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 学情检测
一、单选题
1.“思明拾光”系列短视频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开启全新的阅读视角.请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下列四副代表“立春”、 “立夏”、 “芒种”、 “白露”的作品,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在,,2023,,这五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3.关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B.当时,
C.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D.图象与y轴交于点
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a=1.5 b=2 c=2.5 B.a:b:c=5:12:13
C.∠A+∠B=∠C D.∠A:∠B:∠C=3:4:5
5.若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的图象只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如图,将纸片沿折叠使点A落在点处,且平分平分,若,则的大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7.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699506(精确到千位): .
8.比较大小: 4(填“>”,“<”或“=”).
9.如图,,如果,那么的长是______.
(9) (11) (12)
已知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那么 .
如图,在中,将沿直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连接.若,,则的周长为 .
12.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3个半圆,若半圆、的面积分别是3、4,则半圆的面积是 .
13.新定义:[a,b]为一次函数(a≠0,,a、b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为[3,m-2] 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点(1-m,1+m)在第 象限.
14.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程大位在所著的《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立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土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词写得很优美,其大意是:当秋千静止在地面上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距离为一尺,将秋千的踏板往前推两步(每一步为五尺),秋千的踏板与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五尺,当然这时秋千的绳索是呈直线状态,问这个秋千的绳索有多长? .
如图,直线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轴上有一点,且,则的面积为 .
16.如图,已知,点M,N在边上,,点P是边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只有一个,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6)
三、解答题
17.(满分8分)计算:
(1); (2)
(满分8分)
(1)已知2a-1的算术平方根为3,3a+b-1的算术平方根为4,求a+2b的平方根;
(2)已知a,b分别是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求2a﹣b的值
(满分10分)如图,在长度为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中画出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
(2)的面积是 .
(3)在直线上找一点,使的长最短,此时的最小值为______.
20.(满分10分)如图,,请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任何辅助线),使.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思路:
小明:可以添加.
因为要得到,只要证明.而题目已经给出了和公共边,添加可得;
小华:可以添加.思路与小明的相同.
(1)根据添加条件,能得出的同学是_______,其得到的依据是_______;
(2)请你添加一个不同的条件 ,并写出得出的证明过程.
21.(满分10分)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华和小轩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
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
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
(1)如图1是放风筝的示意图,其中点C、D、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垂足为点D,请根据题意,求出风筝的垂直高度;
(2)如果小明想让风筝沿方向下降,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
(满分10分)如图,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点也在直线上,将点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点恰好也在直线上.
(1)求点的坐标和直线的解析式;
(2)若将点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请你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
(3)已知直线经过点,与轴交于点,求的面积.
23.(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CE⊥AB于点E,BD、CE相交于点G,BD=DC,DF∥BC交AB于点F,连接FG.求证:
(1)△DAB≌△DGC;
(2)CG=FB+FG.
24.(满分10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满足,那么我们就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匀称三角形”,叫做的“匀称边”,如三边长分别为2,3,4的三角形是“匀称三角形”,边长为3的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匀称边”.
(1)下列是“匀称三角形”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等边三角形;②等腰直角三角形;③三边长为,,,满足的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如图,在中,,点为的中点,若△ADE为“匀称三角形”且为△ADE的“匀称边”,,求的度数.
25.(满分12分)如图,中,,的垂直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G,点G到另两边的距离为.
(1)求证:;
(2)求的大小;
(3)如果,,求的长.
26.(满分14分)【背景介绍】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着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鹜,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向常春在1994年构造发现了一个新的证法.
【小试牛刀】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放置,其三边长分别为a、b、c.显然,
∠DAB=∠B=90°,AC⊥DE.请用a、b、c分别表示出梯形ABCD、四边形AECD、△EBC的面积,再探究这三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勾股定理:
S梯形ABCD= ,S△ABC= ,S四边形AECD= ,
则它们满足的关系式为 经化简,可得到勾股定理.
【知识运用】
(1)如图2,铁路上A、B两点(看作直线上的两点)相距40千米,C、D为两个村庄(看作两个点),AD⊥AB,BC⊥AB,垂足分别为A、B,AD=25千米,BC=16千米,则两个村庄的距离为 千米(直接填空);
(2)在(1)的背景下,若AB=40千米,AD=24千米,BC=16千米,要在AB上建造一个供应站P,使得PC=PD,请用尺规作图在图2中作出P点的位置并求出AP的距离.
【知识迁移】借助上面的思考过程与几何模型,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0<x<16).八年级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B D A C
二.填空题
7.7.00×105 8.< 9.7 10.﹣5 11.14
12. 7 13.二 14. 14.5尺 15.4或12 16.x>4或x=2
三.解答题
17.(1)1 (2)4
18. ±3
19.(1)略 (2)3 (3)
20.(1)小明 SAS (2)添加条件∠B=∠D=90°证明略
21.(1)17.62米
(2) 5米
22.解:(1)C(-2,1)y=-2x-3
(2)D(-5,7)点D在直线l1上
(3)13.5
23.略
24.(1)①③
(2)64°
25.(1)略(2)140°(3)8
26. 【小试牛刀】答案为a(a+b),b(a﹣b),c2,a(a+b)=b(a﹣b)+c2.
【知识运用】(1)41千米(2)图略,AP=16千米
【知识迁移】最小值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