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分,共 42分)
1.D2.C3.A4.B5.C6.C7.B8.B9.D10.A11.C12.C13.A14.D
二、非选择题(每空 2分,共 58分)
15.(12分)
(1)1 10 5
(2)Cl->M+>H+>OH
(3)C
(4) 酸性 HA- A2-+H
(5)BD
16.(16分)
(1) Fe3+、Al3+、Mg2+ 1.0 × 10-6
加热
(2) TiO2++(x+1)H2O TiO2·xH2O↓+2H+ 加水稀释促进 TiO2+的水解
电解
(3) 抑制Mg2+的水解 MgCl2+2H2O H2↑+Cl2↑+Mg(OH)2↓
(4)2A1-6e-+3H2O=Al2O3+6H+
(5)H+ CO 2 2 与 3 反应生成 CO2气体逸出,使 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 CO 3 浓度不断减小,溶液
中 CO 2 3 和 Ca2+的离子积小于 Ksp (CaCO3),导致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而 H+不能和
SO 2 4 反应破坏硫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
17.(16分)
(1) 酚酞 I <
5cd
(2) 1.0×10 32 酸式 是
6b
(3)D
18.(14分)
< 0.05mol/(L s) 不变 bd CH4(g)+N2O4(g)=N2(g)+CO2
2map a
(g)+2H2O(g),△H=-810.1kJ/mol mp100-ma (1-a)1.5( )0.5100-ma
答案第 1页,共 1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高二上学期 12 月化学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认识和掌握物质结构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素周期表发现新的元素属于归纳范式
B.通过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的分子式,总结出饱和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属于演绎范式
C.实验方法只能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实现
D.归纳范式和演绎范式两者相互联系、互为前提
2.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 X,发生反应 2X(s) Y(s) Z(g),一段时间后达到
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若 c Z 增大,则 H 0 B.加入一定量 Z,达新平衡后m Y 减小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Y 和 Z,达新平衡后 c Z 增大 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3.H2S 和 CO2 反应生成的羰基硫(COS)用于粮食熏蒸,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CO2(g)+H2S(g) COS(g)+H2O(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其△S>0
c(COS)
B.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O2 ) c(H2S)
C.上述反应中消耗 1 mol H2S,生成 22.4 L 水蒸气
D.实际应用中,通过增加 H2S 的量来提高 CO2转化率,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4.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 2H2 g O2 g 2H2O g H 483.6kJ / 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
B.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X(g)+Y(g) Z(g)+W(g), H>0 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 X,上述反应的 H 增大
D.已知 C(s)+O2(g)=CO2(g) H1;C(s)+1/2O2(g)=CO(g) H2;则 H1> H2
第 1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5.反应 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是ΔV≠0 的可逆反应。反应体系颜色的深浅与体系中的
浓度成正比。色度传感器能感受被分辨物体的色度,并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由计算机自动记录透射
率的变化,颜色越深,透射率越小。按图 1 连接好实验装置,在注射器中收集一定量的 NO2,经
过一系列校对准备,点击“开始”,推拉注射器活塞,系统自动记录透射率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 段的操作是将活塞迅速下推
B.B→C 段的透射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发生了移动
C.D→E 段的透射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发生了移动
D.G→H 段表示体系在该实验条件下达到了一个新的平
衡状态
6.CO 甲烷化反应为:CO(g)+3H2(g)=CH4(g)+H2O(l)。如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 CO 的平衡转化率
7.已知相同温度下,Ksp(BaSO4)度下,饱和溶液中-lg[c(SO42-)]、-lg[c(CO32-)]、与
-lg[c(Ba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 BaCO3 的沉淀溶解曲线
B.该温度下 BaSO4 的 Ksp(BaSO4)值为 1.0×10-10
C.加适量 BaCl2 固体可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第 2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c SO2-
D.c(Ba2+)=10-5.1
4
时两溶液中 =10y2 y1
c CO2-3
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N2与足量的 H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0.6NA
B.1L 0.1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 0.4NA
C.1L0.1mol·L-1 的 NaHSO4 溶液中 HSO4-总数为 0.1NA
D.常温下,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 0.2NA
9.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一定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 AlCl3溶液加热蒸干 制备无水 AlCl3
B 将含 H2S 的 HCl 气体通过 CuSO4溶液 除去 HCl 中的 H2S
取 2mL0.1mol/L AgNO3溶液,先后滴加 3 滴 0.1mol/L NaCl 溶液和
C 比较 Ksp(AgI)、Ksp(AgCl)的大小
5 滴 0.1mol/L KI 溶液,观察沉淀情况
D 向滴有酚酞的 Na2CO3溶液中滴入 Ba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证明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10.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ZB.简单离子半径: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3ZO4
C.元素第一电离能:Z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11.下列描述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排布式:[Ne]2s22p4
B.基态铜原子( 29 Cu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9 4s2
C.氧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的形状:
D.碳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第 3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12.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 KMnO4 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
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丁的反应式为 MnO 2 4 -e-=MnO
4
B.气体 X 为氢气,电极乙附近溶液的 pH 减小
C.KOH 溶液的质量分数:c%>a%>b%
D.导线中流过 2mol 电子时,电解池中理论上有 2molK+移入阴极区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c H
A. lg 6 +c OH 的溶液:Na 、K
+、ClO-、Cl-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Ba2+、NH4+、NO 2 3-、Fe
C.1mol/L 的FeCl3 溶液中:Na+、K+、HCO-、NO3-
D.由水电离出的 c(H+)=1×10-13mol/L 的溶液中:Na+、NH4+、SO42-、CO32-
14.常温下,用 0.2mol L-1 盐酸滴定 25.00mL0.2mol L-1 某弱碱 ROH 溶液,所得溶液 pH、R+和 ROH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可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b 点溶液中存在 c(Cl-)>c(R+)=c(ROH)
C.R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1.0×10-9.26
D.a、b、c 三点的溶液,水的电离程度:a<b<c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8 分)
15.(12 分)I.常温下,向 20mL0.1mol L 1 的 M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HCl 溶液,滴定曲线如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4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1)常温下,该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b= 。
(2)滴定到 C 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
(3)图中 A、B、C 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
是 。
II.已知 Na2A 溶液中存在的粒子为 Na 、HA-、A2-、H+、OH-、H2O,回答下列问题:
(4)NaHA 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NaHA 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
A.c(OH-)=c(H+)+c(HA-)+2c(H2A) B.c(HA-)>c(H+)>c(A2-)>c(OH-)
C.C(Na+)=c(HA-)+c(A2-)+c(H2A) D.C(Na+)+c(H+)>c(HA-)+c(A2-)+c(OH-)
16.(16 分)磁选后的炼铁高钛炉渣,主要成分有 TiO2、SiO2、Al2O3、MgO、CaO 以及少量的 Fe2O3。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钛、铝、镁等。“焙烧”中,TiO2、SiO2 几乎不发
生反应,MgO、CaO、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Al2O3转化为 NH4A1(SO4)2。
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 见下表
金属离子 Fe3+ Al3+ Mg2+ Ca2+
开始沉淀的 pH 2.2 3.7 9.5 12.4
沉淀完全(c=1.0 ×10-5 mol ·L-1)的 pH 3.2 4.7 11.1 13.8
回答下列问题:
(1)“水浸”后“滤液”的 pH 约为 2.0,在“分步沉淀”时用氨水逐步调节 pH 至 11.6,依次析出的金属离
子是 ,该“ 母液①”中 Mg2+浓度为 mol·L-1。
第 5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2)“酸溶”后,将溶液适当稀释并加热,TiO2+水解析出 TiO2·xH2O 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将溶液稀释的原因是 。
(3)分离出的 Mg(OH)2沉淀可经如下处理得到金属镁:
从 MgCl2 溶液中获取无水 MgCl2通常需要通入 HCl 气体,HCl 气体的作用是 ;
如果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 MgCl2 溶液则得不到金属镁,电解 MgCl2 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
为: 。
(4)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H2SO4-H2C2O4
混合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CaSO4是锅炉水垢的成分之一,试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盐酸能溶解 CaCO3而不能溶解
CaSO4的原因 。
17.(16 分)滴定法是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常
见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
(1)酸碱中和滴定:在实验室用0.1mol L-1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mL、浓度均为
0.1mol 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随加入 NaOH 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
曲线。
①用 NaOH 溶液滴定醋酸溶液通常所选择的指示剂为 ;符合其滴定曲线的是
(填“Ⅰ”或“Ⅱ”)。
②图中V1和V2大小的比较:V1 V2 (填“>”、“<”或“=”)。
(2)氧化还原滴定法:Cr O2-、Cr3+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污染性,含有Cr O2- 3+2 7 2 7 、Cr 的工业废水常采用
NaOH 沉淀法除去。
-5 -1
已知:常温下,当溶液的 pH 为 5 时,Cr3+恰好完全沉淀 c 1.0 10 mol L ;NaOH 过量时 Cr(OH)3
第 6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溶解生成 CrO 一2 :Cr3++3OH- Cr(OH) CrO 一3 2 +H++H2O。Cr O2-还原产物为 Cr3+2 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常数Ksp Cr(OH)3 = 。
②为了测定工业废水中 Na2Cr2O7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操作步骤:
Ⅰ.取100mL 滤液
Ⅱ.用 c mol L-1的标准 KMnO4酸性溶液滴定 b mL一定浓度的FeSO4 溶液,消耗 KMnO4溶液 b mL;
Ⅲ.取 b mL滤液,用上述FeSO4 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d mL FeSO4溶液。
a.步骤Ⅱ中的滴定过程应选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是否需要润洗
(填“是”或“否”)。
b.步骤Ⅲ的滤液中 Na2Cr2O7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3)沉淀滴定—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所用的指示剂
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 NaSCN 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难溶物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
颜色 白 浅黄 白 砖红 白
Ksp 1.77 10 10 5.35 10 13 1.21 10 16 1.12 10 12 1.0 10 12
A. NaCl B. NaBr C. NaCN D. Na2CrO4
18.(14 分)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催
化剂
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
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 时间(t)的变化曲
线如图 1 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 0(填“>”或“<”)。
第 7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
②在 T1温度下,0~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则
CO 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 t1 时刻达到
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0 kJ/mol
2NO2(g) N2O4(g) ΔH=-56.9 kJ/mol
写出 CH4 催化还原 N2O4(g)生成 N2、CO2和 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 SO2 的催化氧化:
1
SO2(g)+ O2(g) SO3(g) ΔH= 98 kJ·mol 1.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 2m% SO2(g)、m% O2(g)和 q%2
N2(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 t、压强 p 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 SO2转化率为 a,试通过
列式计算:
①SO3压强=
②平衡常数 Kp= (以分压代替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只允许出现 m、
p、a 等符号)
第 8页,共 8页
{#{QQABJYqEggAoAAAAABhCEQFKCgKQkBGAAAoGhEAIsAABw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