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细胞核有什么功能”资料的分析和讨论,阐明细胞核的功能。
2、通过阅读教材和填图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阐明细胞核的结构。
3、通过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结合对细胞整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认同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
4、通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体验建构模型的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学生动手制作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
四、教学方法: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讨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播放“关于克隆”的录像片段,主要介绍克隆羊,以及我国研制的克隆猴,介绍克隆对人类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思考。接下来重点讲述体细胞克隆牛的过程 ,思考讨论教材“问题探讨”中的问题。 【思维热身】 学生观看视频及克隆牛的培育过程,思考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细胞核的功能 【PPT展示】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及学习兴趣 【布置任务】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4-55页“思考讨论”栏目,利用PPT介绍所涉及的材料,学生小组学习并讨论,完成学案思考题。 资料一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1、画出核移植实验流程 2、美西螈表皮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过程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实验结论:美西螈表皮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过程是由 控制的。 资料二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1、描述实验过程 2、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与细胞什么结构有密切关系? 实验结论:蝾螈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由 控制的。 资料三 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1、变形虫的摄食、生长、分裂等生命活动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实验结论:变形虫的摄食、生长、分裂等生命活动是由 控制的。 2、细胞核与细胞质有什么关系? 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1、播放伞藻嫁接实验视频 2、伞藻的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3、只做嫁接实验能否说明伞藻帽的形成一定是与细胞核有关? 实验结论:伞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由 控制的。 【指导交流】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和补充。 【归纳总结】PPT展示四个实验的实验结论,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 【引发学生思考】 【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 结合教师展示的启发性问题,自主学习,研讨交流,分析总结每个资料体现的细胞核功能,做好展示的准备。 【小组展示】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研讨成果,小组成员补充完善答案。 合作探究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学生完成核移植实验流程图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美西螈的肤色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 合作探究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学生叙述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的过程。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离不开细胞核。 合作探究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变形虫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 合作探究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学生尝试叙述伞藻嫁接实验,再观看伞藻嫁接实验微课,共同学习伞藻核移植实验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生物体的性状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 【归纳总结】体会“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的观点。 通过特例,加深对细胞核重要性的认识,为课后思考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作铺垫。 通过对一系列实验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精巧之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通过几个实验结论的比较分析,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细胞核的结构 【过渡推进】根据结构与功能想适应的观点,细胞核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它必然有与之对应的结构。 【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56页“细胞核的结构部分”尝试说出细胞核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知识精讲】染色质是什么物质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利用有丝分裂图片及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变化图片,再结合教师用铁丝作为染色质,将其变为染色体的过程。并从生命的物质观,系统观分析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形成概念。 【类比推理】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内容,完成学案细胞核结构示意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填写染色质与染色体比较表。 【归纳总结】学生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抓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主线,保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知识内化的能力 通过不同概念的对比,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并为第6章有丝分裂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提升 【完成习题】 【完成习题】 巩固所学,通过应用加深理解把握
细胞核小结 展示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构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联系知识,构建概念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布置任务】展示细胞模型,讲解模型建构的原理、方法。布置学生课上完成细胞核的模型的制作,展示模型并评价模型。 【实践探究】观察模型,并动手制作细胞核模型。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模型的含义及建构过程。通过展示、讲解、评价模型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课堂小结 【本章总结】根据学生制作的细胞核模型的展示引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构建联系】学生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认同细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联系社会 布置作业 【联系社会】天津市西青区金三农农场的克隆牛 【生物科技进展】思考1、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在我国。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猴成功了,克隆人离我们也就不再遥远了,你是否支持克隆人,为什么? 【查找资料】2、为什么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课后思考】 阅读和查阅资料 通过联系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思考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的教学反思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该用相应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分析教材,精心组织材料,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完成教学目标。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自已的激情和智慧有效的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细胞膜和细胞质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细胞核学习完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只是我校学生基础薄弱,接受知识较慢,所以在推进过程中互动的效果有限,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生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三、教学主线
本节课教学共分为三个环节:1、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2、通过对细胞核结构的学习特别是对染色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细胞核的功能。3、通过真核细胞三维模型的制作、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对细胞的整体有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细胞是统一整体。
第一环节中,,四个实验层层深入,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要在四个实验中避免平铺直叙,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学生认真阅读资料,思考讨论相关的问题,借助微课和流程图等方法突破难点,最后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了自已的结论。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经典实验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对实验的过程作了适当的分析,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
第二环节中,细胞核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是教材中已给出的,学生回答的比较流畅,教师做了适当的引导,但关于染色质的成分、形态和特性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图文结合及动态视频的方式,并用铁丝模型演示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变化关系。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染色质的概念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并做相应的练习。
在教学的第三环节中,各活动小组不仅观察了真核细胞的三维模型,而且动手制作、展示和评价细胞核的结构模型,并用自己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相互交流分享,整体效果很好。
三、总结:在这一课主要环节包括了观察交流、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回应问题等环节,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分组探究活动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借助课前学生动手制作的细胞的相关结构并展示,使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有机整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四、联系社会:联系天津市西青区金三农农场的克隆牛,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生物科技进展】思考: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在我国。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猴成功了,克隆人离我们也就不再遥远了,你是否支持克隆人,为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新进展,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五、课后思考:
这次课堂教学好的方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施新课程目标,结合“互动—发生式”课堂教学课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通过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2.教学程序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处处体现问题意识,引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课前准备导学案,对“资料分析”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分组讨论,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具体知识的讲解,充分利用微课、动画、结构图及模型的形式给予展示,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难点。
5.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将目前所学的知识与生物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在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顺利的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以及细胞核为什么是系统的控制中心了。
7.不足之处:
由于部分知识是建立在初中知识基础上,一部分同学初中没学好生物,显得听课有些吃力。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少数同学由于基础问题显得有点思维脱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适当将问题的设计更贴近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
学生合作学习体现得不十分到位,一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强度不够,有待今后改进。
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单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结论的机会少了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我期待自己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和学生磨合,达到寓教于乐,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学生终生学习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