,可能是因为气
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等温线向地面凸出,故 C正确。
17.C 18.B
【分析】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赤道到 18°S的南美大陆架以西,有秘鲁寒流通过,秘鲁寒流自
南向北流,图 B和图 D中的洋流向南流,因此 B、D错误;图 A中洋流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
应为暖流,与秘鲁寒流的性质不同,A错误;图 C显示,洋流向北运动,由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
与秘鲁寒流特征相似,秘鲁寒流在低纬度地区受离岸信风影响,属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表层营
养元素丰富,浮游生物繁盛,有利于茎柔鱼生长繁殖,因此该洋流与茎柔鱼分布密切相关,C正确。
故选 C。
18.有些年份茎柔鱼的产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往往与鱼的饵料减少有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东太平洋海域温度偏高,南美洲西侧南下的暖流较强,取代沿岸的上升流,使得海水上泛现象减弱
或消失,表层营养元素缺乏,浮游生长减少,使得茎柔鱼的饵料减少,影响其生长繁殖,导致有些
年份茎柔鱼的产量大幅度减少,B符合题意;持续的过度捕捞应该使得茎柔鱼的产量持续减少,而
不是有些年份减少,因此过度捕捞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排除 A;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引起厄尔尼诺现
象,也可能引起拉尼娜现象,前者可能引起茎柔鱼产量减少,而后者不会导致产量减少,因此全球
变暖不是茎柔鱼有些年份产量大幅度减少的直接原因,也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排除 C;当地的海洋
污染是持续存在的,不会只导致有些年份茎柔鱼产量减少,因此不是最可能的原因,排除 D。故选
B。
19.C 20.A
【解析】19.深海盆中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全球气候变暖 、暖流影响较小,深海靠近地壳,地壳
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所以①海域深海盆中水温可达 60℃,故选 C。
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水密度越大,货船吃水深度越浅,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大致呈正相关,
由于①海域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海水盐度较②海域高,因此①海域的海水密度比②海域大,
因此货轮由①海域驶往②海域,该货轮吃水深度将变深,故选 A。
21.C 22.D
【解析】21.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船舶进港口最合理的时间应是涨潮最高时,结合锦州港当日
的潮汐时刻表,四个选项中 17点前后潮位最高,此时港阔水深便于大吨位船只进港,不易发生搁浅,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C对,排除 ABD。故选 C。
22. 结合所学知识,海水涨潮和退潮都可以发电,根据图中信息,一天中涨潮两次,退潮两次,可
以发电四次,D对,排除 ABC。故选 D。
23. B 24. B
【分析】23.石油、天然气主要埋藏在浅海大陆架,而锰结核多分布在深海中,B表述错误,符合
题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
飞速发展;海洋油气开发投资大,风险大,难度大,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地震
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有一定的差异,科学家常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ACD表述正
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4.注意关键词“传统”,海洋空间利用的传统方式是交通运输、围海造陆等,B正确。通信、电力
输送、储藏、文化娱乐、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均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海洋空间新兴的利用方
式。故选 B。
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25. 【答案】 (每空 2分,共 14分)
(1)顺时针 海洋 (2) badc 海风 (3)8-16 3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实验及原理、海陆风环
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图甲中左边为热水,温度高,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右
边为冰块,温度低,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水平气流低处由冰块处流
向热水处,高处相反,因此图甲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顺时针循环;若实验
模拟的是夜晚的海陆风,夜晚海洋降温慢,温度较高,因此则热水代表的是海洋。
(2)据图乙中等压面分布所知,a处等压面下凹,应为低气压,b处等压面上凸,应为高气压,c、
d位于高空,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相关,而 c处为高气压、d处为低气压,同一地点高空气压低于近地
面,因此四地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为:Pb>Pa>Pd>Pc,由于近地面 b地气压高于 a地,风从海洋吹
向大陆,因此近地面吹海风。
(3)由材料二可知,兴趣小组的小芳想体验面朝大海长发飘向后脑的感觉,表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来,海洋表面应为高气压,气温应较低,而大陆表面应为低气压,气温应较高,读图可知,陆地气
温高于海洋的时段为 8~16时。陆风盛行的时段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读图可知,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的时段为 16时~次日 8时,在这期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温差大约 3时最大,因此该天陆风最强大
约在 3时。综上判断,导致海陆风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26.【答案】(每空 2分,共 10分)
(1)蒸发;降水。
(2)地表径流。
(3)植被覆盖率、地面坡度、土质、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等。(任答两点得 4分)
【详解】(1)图中甲、丙的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和降水,乙的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
水、和径流。故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影响最大。
(3)丁为地下径流。影响下渗的因素主要有植被覆盖率、地面坡度、土质、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
间、土壤含水量等。
27.(共 18分)
【答案】(1)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蒸发量较小;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淡
水,降低了海水盐度;海区较封闭,海水交换少。(6分)
(1) 特点:渤海北部海冰分布面积较大;南部分布面积较小。(2分)
影响:水温降低;盐度增大;密度增大(6分)
(3)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渤海沿岸有大面积盐碱地,用海冰覆盖,
有助于盐碱地改造。(4分)
【详解】(1) 渤海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沿海,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为丰富,渤海纬度较
高(40°N位于图中北部)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由图可见,渤海是我国内海
之一,有滦河、辽河、黄河、海河等多条河流注入大量陆地淡水,降低了海水盐度;由图示可见,
渤海海区较封闭,通过渤海海峡与外海沟通,与外部海域海水交换较少。
(2)读图可知,渤海北部海域海冰分布区较广,面积大且严重;南部海冰分布区沿海岸线呈条带状
分布,分布面积较小且程度较轻。海冰本身温度较低,和海水接触,对表层海水有一定的降温作用,
同时,海冰大量反射太阳辐射,导致表层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表层海水吸收热量减少,温
度变低; 随着温度的降低,盐分的溶解度会降低,当海水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盐分的溶解度会急
剧下降,因而结成冰的海水含盐极少,盐分溶解在为结冰的海水中,导致表层海水盐度增大;温度
降低,海水密度增大,盐度增大,海水密度随之增大,因而,表层海水密度增大。
(3)材料中信息表明“海冰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等也具有积极作用”,华北地区缺水严重,渤
海地区的海冰盐度较低,可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为华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提供淡水资源,以
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沿海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地,用
海冰覆盖,有利于缓解盐碱地的水盐运动,缓解盐碱地的盐碱化等。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28.(10分)
(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2分)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水性鱼类与暖水性鱼类大量聚集,鱼的种类多;洋流交汇处容易引起海水
的扰动,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众多,鱼的数量多。(4分)
(3)北美洲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通道(或往来船只多,沿海多航空港,
公路运输繁忙),海雾发生频率高,影响航空和航海安全。(4分)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凝结成小水滴,悬浮在大气中
的现象,M处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暖流上空的暖湿空气平流至寒流上空,气温
下降,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2)该地区处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吸引大量的鱼群,鱼的数量多;同时,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交汇,有冷水鱼和暖水鱼,鱼的种类多。
(3)该区域为北美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运输的需求量大,线路繁忙,运输方式多样,该海域海雾
形成的概率高,会降低能见度,影像海洋运输安全和航空安全。
永年二中 12月月考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BYIAggCoAAAAABgCEQU4CEAQkBEACCoGQEAAsAABQ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