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
1.“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摄氏度。
2.(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 )。
4.哺乳动物的哺育方式叫作( )。
5.哺乳动物的哺育方式叫作( ),繁殖方式叫作( )。
6.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受热( ),受冷( )。
7.地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的地方空气( ),冷地方的( ),形成( )。
8.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绝( )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加热完毕后需要熄灭酒精灯,可用( )盖灭,盖灭时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酒精灯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 )吹灭酒精灯。
9.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 )体积膨胀,( )体积收缩。
10.昆虫的身体都分( )、( )、( )三部分,头部长有( ),胸部长有( )。
11.哺乳动物是它的( )生下来的,刚生下来都要吃( )。
12.将水等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形状不一样,这说明液体( )确定的形状。
13.( ),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14.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为( )、( )、( )三部分。
15.采集土壤标本时要记录下土壤采集的( )和( ),以及土壤标本的特点等信息。
16.鱼儿可以在水中利用( )呼吸。
17.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 ),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18.像兔子、牛、熊猫这样( )生,靠( )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19.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长有三对( )。
20.( )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1.( )、( )、( )是水存在的三种形态。
22.液体受热时,体积( );受冷时,体积( )。
23.使用( )能准确地测量水温。
24.( )、( )、( )是物体存在的三种形态。
25.( )有确定的形状、体积。( )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 )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物体具有的( )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
26.蔡伦造纸的原料有( )、( )、( )、( )等。
27.空气占据空间,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被( )或扩张。
28. 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和 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9.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 )。
30.我国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有( )、( )、( )、( )、( )。
31.在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加热袋中的( )时,用手触摸袋子的外壁,感觉到袋子( ),松开双手,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 )。
32.金鱼、草鱼,鲫鱼,身体表面有( ),头部有( ),靠( )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
33.鳃是鱼类的( )器官,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最大的淡水鱼是( )。
34.再生纸是以收回的( )为主要原料,造出的纸张。
35.( )有确定的形状,气体和( )没有固定的形状。
36.鸟的身体分( )、( )、( )、( )和( )五部分,几乎全身有( ),头部长有( )。
37.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受热体积( ),受冷体积( )。
38.( )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上面的单位是( )。
39.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
4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时会结冰;在( )℃时会沸腾。
41.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 )、( )、( )、( ),另外还有( )和( )。
42.鱼的身体表面有( ),头部有( ),靠( )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 )中。
43.切料,蒸煮,打浆,抄纸,晒纸的造纸方法是( )发明的。
44.( )的身上长有羽毛,羽毛通常分为( )羽、( )羽和( )羽三种。
45.东汉时期的( )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并革新了造纸工艺,从而使得( )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6.冷的空气会下降,热的空气会( )。
47.把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是利用了气体( )的原理。
48.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 ),能握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
49.羊、狗等哺乳动物,他们用( )方式繁殖后代,( )的方式哺育。
50.( )是鸟类特有的,略有( )性和( )性,有护体、( )、( )等功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0 100
【详解】水的三态是液态、固态和气态。液态的水受冷能凝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受热后会融化成液态的水,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气态的水蒸气受冷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和冰、霜、雪。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2.温度计
【详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专用仪器。
3.风
【详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4.哺乳
【详解】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哺育方式叫作哺乳。
5. 哺乳 胎生
【详解】像狗、猫、羊这样,母体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哺育小动物,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大都是胎生动物。
6. 热胀冷缩 体积膨胀 体积收缩
【详解】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点睛】本题考查热胀冷缩,要求学生掌握热胀冷缩。
7. 上升 空气就会流过来 风
【详解】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然界各地的温度不同,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地方空气就会流过来,形成风。
8. 不能 灯帽 嘴
【详解】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因为酒精就有挥发性,在使用酒精灯时要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
9. 热胀冷缩 受热 受冷
【详解】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10. 头 胸 腹 一对触角 三对足
【详解】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11. 妈妈 奶
【解析】略
12.没有
【详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没有确定的形状。将水等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形状不一样,这说明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13.质量
【详解】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14. 头 胸 腹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蚂蚁、蜻蜓和蝗虫都属于昆虫,所以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5. 时间 地点
【解析】略
16.鳃
【详解】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绝大多数的动物都需通过呼吸从环境中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
17.植物纤维
【详解】纸最早发明是在西汉时期,东汉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得到了大量地应用。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18. 胎 吃奶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像兔子、牛、熊猫这样胎生,靠吃奶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19. 头 胸 腹 触角 足
【详解】像蚂蚁、蝴蝶、蜜蜂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昆虫。
20.量筒
【详解】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21. 固态 气态 液态
【详解】水在自然界里会以固态、气态、液态三种形态存在。如自来水(露珠、白气、河水等)是液态的水,冰块(雪花)是固态的水,水烧开后冒出的气泡是气态的水。
22. 膨胀 收缩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
23.温度计
【解析】略
24. 固态 气态 液态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5. 固体 液体 气体 体积
【详解】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固体有确定的体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总是能充满它所在的空间。物体具有的体积不变时,就有确定的质量。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的体积和形状,要求学生掌握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固定的形状;气体无固定的形状,也无固定的体积。
26. 树皮 麻头 破布 破渔网
【详解】蔡伦造纸的原料中都有植物纤维,纸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的,蔡伦造纸的原料有麻头、破布、树木、旧渔网等具有植物纤维的材料。
27.压缩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空气占据空间,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被压缩或扩张。
28. 质量 克/g 千克/kg
【详解】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9.纤维
【详解】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最早发明是在西汉时期,东汉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得到了大量地应用。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30. 红土 棕土 黄土 黑土 紫色土
【详解】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有红土、棕土、黄土、黑土、紫色土。我国古代人民建造了无色图社稷坛,体现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
31. 空气 发热 上升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在制作“热气球”时,点燃蜡烛加热袋中的空气时,用手触摸袋子的外壁,感觉到袋子发热,松开双手,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
32. 鳞片 鳃 鳍
【详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弄或梭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运动阻力;体表常常被有鳞片,有利于自我保护;以鳃呼吸,以尾部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用卵繁殖后代。
33. 呼吸 鲟鱼
【详解】鱼的运动器官: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背鳍和尾鳍等;鱼的呼吸器官:主要呼吸器官是鳃,辅助呼吸器官包括皮肤、咽喉、肠、假鳃和鳔等。鲟鱼是淡水中最大的。
34.废纸
【详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它并不影响办公、学习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在全世界日益提倡环保思想的今天,使用再生纸是一个深得人心的举措。
35. 固体 液体
【解析】略
36. 头 颈 躯干 尾 四肢 羽毛 喙
【详解】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鸟的身体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有喙。鸟的前肢变成了翼。
37. 热胀冷缩 膨胀 收缩
【详解】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38. 量筒 毫升
【详解】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39.热胀冷缩
【详解】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缩小,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40. 0 100
【解析】略
41. 沙 小石子 黏土 水和空气 动植物的残体 腐殖质
【详解】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沙、小石子、黏土、水和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42. 鳞 鳃 鳍 水
【详解】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片,头部有鳃,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产卵方式繁殖后代。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
43.蔡伦
【解析】略
44. 鸟 正 绒 毛状
【解析】略
45. 蔡伦 造纸术
【解析】略
46.上升
【解析】略
47.热胀冷缩
【解析】略
48.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详解】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植物通常生长在土壤中,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和砂质土。砂质土土壤散开,不能成团,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壤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
49. 胎生 哺乳
【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鹅、蜜蜂;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狗是胎生动物。像羊、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牛、羊、猫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喂养幼崽的。
50. 羽毛 弹 防水 保温 辅助飞翔
【详解】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体表长有羽毛,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两个翅膀和两足。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特征,具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