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高 2023 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能间接为我们提供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地 理 试 题 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地壳运动也离不开太阳能
(时间:75 分钟 总分:100 分 ) ③太阳辐射直接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光、热资源
④太阳辐射是产生美丽极光的主要原因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美国“旅行者 2 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
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6.左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下图是太阳系模拟图,完成下面小题。 A.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 B.乙层是色球层,N代表耀斑
1.“旅行者 2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 ) C.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黑子 D.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⑧ 7.此次特大地磁暴发生时( )
C.④⑤⑥⑦ D.⑤⑥⑦⑧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产生 ②全球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③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④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A.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 B.夜空中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 D.成功登陆火星的祝融号 右图为地球各圈层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 a、b、c、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 d代表地球的四个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 8.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判断,正确的是( )
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 A.a是水圈 B.b是岩石圈
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北京某中学地理小 C.c是生物圈 D.d是大气圈
组利用暑假前往进行研学活动,结合相 9.宋代范仲淹有词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关材料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 更在斜阳外。”词中涉及图中表示的地球圈层有( )
示意图(见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A.a、b B.c、d C.a、b、d D.a、b、c、d
3.该区域的化石能指示的最早地质年代是( )
探空气球是人们探测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气象要素的工具之一。下图示意某探空气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球工作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该区域古生物的生存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A.恐龙繁盛时期是被子植物兴盛时期 B.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C.哺乳动物见证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D.此地经历过海陆变迁
太阳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也不断地探索着太阳。左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
右图为 2023 年 4 月 21 日~24 日地球地磁活动水平(Kp 指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假设一探空气球在该纬度由高空 100km处结束探测任务返回地面,其记录的气温随高度的
变化规律可能是( )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1页 共 10页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2页 共 10页
{#{QQABDYKEggigAABAARhCEQX6CkMQkBGAAIoGgFAIsAABAAFABAA=}#}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1.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哈尔滨(45°N) B.北京(40°N) C.重庆(30°N) D.海口(20°N)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有“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A. B. C. D.
的诗句。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下面小题。
潮河、白河及其支流组成潮白河水系,该水系汇入海河而注入渤海。潮白河上游山区谷深河
12.“人迹板桥霜”景象最可能形成在( ) 窄,下游进入平原,河谷开阔,易泛滥成灾。解放后兴建密
A.多云微风的子夜 B.晴朗微风的凌晨
云和怀柔水库,控制山区洪水,并承担为北京市供水的任务。
C.晴朗微风的子夜 D.多云微风的凌晨 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出现“人迹板桥霜”景象时( ) 18.密云水库的修建,说明( )
A.①强③弱 B.②强④弱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影响最大
C.③弱④强 D.②强④强 B.人类可以改变②的季节分配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近地面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 C.可以增加环节③和⑤的水量
完成下面小题。 D.科学技术可以调节④的流向
19.水循环( )
A.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 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 D.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废弃矿山治理点,存在大片寸草不生的裸露基岩,只有部分
“椰丝毯”(是将经过加工的椰壳纤维,钩织网格制成的毯状可降解材料)覆盖下的地表萌发出
小草的嫩叶。下图是“椰丝毯”景观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4.图中( ) 20.“椰丝毯”覆盖后,使区域水循环(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A.下渗增强 B.地下径流减少
15.图中( ) C.降水增加 D.地表径流增加
A.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21.下列关于“椰丝毯”叙述正确的是( )
B.此时③地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易形成降水 A.夜晚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B.比砂石覆盖物成本低廉
D.该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C.降解后对土壤造成污染
图为世界某地某时刻 6000 米高空等压线分布图 D.提高覆盖区的昼夜温差
(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船”是闽南沿海祈求海上平安、渔事兴旺的传统民俗活动,最后环节是把王船焚烧送
16.该时刻 A点风向为( )
出海。厦门沙坡尾是此文化传承地之一,历史上曾是渔民社群集中生活的渔港湾区,如今不再停
A.① B.② C.③ D.④
靠渔船,而发展为创意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读厦门市某日潮汐时刻图(左图)和厦
17.沿甲-乙对应的近地面作等压面示意图,下列四幅图符合的是( )
门市区域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3页 共 10页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4页 共 10页
{#{QQABDYKEggigAABAARhCEQX6CkMQkBGAAIoGgFAIsAABAAFABAA=}#}
贝马拉哈国家公园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中西部,公园内分布着形状独特的针尖石林,其物
质组成是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及国家公园针尖石林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22.根据左图,推测“王船焚烧送出海”环节的时间通常选择在( )
A.2—3时 B.22—23时 C.10—11时 D.15—16时
23.当日中午游客在沙坡尾打卡时,可体验到的是( )
①享受赶海的乐趣 ②站在海堤近观金门岛
③尽情品尝各类海鲜 ④迎着海风拍下长发飘飘的美照
⑤欣赏许多豪华大邮轮在眼前进出和停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7.图示地貌类型的地下部分往往发育有( )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 ①溶洞 ②冲积扇 ③海蚀柱 ④地下河
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推测贝马拉哈国家公园形成针尖状石林时的气候特征(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旱 C.寒冷干燥 D.低温多雨
29.推测贝马拉哈同家公同针尖石林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的侵蚀和堆积 B.冰川的侵蚀和堆积
C.雨水的侵蚀和溶蚀 D.海水的侵蚀和堆积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如图)。该区
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 1~5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正常年份图中四个海区表层盐度最低的是( )
A.冬季甲海域 B.夏季乙海域 C.冬季丙海域 D.夏季丁海域
25.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是由于( )
A.远离陆地,饵料丰富 B.暖流流经,水温较高
C.纬度较高,海水密度较大 D.位置偏东,冬季风影响小
26.每年 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产卵洄游,推测洄游线路及原因是( )
A.甲→乙→丙,寻找适宜水温 B.甲→乙→丙,顺流节省体力 30.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自( )
C.丙→乙→甲,南部海域水温过高 D.丙→乙→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 A.周围山地 B.西北大漠 C.湖滩河滩 D.中亚内陆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5页 共 10页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6页 共 10页
{#{QQABDYKEggigAABAARhCEQX6CkMQkBGAAIoGgFAIsAABAAFABAA=}#}
31.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38.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西坡迎风,坡陡 B.西坡迎风,坡缓 C.西坡背风,坡缓 D.西坡背风,坡陡 A.降水充沛 B.土壤肥沃 C.森林密布 D.气候干旱
32.和该地新月形沙丘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该现象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在某些地区常年出现。读有孔叶片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 39.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右图为牛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
33.牛轭湖形成的地区( ) 40.该现象常年出现的植被类型为( )
A.植被较稀少 B.蒸发量较大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地势较为平坦 D.土壤肥力较低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图 有孔叶片
3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
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A.湖水大量流出 B.湖水蒸发下渗
材料一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
C.上游水流汇入 D.人类过度用水
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开阔、视线不受
材料二 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
阻挡的地方。山地、山脊、陡崖或者上缓下陡的山
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该新油气田的
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山谷、缓坡或者上陡下缓的
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
山坡一般不会阻挡视线。某地理学习小组野外考察
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并绘制了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右图)。据此完
材料三 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连续界面 A是 ,B是 ,其中横波完全
3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消失的是 界面(填字母)。
A.70m B.80m C.90m D.100m
(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③是 ;C是 ;D是 。
36.实地考察中( )
A B (3)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其位于图中 处。(填①②③④).站在甲地可以看到丙地 .站在乙地可以看到丙地
C D (4)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站在丙地可以看到丁地 .站在丁地可以看到乙地
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
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
不足 50 厘米,但根系长达 20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
37.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电效率越高。图 1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 2 为该经线上甲、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7页 共 10页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8页 共 10页
{#{QQABDYKEggigAABAARhCEQX6CkMQkBGAAIoGgFAIsAABAAFABAA=}#}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A ,B ,C ,D 。
(2)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填字母),E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与图
中的 (填字母)环节有密切关系。
(3)下图为上图中滨海地区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用箭头表示该时
段的热力环流。
材料二 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
(4)图中所表示的时段为 (填“白天”或“夜晚”),近地面为 风(填“海”或“陆”),
该风对滨海城市的影响主要是使该时段气温 。
(5)近年来,图中滨海城市建设统一选择透水路面。结合水循环的相关原理说明采用透水路面
在减轻城市内涝中的作用 。
4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图 1中的甲、乙、丙与图 2中①②③的对应关系:甲对应 (填序号);乙对应 (填
序号);丙对应 (填序号)。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
电的是 。
(2)图 3中圣劳伦斯湾表层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 (填低或者高),主要原因是 。
(3)图 3中每年春季大量源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
近。洋流是携带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主要动力,其洋流性质是 ,对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
是 。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
(4)图 3纽芬兰岛附近存在一大型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为 。 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图丙所表示的地貌一般
43.读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分布在我国 地区,气候特征是_______。
(2)判断以上各种地貌的主要成因:甲主要是因 形成的;丙主要是因 形成的。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
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粒径变化为 。
(4)判断图甲中沿 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9页 共 10页 高 2023级地理试题 第 10页 共 10页
{#{QQABDYKEggigAABAARhCEQX6CkMQkBGAAIoGgFAIsAABAAFABAA=}#}高2023级12月地理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BDA 6-10 BDADD 11-15 ABBDD
16-20 CBBBA 21-25 ACBBB 26-30 DDACC
31-35 BDCBC 36-40 DDDCA
二、综合题
41.(9分)
(1)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B
(2) 岩石圈 地幔 地核或外核
(3) ④
(4) 横 A
42.(9分)
(1) ① ② ③ 甲
(2) 低 圣劳伦斯河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3) 寒流 降低水温
(4)寒流和暖流在此交汇,浮游生物大量聚集
43.(12分)
(1)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2) A B
(3)
(4) 白天 海 降低
(5)透水路面有利于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
44.(10分)
(1) 冲积扇 图甲 三角洲 图乙
(2) 西北 干燥或干旱或降水少(答案符合即可)
(3)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只写明外力作用,也算对)
(4) 由大到小
(5) B
答案第6页,共18页
等压面
河流
海洋
隔水层
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