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修辞立其诚
一、导图引路,概览全文
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将下面图中①~④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二、理解内容,分析结构
2.文章开篇为什么用那么多文字来解释“修辞立其诚”的意思?
答:
3.文章解释了“立其诚”的含义后,又从追求真理的要求这一角度发表了看法,这些看法与前文的内容有何不同?
答:
我的发现与质疑:
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2004年4月24日,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去世。
张岱年先生作品成就: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先后写了《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秦以后哲学中的辩证法》《颜李之学》《中国元学之基本倾向》《中国思想源流》《关于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论》《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谭理》等重要哲学论文。
1935—1936年间,张岱年写成五十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以哲学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以显出中国哲学的系统条理,其较高的学术品位为学界所公认,至今仍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
1942—1944年间,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先后著成《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和《品德论》等书稿,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定律、唯物论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哲学结构。
20世纪80年代,将授课讲稿整理成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表;又出版论文集《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真与善的探索》《思想·文化·道德》;又撰写了专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及《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编印《张岱年文集》六卷。90年代河北人民出版社建议编印《张岱年全集》,收录1995年以前的论著,共八卷。
2.“修辞立其诚”原典意
《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建立言辞。诚,思想诚正。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乾卦·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进德”与“修辞”相较,应首先“进德修业”,然后才是“修辞立其诚”。“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乃是“修辞”好坏的标准。春秋时已将“立德”看得重于“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列在“不朽”之首,认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响。“言”“辞”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的差异,必影响言辞的表现,形成言辞的优劣。
3.《管子》
《管子》一书托名为管仲所著,实为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后经刘向编订为86篇。《管子》今本仅存76篇,其余的十多篇仅存目录。全书内容庞杂,其思想融合了法、道、名等家的思想,内容则涉及天文、历法、地理、农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书中还提出了“顺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有其凶”的朴素的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管子》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积极、深远、深刻的影响。对后来荀子和韩非子的唯物主义思想,乃至王充、柳宗元等人的唯物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
4.静因之道
“静因之道”是战国时部分齐国稷下学士提出的认识原则。《管子·心术上》:“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因此,有道的君子,他在自处的时候,像是没有知识;他在治理事物时,像是只起配合的作用,这就是静因之道)“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所谓因,就是撇开自己而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认为正确的认识应该排除主观成见或损益,完全循因客观事物。有忽视认识的主动作用的倾向,但为法术之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1.答案 ①言行一致 ②表里一致 ③主观 ④认识的客观性
2.答案 ①“修辞立其诚”是一句古语,与现代汉语有一定距离,且内涵丰富,不解释的话读者不易明白。
②开篇用较多文字解释了“立其诚”的三层含义,能够使文章立论更加明确地为读者所知。
③“立其诚”的三层含义隐含了做到“修辞立其诚”的要求,详细解释,能够让读者知道怎样才能做到“立其诚”。
3.答案 前文讲“立其诚”的含义,这是讲的内涵,是“修辞”(发言、著述)的标准;后文谈追求真理的要求,这是外延,是做到“立其诚”的方法。作者先解释内涵,再提出要求,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