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备课组
课题: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解读】
运用材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爱护、保护地球的意识。
2.综合思维:结合资料辩证理解、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区域认知: 了解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4.地理实践力:初步学会搜集资料、运用资料,自主探索地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描述天体特征、天体系统特征。(重难点)
2.掌握并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判断。(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为什么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此困难?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银河系、河外星系与可观测宇宙
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地球的普通性
共面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偏心率有关
【思考交流】
问题1 (区域认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问题2 (综合思维)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试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提示:
问题3 (地理实践力)除地球外,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哪个?简要阐述判断理由。
提示:火星(或水星、金星),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自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等方面和地球对比。
问题4 (人地协调观)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而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试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提示:假如太阳光照变得极不稳定,会导致地球整体自然环境也变得极不稳定。若发生在生物形成初期,会导致生物进化中断;若发生在现在或将来,会导致生物大量灭绝,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归纳总结】
1.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1)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如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级别的判定
天体系统尤其是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判定的关键。
2.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针对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
2.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针对性训练】
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图中M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读下图,完成1-2题。
1.“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2.与P、Q相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优越条件是(双选)( )
①太阳光照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合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3.按所给内容之间的关系,把其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方框里
A.适当的自转周期
B.日地距离适中
C.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D.液态水
E.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
F.有适宜的温度
G.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H.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