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一地理备课组
课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解读】
运用图像、视频等资料,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运用示意图和有关资料,描述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
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能够合理描述和解释太阳活动,并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说明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3.区域认知:能够解释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强弱差异的原因。
4.地理实践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描述和解释太阳活动。(重难点)
2.掌握并能说明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强弱差异的原因。(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当太阳急剧膨胀以后,原先稳定的太阳光照就会发生变化,引起山火、旱灾等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不得不远离太阳。
那么当地球开始流浪、远离太阳之后,地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地表温度下降到零下七十摄氏度,这个温度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人类不得不移居地下城。
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太阳急速膨胀后,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逃离太阳之后,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量来源: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
全球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
全球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
【思考交流】
问题1 (区域认知)根据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图中ABC三个光区,说出ABC所代表的光区名称?
提示: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问题2 (区域认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波段?该波段所占比例约为多少?
提示: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问题3 (综合思维)据图,描述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提示:分布不均;赤道最多,极点最少;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问题4 (地理实践力)中国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丰富区的条件。
提示: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多;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辐射多。
问题5 (地理实践力)中国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贫乏区的条件。
提示:盆地地形四周封闭,水汽不易散发,多云雾;阴雨天、雾天多,日照时间短,大气削弱作用强;人口密集,工业活动排放大量污染气体,削弱了太阳辐射。
【归纳总结】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针对性训练】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3-4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