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蜀相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9 07: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杜甫
蜀相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他是谁?1蜀 相 杜甫知人论世
1、走近杜甫
2、写作背景
走近杜甫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
他有积极的入世思想:
“致君尧舜上 , ”
他坚信: “会当凌绝顶, ”
他饱经忧患,感受到贫富对立,民不聊生:
“朱门酒肉臭, 。”
他忧心如焚:“穷年忧黎元, 。”
他心怀天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 ” 现实主义再使风俗淳。一览众山小。路有冻死骨叹息肠内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他的诗被誉为“ ”。
他的诗风 。
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为人性僻耽佳句, 。”
他创作成就辉煌:“李杜文章在, 。”
他被誉为“ ”。 语不惊人死不休光焰万丈长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杜甫名篇:
《望岳》
《兵车行》 《丽人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吏” “三别”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咏怀古迹》 《登高》 《秋兴八首》
《蜀相》(咏史怀古诗)
?
?  写作背景5蜀 相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读诗7 品 诗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形象:刻画了一个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忠心报国人臣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千古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唐诗钞》批注:“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
知 人 论 世知人论世杜甫的理想: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晚年的处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知人论世 这首诗写于760年春,此时,杜甫的报国理想落空,流落成都。“安史之乱”已持续了五年,未能彻底平定;唐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杜甫为之陷入深深的苦闷。 正所谓“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
主旨: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小结: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
颔联中有两个字历来很受人称道,你认为是哪两个字,简要分析。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起承转合 借 景 抒 情 借 古 喻 己五、参照所学,拓展延伸
将《蜀相》与我们在必修三里学过的《咏怀古迹》(其三)比较,如果在《蜀相》里杜甫抒发的是壮志难酬,那么在《咏怀古迹》(其三)又抒发了什么呢?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 相 杜甫《倾听杜甫》

再见之情。学习目标:1、诵读,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把握诗人思想感情。
感情基调?感伤 叹惋诵读指导:朗读时应于抑扬顿挫中突显诗中词语的情韵意味,于舒缓疾徐中突显长短散整诗句自由奔放之气韵风神,于轻重缓急中突显情感语气的起伏跌宕。具体而言,即:
(1)明节奏而悟其韵 。
(2)明重音而悟其意。
(3)明语气而悟其情。诗中哪个字眼你认为含义深刻? 哪个意象你觉得意蕴丰富? 哪一联诗句最能引发你的思索?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起承转合 借 景 抒 情 借 古 喻 己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借古喻己,写壮志未酬。
2、抒发感慨,感伤变迁,写物是人非
3、怀古咏史,借古讽今,写劝诫世人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这首诗。 2、收集整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
3、课后找几首杜甫的不同时期的诗,体会诗人情感。
如:“三吏”,“三别”,《望岳》、《春望》等等。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读注释,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鉴赏“潮打空城寂寞回”。
3、结合《蜀相》说说咏史怀古诗的特点。《石头城》简析三境:
(1)山围故国? (2)潮打空城? (3)月达女墙? ? 境1: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2:运用拟人手法。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3:旧时的明月,仍旧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空城” ,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
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