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12: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题
1.手电筒的结构包括( )。
A.电源、灯泡
B.电源、导线、灯泡和开关
C.电源、灯泡、开关
2.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是( )。
A.哥白尼 B.张衡 C.伽利略
3.关于降雨时,水物态变化过程,第一科学小组形成了以下结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蒸气→小水滴→聚集成云→直接降落
B.水蒸气→小冰晶→聚集成云→降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
C.水蒸气→小冰晶→直接降落
4.要使模型更加稳固,下列建议中可以采纳的是( )。
A.重量要分布均匀,上下一样重 B.多使用三角形结构,更稳定 C.多缠一些透明胶,尽量加固
5.我们用天然气灶炒菜时是把( )转换为热能。
A.化学能 B.电能 C.光能
6.( )是我国研制的人式闭合生态系统。
A.天工一号 B.嫦娥一号 C.月宫一号
7.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8.冰箱打开时有白气冒出是因为( )。
A.冰箱里的冷空气遇热 B.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C.冰箱外的热空气遇冷
9.“白气”是什么状态的水?( )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10.图中草原上有青草、兔子和狼三种生物,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 )。
A.兔子→青草→狼 B.狼→青草→兔子 C.青草→兔子→狼
11.在株洲湘江风光带,可以看见很多如图所示的路灯,你认为该路灯是利用( )来实现照明的。
A.风能 B.太阳能 C.势能
12.子萱发现电脑能播放出图像和声音,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_____能和_____能;她又听见机箱内有风扇在转动,把手放在通风孔能感觉到吹出的风,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风扇的_______能。
A.光能、声能、动能
B.化学能、声能、热能
C.化学能、光能、势能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乱砍滥伐 B.火山 C.台风
14.下图是小宇同学在野外观察到的一部分星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上面的七颗星是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B.图中a是北极星,能够帮助我们指引方向
C.图上这些星亮度都是一样的
15.电能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种物体在使用中运用了电能的是( )。
A.手机 B.人力自行车 C.温度计
16.下列天体中,属于卫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哈雷彗星
17.食物具有( )。
A.电能 B.声能 C.化学能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生物在生态系统是有作用的
B.生态瓶中的生物越多越好
C.生态瓶不可以用塑料瓶制作
19.科技组廖强同学在比较雨雪图片资料中发现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
A.三角形 B.六边形 C.圆形
20.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青菜→野兔→狐狸→狼 B.狼→狐狸→野兔→青菜 C.青菜→狼→狐狸→野兔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的弹簧具有“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
B.燃料储存的能量是光能和势能
C.声、光、磁,并不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22.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太阳能的是( )。
A.稻谷晾晒变干 B.弹奏钢琴 C.云飘在空中
23.我们在夏天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会看到( )划破夜空,一闪而过。
A.彗星 B.流星 C.恒星
24.将磁铁的S极和N极靠在一起时,它们会(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既不相互吸引也不相互排斥
25.有个成语叫“风吹草动”,这个成语体现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A.风的动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B.风的电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C.风的化学能转化为草的动能
26.水在地球上的( ),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A.降水 B.蒸发 C.循环
2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A.人工饲养生物 B.加快繁殖速度 C.建立自然保护区
28.下面关于北斗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斗星的斗柄分别指东、南、西、北方向,季节就分别为春、夏、秋、冬
B.从北半球上看,北极星的位置几乎不变,总是出现在地球的南方天空
C.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这七颗星组成勺形
29.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 )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30.2022年秋、冬季节,我市县遭受特大干旱,造成山上相当多的树木因缺水死亡。这一现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靠水分,这与下面哪个人在“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实验中提出的观点相符合?( )
A.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B.英国的普利斯特 C.荷兰的英根豪斯
31.以缆索为承重结构的桥是( )。
A.拱桥 B.梁桥 C.悬索桥
3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让旁边的小磁针不停地旋转
B.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发明了发电机
C.伏特电池是用锌盘、酸性溶液浸湿的纸张和铜盘按顺序相叠而成的
33.列车车头设计成锥形可以减小空气阻力的灵感来自于( )。
A.翠鸟的嘴 B.鸭子的璞 C.鸽子的翅膀
34.关于赵州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拱桥 B.它是悬索桥 C.它是梁桥
35.如图所示,水烧开时,当水壶的壶嘴被堵住,水蒸气的力量能把壶顶开,这一过程中热能转换成机械能。下列机器能实现与此相同的能量转换的是( )。
A.电动机 B.蒸气机 C.发电机
36.如图所示,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可看见杯口处有“白气”产生。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下列哪种自然现象?( )。
A.初春冰雪融化
B.冬天下雪
C.秋冬的早晨,出现大雾
37.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一光年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经历一年走的距离,真空中光速约为( )每秒。
A.30千米 B.30万千米 C.3万千米
38.2022年以来,不少地区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关单位进行了及时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素有“生态杀手”“霸王之花”等恶名,其与本土植物的主要关系是(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共生关系
39.小浩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中,用不同的绕线圈数和不同的电池节数多次尝试,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你认为下列电磁铁中,吸起的回形针个数最多的是( )。
A.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10的电磁铁
B.电池节数为2、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
C.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
40.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 )单位。
A.距离 B.时间 C.质量
41.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火星 B.水星 C.木星
4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水和氧气
43.下列现象属于蒸发的是( )。
A.下雪了 B.衣服上的水被晒干 C.水杯盖上的小水珠
44.1609年,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奥斯特
45.钻木取火是什么能转换为热能?( )
A.电能 B.声能 C.机械能
46.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的标志是发明了( )。
A.镰和犁 B.蒸汽机 C.计算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手电筒的电路少不了电源、灯泡、导线、开关等电器元件,故B正确。
2.C
【详解】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可见C符合题意。
3.C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分析选项可知,水蒸气—小水滴—聚集成云—直接降落,水蒸气—小冰晶→聚集成云→降落过程中融化成雨滴,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4.B
【详解】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A、重量要分布均匀,上下一样重,这样重心高,稳定性不好,A不符合题意;
B、要使模型更加稳固,可以采纳的是多使用三角形结构,更稳定,B符合题意;
C、多缠一些透明胶,尽量加固,不利于成本控制,C不符合题意。
5.A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用天然气灶炒菜时是把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6.C
【详解】“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该装置构建了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
7.C
【详解】我国土壤现实状况是:草场沙漠化日益严重,土壤资源利用不合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严重,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造成土质恶化。
8.C
【详解】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凝结,凝结是放热过程。夏天,开冰箱门时,会有“白气”冒出,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
9.A
【详解】自然界中的水存在三种状态气态、固态和液态。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肉眼看不到,是水的气态形式。水烧开时,我们看到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白气”是液体状态的水,A符合题意。
10.C
【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箭头指向吃的一方。青草、兔子和狼三种生物,兔子吃青草,狼吃兔子,形成的食物链表示为青草→兔子→狼。
11.B
【详解】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人们现在对其正在大力开发和利用。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路灯工作时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再转换成光能。
12.A
【详解】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子萱发现电脑能播放出图像和声音,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声能;她又听见机箱内有风扇在转动,把手放在通风孔能感觉到吹出的风,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风扇的动能。
13.A
【详解】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乱砍滥伐、滥施农药、猎杀珍稀动物、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要纠正人类的这些行为,维护生态平衡,火山、台风属于自然力量破坏生态平衡。
14.A
【详解】春季的夜晚,面向北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有7颗亮星组成勺形,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在“大熊”的臀部和尾部,是寻找大熊座的重要标志。
A、北斗七星是由七颗亮星组成勺形,位于大熊星座,所以图片上面的七颗星是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A的说法正确。
B、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图中a是天枢。B的说法错误。
C、北斗七星离我们的距离不同,亮度也不同。C的说法错误。
15.A
【详解】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
A.手机利用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等,故A正确;
B.人力自行车是利用人力提供动力,没有用到电能,故B错误;
C.温度计主要是利用热能显示温度的,也没有用到电能,故C错误。
16.B
【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7.C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内部的温度也基本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与每天摄入的食物有关,说明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能。
18.A
【详解】A、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在生态系统是有作用的。A的说法正确。
B、生态瓶里的动植物只有达到平衡,才对生物的成长有利。过多的动物会出现食物不足、氧气不足等情况,打破了生态瓶的平衡关系,所以生态瓶中的生物不是越多越好。B的说法错误。
C、塑料瓶可以密封,所以生态瓶可以用塑料瓶制作。C的说法错误。
19.B
【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雪花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单个重量只有0.2-0.5克,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
20.A
【详解】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青菜能够自己制造食物,属于生产者,能够作为食物链的起点,野兔吃青菜,狐狸吃野兔,狼吃狐狸,正确的食物链为青菜→野兔→狐狸→狼。
21.A
【详解】A、弹簧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被压缩的弹簧会产生弹力,同时具有势能,故A正确;
B、燃料储存的能量是化学能,不是光能和势能,故B错误;
C、能量处处存在,能量有多种存在形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不会有运动和变化。声、光、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声音具有声能,光具有光能,磁具有磁能,故C错误。
22.A
【详解】太阳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晾晒稻谷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弹奏钢琴利用了物体振动的动能;云飘在空中利用的是风能。
23.B
【详解】在晴朗的夜晚,远离城市的灯光,仰望星空,我们能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它是 银河系的一部分。偶尔抬头会看到流星划破夜空,一闪而过。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拖着长长尾巴的天体是彗星,它也按照固定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24.A
【详解】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将磁铁的S极和N极靠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吸引。故A选项正确。
25.A
【详解】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有个成语叫“风吹草动”,这个成语体现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风的动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26.C
【详解】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会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27.C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8.B
【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详解】A、北斗星的斗柄分别指东、南、西、北方向,季节就分别为春、夏、秋、冬,A说法正确;
B、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是人们在黑夜辨认方向的标志,B错误;
C、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C正确。
29.A
【详解】1609年,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是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30.A
【详解】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为了弄清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从哪里来,做了一个实验:他向大木桶中装入100千克烘干的土壤,栽种上一棵2.5千克的柳树,只给它浇雨水(雨水中几乎不含任何营养)。5年以后,柳树长大了,体重增加了82千克。这时他把桶里的泥土烘干后再称,比原来只减少0.1千克。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获得的养分只是来源于水。
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发现植物生长靠水分;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779年,荷兰的英根豪斯,发现植物的绿叶在阳光下能更新空气。所以2022年秋、冬季节,我是县遭受特大干旱,造成山上相当多的树木因缺水死亡。这一现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靠水分,在“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实验中提出的观点相符合是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31.C
【详解】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根据桥梁分类的认识,桥梁按结构可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框架桥等。以缆索为承重结构的桥是悬索桥。
32.B
【详解】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当电子在导线中运动,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动一样,电子运动产生的流动叫电流,同时产生磁场,就像光会产生热一样。
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能让旁边的小磁针不停地旋转,该说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美国科学家亨利几乎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但是他们没有发明电动机,该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C、伏特电池的结构,是用锌盘、酸性溶液浸湿的纸张和铜盘按顺序相叠而成,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不符合题意。
33.A
【详解】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列车车头设计成锥形可以减小空气阻力的灵感来自于翠鸟的嘴。
34.A
【详解】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拱桥。拱桥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不但结构坚固,而且美观,观赏性强。
35.B
【详解】A.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A不符合题意;
B.蒸汽机是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与水蒸气的力量能把壶顶开,这一过程中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相同的,故B符合题意;
C.发电机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6.C
【详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便形成云。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的现象是出现白雾或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许多小水珠,漂浮在空中。由此判断,该实验是在模拟秋冬季节大雾形成的过程。故C选项正确。
37.B
【详解】光年是长度单位,在太空中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约为9.5万亿千米。
38.B
【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土植物的主要关系是竞争关系。加拿大一枝黄花多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加拿大一枝黄花还挤占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本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体现生物竞争关系,B是正确的选项。
39.B
【详解】电磁铁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线圈圈数一定,电流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由此判断,与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10的电磁铁和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相比,电池节数为2、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磁力最强,吸起的回形针个数最多。
40.A
【详解】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光年”是天文学家用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单位。
41.B
【详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42.B
【详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43.B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地面上的水洼慢慢消失了,湿衣服变干了,都是蒸发现象;降雪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是凝华现象;水杯盖上的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的结果,属于凝结现象。
44.A
【详解】1609年,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是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45.C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说,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46.B
【详解】依据课本知识,工业革命前,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只能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