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一、导图引路,概览全文
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将下面图中①~⑤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二、理解概念,把握思路
2.第二段篇幅较大,内容复杂,请梳理一下论述思路。
答:
3.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理由是什么?卢梭是怎么反驳的?
答:
4.卢梭是怎样证明怜悯是人的天性的?
答:
5.“强壮的孩子”是什么意思?卢梭认为野蛮人是“强壮的孩子”吗?
答:
6.作者认为什么是人的怜悯心?这一“天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我的发现与质疑:
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户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等。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后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竖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
卢梭返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2.背景展示
课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部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卢梭比与他同时代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百科全书派人物,更富有激进性。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3.人物评价
(1)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卢梭既没有表现出排山倒海的气魄,也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但这正是其非凡之处的真正体现。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绝不是那种勇不可挡的勇士所具有的力量,而是另外一种特殊的东西。比如,一个正在痉挛发作的人,可能六个人都无法把他制住,但他并不能被认为是强大有力。一个肩负重担,却还能保持稳健的步伐、努力前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英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
(2)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炫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德国诗人拜伦
(3)卢梭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卢梭思想中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发掘,对人性自由问题的关注,已经包含了些许精神生态的意味。——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4)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德国文学家歌德
附:积累卡片
字词知识
词语 释义
捐弃 抛弃。
摒(bìnɡ)弃 舍弃。
派生 本指江河的源头产生出支流,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
汲汲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着(zhuó)眼 (从某方面)观察;考虑。
嗜血成性 嗜: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1.答案 ①人天生是恶人 ②人具有怜悯这一天然美德 ③运用头脑思考 ④自然 ⑤社会美德
2.答案 该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开头至“此外”前),批驳霍布斯着眼点错误,第二层次指出霍布斯忽视了人天然具有怜悯心这一事实。
3.答案 (1)理由:人天生没有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人也天生没有义务的概念,不为他人效劳;人还自认为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
(2)反驳:卢梭认为霍布斯把满足人们过多的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保护自己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淆了。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产生的需要会让人作恶,而野蛮人保护自己生存产生的需要未必会有损于他人,因为野蛮人对欲念和恶事无知,且人天生不愿看见自己的同类受苦。
4.答案 卢梭首先指出了一种事实,即人天生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心理,就连动物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他以哲学家曼德维尔的说法以及曼德维尔描述的囚犯具有同情心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曼德维尔对人类美德是大加贬抑的,即使如此,曼德维尔都承认人具有同情心,由此可见“怜悯是人的天性”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
5.答案 (1)“强壮的孩子”指恶人,是霍布斯的观点。恶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有为恶的本领,所以说他是强壮的;又因为恶人为恶是因为他要从他人那里获取自己所需,与孩子依赖他人相似。因此,霍布斯认为恶人是“强壮的孩子”。
(2)卢梭并不认为野蛮人是“强壮的孩子”。因为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是矛盾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柔弱时才会处于依赖状态,变得强壮就不会依赖人。所以,自然状态中的人,也就是野蛮人,他们不是“强壮的孩子”,也就不是什么恶人。
6.答案 (1)人的怜悯心是指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心理,这种心理能克制他自己的自爱心;它是先于理性思考而存在的一种纯自然的人类天性和情感。
(2)意义:怜悯心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基础,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都是从这一品质中派生出来的;它能缓和或克制每个人的自爱心;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能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