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5单元 写作
文从字顺
总体目标:提高文从字顺的能力
具体目标:
1. 掌握文从字顺的注意点和方法。
2. 能通过观察、描述景物,交流、修改文章,提高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写作目标
(重点)
(重点)
写作指导
知识讲解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写文章时曾说:“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叶圣陶先生这里所说的“通”,也就是第五单元的写作任务: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
1. 语句表达要准确。例如“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能不忘记”这个句子,语句表达就不准确。“烧毁并洗劫”不符合逻辑,应为“洗劫并烧毁”;“怎能不忘记”是反问句,意为“要忘记”,与前面的内容矛盾,应为“怎能忘记”。我们需要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养成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写作指导
写作方法点拨
2. 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前后句子在意义上要有比较明确的关联,文意的承接转折要合乎事理,让人容易理解。下笔前,最好先有个提纲或打好腹稿;下笔时,应当一气呵成,避免断断续续;叙述的人称或角度也不要随意变来变去, 以免令人感到混乱。例如:“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很显然,这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文字,介绍的是河边的景象。但无论是内容的连贯、叙述的角度,还是句式、句序,都不协调。因 此,根据空间转移的连贯性,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写作指导
3. 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或请别人来读一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 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顺的要调整, 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 字。
写作实践一:
写作实践
1.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特别之处, 如形状、色彩等。
2.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作实践
提示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柳,你是一只飘逸多情的精灵,你在湖边,湖水倒映着你的影子,你低垂着头,袅娜的身姿在水中荡漾。风起了,你舞动起柔软的腰肢,似长袖飘飘的仙子,和着风儿在空中尽情地舞蹈,我想就算是拥有最柔软腰肢的舞者都要为你倾倒吧。所以,你是诗人笔下的宠儿,他们把你比作婀娜多姿的少女,风情万种,顾盼生姿。柳啊,你这多情的精灵,翩然于人们赞赏的目光里,婀娜在诗人创设的意境里,萦绕在我深深的脑海 里。最为多情的是你,最迷人的春光, 也是你。
写作实践
点拨
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树写活了,写了无风时静态的柳安静柔美,起风时动态的柳飘逸灵动。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柳的喜爱、赞美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 字。
写作实践二:
写作实践
1. 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写哪几个方面,写出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2. 想好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没有包含思想感情的“纯写景”文字是难以打动别人的。
3. 多改两遍,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写作实践
提示
1. 这是一篇自拟题目的作文,这就要求所拟题目要能充分体现文章的主旨。
2. 所写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情感是经常变化的。心情不同,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写作时对景、物要有选择,要选择能够表现自己心情的景、物去写。如心情感伤,你写莺歌燕舞、百花盛开就不恰当;心情激动,你写杨柳依依、晓风残月便不合适。因而,景、物与情感要一致。
写作实践
写法点拨
3. 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状物是抒情的基础,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先写好景、物。抓住要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的不同点,带着强烈的主观感彩去精心描绘,使景、物特点突出。
写作实践
爱是与柳缠绵
伴随儿时的读书声,经过岁月的熏陶,被诗人们艺术化后的柳,越来越赢得我的爱恋。直至充满着少女恬静气息的柳,完全占据了我的心。
柳,你是被万千诗人竞相称颂的宠儿。在他们的妙笔下,你那柔软的腰肢随风舞动,映在湖里的倩影婀娜多姿。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在他们的诗歌中,你是一只飘逸多情的精灵。《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道尽了柳永的离殇;《新柳》中,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诉说了杨万里的欢乐;《长亭送别》中,“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唱尽了王实甫的离情;《劳劳亭》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铺满了李白的悲情;《腊日》中,“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倾诉了杜甫的欣喜;《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描绘了离别久归的悲情……
写作实践
十五个春夏秋冬,你已然成了我内心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注意你了。对于他们而言,你只是一棵毫无寓意的柳,远不如蔷薇那样动人,远不如牡丹那样富贵荣华。曾经一度独领风骚的你不再被看好,不再被吟咏,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但是我爱你,这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的事实,你陪我在上学的小路上,我依在你的脚边,时光静静地流过,我们一起看夕阳西下。
春去秋来,柳枝绿了又枯,枯了又绿。与柳丝缠绵,爱意浓……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
点拨
文章从诗人笔下吟咏的柳写起,抒发了自己对柳情有独钟的爱恋,诗情画意的语言跃然于眼,跃然于心,不难看出小作者才华横溢,心思细腻多情,文笔如涓涓流水,让读者百读不厌。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 字。
写作实践三:
写作实践
1. 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 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3. 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写作实践
提示
1. 精心查阅:查阅有关“月亮”的诗文是关键的一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它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思念、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欢离合等等。月亮的不同意蕴,能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人们的不同情感。
写作实践
写法点拨
2. 精深的立意:立意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本篇习作在立意时应尽量不落俗套。“月亮”只是写作的缘起与媒介,可回忆记叙,写月下美丽的童年记忆;可描写抒情,写中秋望月,游子思乡
写作实践
3. 新颖的角度:优秀的作文大都有一个新颖的写作角度。此次作文虽以《月亮》为题,但千万不能停留在“月 亮”的表面,否则就会流于肤浅与空洞。可以从“我”与月亮有一个“约会”的角度入手,来写自己的梦想 总之,切入点要小,切入角度力求新颖,要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和个性特点。
写作实践
月 亮
晚上心里烦闷,不知道是因为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的说教,索性出去走走。来到深秋的街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
大街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异常单调。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看到路旁有棵大树,枝丫上挂着几片干枯的叶子,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优秀例文
写作实践
开头写因为妈妈的唠叨,
父亲的说教,心情烦躁,
为下文埋下伏笔。
正感觉索然无味,猛然发现月光从纵横交错的枝丫中照射出来,那交错的枝丫, 仿佛以深远幽邃的蓝天做底板,给月亮加了一个绝美的相框。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图画!我被深深地吸引,久久地凝视,不愿离开。
写作实践
此处的景色描写相当精彩,把交错的枝丫看成给月亮
加上的相框,作者想象丰富,语言优美。
天凉起来了,我沿着街道往回走,再抬首仰望星空,月亮依然挂在空中,却再也找不到刚才的意境了。月亮在无尽的黑暗中显得那么孤独和单调,只有旁边的星星偶尔眨一下眼睛和它做伴,刚才绝美的搭配仿佛变成了胡乱的拼凑。我不断地咀嚼回味那美丽的图画,抬起胳膊,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框,透过这个框,月亮瞬间变得明亮起来。我终于发现,有了框的景色是那么精彩。
写作实践
美需要范围,人需要约束,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没有约束就少了快乐,没有约束就少了很多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也许,我也应该给自己加个框,用母亲的关怀做横边,用父亲的疼爱做竖边
对,画一幅月亮的图画,用框把它装裱起来,让我也融入这图画之中,去绘制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写作实践
以月亮需要一个相框才能更美,引发作者的思考。表明主题:人也需要约束才能创造美好人生,与第一段形成照应。
写作实践
点拨
文章意境优美,想象丰富,跳出一般歌咏月亮或者借月亮表达乡愁的窠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让读者在作者的描写中获得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