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2 20: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整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整时》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七单元85页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二、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钟面,并结合生活经验会读写整时的两种表现形式。
2.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时间像小马车》
1.师:同学们知道这首儿歌的名字吗?(猜一猜,引起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
2.师:时间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时间就像小马车,哒哒哒哒往前跑,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时间,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各式各样的钟表吧(ppt:钟表图片)
师:钟表不仅外形漂亮,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掌握时间!钟表在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1.师:你已经了解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你还想和小伙伴交流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全班交流)
2.观察ppt上的钟表,钟表面上有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 (小组交流)
(有的生拿学具钟,有的看屏幕上的钟面……)
学生汇报(ppt演示):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
(三)认识整时
过渡:认识了钟面的样子,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来表示时间的,我们来一起看看钟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1.你知道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吗?拿出你的小手,随着钟表的指针一起转动。(ppt演示钟表指针的转动)这是顺时针转动。
2.ppt出示三个钟面,这三个钟面都是几时?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的是数字几?引导学生回答: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的时候,就是表示8时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的时候,就是表示3时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的时候,就是表示6时整
得出结论:分钟长长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3.拨钟面,老师拨,学生认时间。
4.小组合作:一个拨钟,一个认时间。
5.认读电子钟。过渡:有时候,我们看见的钟表上没有指针,是这样的,(ppt出示电子表)电子表是怎样计时的?
揭示电子表的计时方式: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7∶00 7时)
(四)拓展练习
1.小明的一天。据图片将时间写下来并说一说小明在每个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小明几时吃午饭,钟表上为什么只有一根指针?
小明几时看电视?时针和分钟有什么特点?
小明9时在干什么?同样是9时,小明怎么干的事情不一样?
2.出示模糊钟面,认读整时
3.了解中国古代几时工具,观看视频。
(五)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整时,了解读时间的方法,时间就像小马车,哒哒哒哒向前走,一去不复返,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