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第一节
《课程标准解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为主。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
【教学目标】
1.抓意象,感受宁谧自然的田园风光。
2.抓诗眼,体悟归隐田园的隐逸情怀。
【教学过程】
任务一 :标题中哪个字可以作为诗眼?围绕诗眼梳理诗歌内容,体悟情感,完成表格。
问题 相关诗句 情感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对官场生活的唾弃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归去何如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回归田园的愉悦自在
(7列学生按照“2212”的组合进行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补充点拨。)
【课堂探究】
任务二:回归田园,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其描写角度有哪些?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完成表格内容。
意象 方宅 草屋榆柳 桃李 村落 炊烟 狗 鸡
描写角度 静态 视觉 近观 视觉 远观 听觉 动态 听觉 动态
田园生活特征 宁静、闲适、恬淡
表达情感 对田园、自然的热爱,向往。
(7列学生按照“2212”的组合进行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适时补充点拨。)
特别提醒:
诗歌景物描写角度
空间角度:由远(近)及近(远);俯视、仰视;由高到低;由上到下
时间角度:早晨;晚上;春夏秋冬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色彩角度:色彩鲜艳、绚丽
描写手法:白描、动静结合 以动(静)衬静(动)点面结合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笔墨,不用修饰,不加渲染烘托,描写鲜明生动的形象。
练习巩固: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将这两句改为“榆柳栽后院,桃李种堂前”好吗?为什么?
不好。“栽”与“种”只是两个简单的动作,没有结果的显现;原句中的“荫”与“罗”,意为榆柳之荫覆盖,桃李成排罗列,(释字义)给人以郁郁葱葱、清凉、幽静的感觉。(析效果)从而较好地突出了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归感情)
解题锦囊:
古诗词“炼字类题型”做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的句中含义;②代入诗句中翻译诗句;③分析表达效果或表现手法;④归宿是情感
【课后作业】
仿照《短歌行》,将《归园田居(其一)》改成四言古诗。
【板书设计】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归
远村 炊烟
狗吠 鸡鸣
【教学反思】
由于在讲第一单元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景物描写的角度,所以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有明确的方向,而且能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鉴赏,虽说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欠缺,但是参与度,参与面都很高。如果能够给予思考的时间在充足点,他们会回答的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