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07:5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已知数列的前4项分别为,,,,则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B.
C. D.
2.空间四边形中,设,,,点在棱上,且,N是棱的中点,则( )
A. B. C. D.
3.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是.已知,,则( )
A.13 B.12 C.6 D.3
4.已知直线:和:平行,则实数( )
A.2或 B.1 C. D.2
5.按照小方的阅读速度,他看完《巴黎圣母院》共需820分钟.2023年10月26日,他开始阅读《巴黎圣母院》,当天他读了1个小时,从第二天开始,他每天阅读此书的时间比前一天减少2分钟,则他恰好读完《巴黎圣母院》的日期为( )
A.2023年11月12日 B.2023年11月13日
C.2023年11月14日 D.2023年11月15日
6.如图,在长方体中,,,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7.正整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下表给出的是上起前4行和左起前4列),则上起第2015行,左起第2016列的数应为( )
A. B. C. D.
8.已知A,B,C是抛物线上三个动点,且的重心为抛物线的焦点,若B,C两点均在轴上方,若的斜率恒成立,则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
二、多选题
9.下列关于空间向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B.已知,,若,则
C.任意向量,,,满足
D.若,,是空间的一组基底,且,则A,B,C,D四点共面
10.已知曲线:.( )
A.若,则是椭圆,其焦点在轴上
B.若,则是圆,其半径为
C.若,则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D.若,,则是两条直线
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已知直线过定点且与以,为端点的线段有交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C.经过点且在轴和轴上截距都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D.已知,为坐标原点,点是圆外一点,直线的方程是,则与圆相交
12.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C,D两点,为坐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过定点 B.若,则
C.的最小值为 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13.已知空间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是______.
1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
15.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的左支上,,,则的离心率为______.
16.已知e:,e:,过轴上一点分别作两圆的切线,切点分别是,,当取到最小值时,点坐标为______.
四、解答题
17.已知的顶点,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为,边上的高所在直线过点,且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1)求顶点的坐标;
(2)求直线的方程.
18.已知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直线经过点.
(1)求外接圆的方程.
(2)若直线与相交于A,B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19.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比是常数,动点的轨与经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交于D、E两点.
(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2)求线段的长.
2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21.如图,在四棱雉中,平面,,.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若的周长为6,面积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过直线与椭圆交于M,N两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数学答案
1.D
【分析】直接观察可得答案.
【详解】观察可知,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故选:D.
2.C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运算结合基底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
故选:C
3.A
【分析】方法一,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求得,可得,求得,可得解;方法二,同方法一求得,再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代入运算可得解.
【详解】方法一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又,得,
所以.
故选:A.
方法二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故选:A.
4.D
【分析】由两直线的不相交可得的值,进而分类讨论平行和重合的情形即可..
【详解】当:,:平行
得,解得或,
当时,:,:,即,此时直线和直线重合,故不符合题意,
当时,:,:,此时直线和直线平行,符合题意;
故选:D
5.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从2023年10月26日开始到读完的前一天,
他每天阅读《巴黎圣母院》的时间(单位:分钟)依次构成等差数列,且首项为60,公差为,
则由,且,得,
所以小方读此书20天恰好可以读完,故他恰好读完《巴黎圣母院》的日期为2023年11月14日.
故选:C
6.B
【分析】根据,即可求得点到面的距离.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又因为平面,且,
根据,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故可得,
即可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等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属中档题.
7.D
【详解】试题分析:这些数字排成的是一个正方形
上起第2015行,左起第2016列的数是一个2016乘以2016的正方形的倒数第二行的最后一个数字,
所以这个数是2016×(2016-1)=2015×2016
考点:归纳推理
8.B
【分析】先利用点差法得到,再利用重心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得到,由此得解.
【详解】依题意,设,,,由,在轴上方,故,,

因为抛物线为,所以,
则,所以,则,
注意到,故,即,
又,代入可得,
故,即,解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因而,则m的最大值为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利用点差法得到,一个是利用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得到,从而得解.
9.ABD
【分析】根据共面与否即可判断A,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判断B,根据共线定理即可求解C,根据共面即可求解D.
【详解】因为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不共面,若,,共面,则存在实数,使得,故,由于,,不共面,所以,所以无解,故,,不共面,所以也可以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故A正确;
因为,,所以,,
又,所以,解得,故B正确;
因为向量,不一定是共线向量,因此不一定成立,故C错误;
因为,所以,即,所以四点共面,故D正确.
故选:ABD.
10.CD
【分析】根据,将化为,结合椭圆方程判断A;
结合圆的方程判断B;讨论的正负,结合双曲线方程以及渐近线方程可判断C;
,时,可得,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A,若,则,则即为,
故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A错误;
对于B,若,则即为,
故C是圆,其半径为,B错误;
对于C,若,则不妨设,则即为,
曲线C此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当,则即为,
曲线C此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综上,若,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C正确;
对于D,若,,则即为,即,
即则C是两条直线,D正确,
故选:CD
11.ABD
【分析】对A,根据两条直线垂直求出a的值,进而判断答案;
对B,作出图形,当直线绕点P旋转时可以得到直线斜率的范围;
对C,考虑截距为0的情况即可判断;
对D,根据点在圆外得到不等式,然后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并与半径比较大小,最后得到答案.
【详解】对A,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故A正确;
对B,如图,
,根据图形,若直线l与线段AB有交点,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B正确;
对C,易知直线y=x满足题意,C错误;
对D,因为点在圆外,所以,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则m与圆相交,D正确.
故选:ABD.
12.ABD
【分析】将直线整理成关于的方程,令其系数为0,即可得出直线过的定点,判断A;利用得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判断B;当直线与垂直时,取得最小值,再利用几何法求弦长,即可判断C;由,结合弦长公式与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选项A:将直线整理为:,
令,解得,即直线过定点,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由题意知,,则直线的斜率为,
若,则直线即直线的斜率为,解得:,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因为直线过定点,所以当直线与垂直时,取得最小值,
此时,故选项C错误;
对于选项D: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故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3.
【分析】根据投影向量的概念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为:
.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和,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由数列的前n项和为,
当时,可得;
当时,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利用向量的中点性质与双曲线的定义求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关于的齐次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依题意,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则,,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故由得,
因为,,所以,
在中,,
在中,,
所以,则,即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与双曲线的定义,从而得到所需线段的长度,再构造关于的齐次方程即可得解.
16.
【分析】,则,可看成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而两点在轴的两侧,所以连线与轴的交点就是所求点.
【详解】的圆心为,半径,
的圆心为,半径,
设,则,
所以,
取,
则,
当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此时直线:
令,则,,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距离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结合图形求解,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较难题.
17.(1)
(2)
【分析】(1)先根据方向向量及两直线垂直求斜率再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最后求交点即可;
(2)先根据点在线上得出直线方程,再求交点,最后根据两点式写出直线方程化简为一般式即得.
【详解】(1)因为,由,则,
直线的方程为即.
则,得顶点的坐标为.
(2)设点,则,在上,
即,即
的方程为,
则,得的坐标为,
又,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18.(1),或.
(2)或.
【分析】(1)法一:设圆的方程为,根据条件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
法二:根据的横坐标相同设,由半径相等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出,即可求得的方程
(2)对直线的斜率存在问题分类讨论,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弦长公式列出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得到直线的方程
【详解】(1)法一:设⊙M的方程为x2+y2+Dx+Ey+F=0,
则由题意得 解得
的方程为,或.
法二:,的横坐标相同,故可设,
由得,解得,
的方程为,或.
(2)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l方程为,它截得弦长恰为;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l:,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故直线l的方程为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和圆的综合问题的应用,考查了直线、圆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注意考虑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情况,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解决问题是常用的方法,属于中档题.
19.(1)
(2)
【分析】(1)设,得,整理得M的轨迹方程;
(2)直线方程为代入得由弦长公式求.
【详解】(1)设,由已知得,
整理得,即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2)由已知条件得直线方程为,
由与消y得
,∴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
设,则
所以.
故线段的长.
20.(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直接由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解.
(2)直接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进一步即可得证.
【详解】(1)由题意得,得,
则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2)由题意得,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因为,所以.
21.(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先证明线面垂直,再应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2)应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余弦.
【详解】(1)因为平面,所以.
在中可求得.
在中,因为,所以,
所以.
又平面,所以.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因为平面,
所以分别以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1)知平面,
所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可得,
令,得.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
则.
22.(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设信息列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出,最后求出椭圆方程.
(2)设直线MN的方程为:,
联立韦达定理得,
接着化简即可.
【详解】(1)由题意得:,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
设直线MN的方程为:

由韦达定理得,

为定值.
【点睛】(1)解答直线与椭圆的题目时,时常把两个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x(或y)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题设条件建立有关参变量的等量关系.
(2)涉及到直线方程的设法时,务必考虑全面,不要忽略直线斜率为0或不存在等特殊情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