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题
1.如图,先在横梁两端挂上充了气的气球,并调平。如果将左边的气球放气,那么( )。
A.左边会往上翘
B.右边会往上翘
C.还是原来的样子
2.达尔文雀是生活在太平洋群岛的一种鸟类,结合这学期你对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头部长有喙
B.它的腹部长有三对足
C.它是胎生
3.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4.( )总结并革新了造纸工艺,使得纸在民间流传使用。
A.蔡伦 B.伽利略 C.爱迪生
5.下列做法中,会改变物体质量的是( )。
A.将球状橡皮泥压成薄薄的圆片
B.削掉苹果的外皮
C.将瓶子里的牛奶全部倒入杯中
6.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 )。
A.热空气向上升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占据空间
7.使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时,要将苹果放在天平的( )。
A.左盘 B.右盘 C.左右盘都可以
8.将一个扎紧口的气球揉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 )。
A.会变大 B.会变小 C.保持不变
9.下列属于固体的是( )。
A.酱油 B.玻璃弹珠 C.氮气
10.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东北虎 B.鸡 C.小丑鱼
11.为了直观的看到分离土壤过程,科学上常用的方法是( )。
A.把土壤与水充分混合搅拌 B.用手挑拣 C.用筛子筛选
12.将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烧杯口紧贴着量筒内壁倒入
B.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烧杯口提至量筒上方倒入
C.将水平桌面上的量筒稍倾斜,将烧杯口紧贴量筒内壁倒入
13.目前濒临灭绝的动物是( )。
A.海虾 B.麻雀 C.大熊猫
14.下面( )不是昆虫。
A. B. C.
15.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右面的方式测量体积,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是( )。
A.15ml B.25ml C.10ml
16.下图,燃烧的蜡烛上方纸风车会转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蜡烛燃烧使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风
B.制作风车的方法和材料
C.蜡烛燃烧时发光使纸风车转起来的
17.鱼的身体结构适合水中生活。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表的鳞片能减小与水的摩擦 B.用鳃在水中呼吸
C.用鱼鳍在水中协调运动 D.身体呈梭形使鱼能上下沉浮
18.再生纸是以回收的( )为主要原料造出来的纸张。
A.塑料 B.布料 C.废纸
19.小明去北戴河玩,晚上看到好多游客将图中的孔明灯点燃后,孔明灯慢慢的上升,这是因为( )。
A.热空气上升 B.空气有质量 C.蜡烛能燃烧
20.充满空气的篮球一拍就能弹起来,这说明( )。
A.地面能让所有的物体往上弹。
B.压缩的空气有弹力
C.皮球就只能弹一次,然后静止在地上
21.与蚂蚁不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小金鱼 B.蜜蜂 C.蝗虫
22.使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视线要在水面凹面的上方
B.视线要与水面凹面齐平
C.视线要在水面凹面的下方
23.已知昆虫有( )余万种。
A.100 B.200 C.300
24.关于土壤,你认为( )说法是正确的。
A.土壤就是土
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
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5.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的现象不明显。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26.参观水族馆,常看到的鱼类动物有( )。
A.小丑鱼、金鱼 B.企鹅、海龟 C.海豚、海豹
27.( )是鸟类特有的。
A.翅膀 B.脚爪 C.羽毛
28.土壤中渗水性最差的是( )。
A.沙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29.( )是鱼。
A.蝌蚪 B.鲸鱼 C.小丑鱼
30.下列动物不是鸟类的是( )。
A.鸵鸟 B.鸽子 C.蜻蜓
31.我们跑步时,会感觉空气吹在脸上,形成气流,这说明(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无色无味
32.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33.小明今天上体育课,把一个乒乓球踩瘪了,然后他把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又鼓起来了,他是利用了( )热胀冷缩的性质。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34.将体积相同的空气、水、石块进行比较( )。
A.空气最轻 B.水最轻 C.石块最轻
35.铁轨之间留有缝是( )。
A.为了节省成本
B.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损坏铁轨
C.因为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
36.小红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动物,它几乎全身都有羽毛,头部长有喙,我们初步判断这种动物属于( )。
A.昆虫 B.鸟类 C.鱼类
37.科学课上小红观察蚂蚁,下列现象中( )是小红可能观察到的事实。
A.两只蚂蚁在吵架 B.蚂蚁在搬运面包屑 C.蚂蚁饿了
38.走马灯是利用( )作为动力的。
A.热空气上升 B.空气有质量 C.蜡烛能燃烧
39.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 )。
A.有多重 B.的多少 C.有多沉
40.质量、体积、温度等都是物体的( )。
A.大小 B.形状 C.特征
41.小明要去菜地取一些土壤进行研究,下面几组工具中小明必备的是( )。
A.小铲和塑料袋 B.帽子和眼镜 C.雨伞和手套
42.蔡伦造纸的正确流程是( )。
①抄纸 ②蒸煮 ③切料 ④晒纸 ⑤打浆
A.⑤④③②① B.⑤②①④③ C.③②⑤①④
43.小组实验时,当小明和其他同学意见不同时,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
A.不做实验,自己玩去
B.和同学争吵
C.和同学沟通,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完成实验
44.要知道一杯水有多少体积,选择( )来测量。
A.天平 B.量筒 C.温度计
45.下列动物是鱼的有( )。
A.鳄鱼 B.墨鱼 C.小丑鱼
4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在流动时,( )。
A.水流得快 B.洗洁精流得快 C.流得一样快
47.“乌鸦喝水”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石子占据空间 B.水占据空间 C.空气占据空间
48.“零下8摄氏度”的正确写法是( )。
A.8℃ B.—8℃ C.0下8℃
49.小明做社区服务志愿者时发现,盖好瓶盖的空塑料瓶无法被完全踩扁,这是因为( )。
A.空气能被压缩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能占据空间
50.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
A.空气枪 B.电风扇 C.汽车轮胎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具有质量,所以如果将左边的气球放气,那么左边气球的质量就会减小,左边气球会往上翘。
2.A
【详解】1835年9月,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13种不同的雀鸟,虽然它们的大小和颜色类似,却具有不同形状的鸟喙。根据对鸟的认识,头部长有喙是鸟的特征。胎生是哺乳动物的特征。腹部长有三对足是昆虫的特征。
3.A
【详解】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所以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
4.A
【详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生产出了大量轻便、便宜的纸。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5.B
【详解】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将球状橡皮泥压成薄薄的圆片、将瓶子里的牛奶全部倒入杯中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削掉苹果的外皮会改变物体质量。
6.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热空气向上升 。
7.A
【详解】使用天平时左侧的托盘上应放待测物质,右侧的托盘上应放砝码。这样符合使用习惯。使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时,要将苹果放在天平的左盘。
8.C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所以将一个扎紧口的气球揉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保持不变。
9.B
【详解】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A酱油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是液体,不符合题意;
B玻璃弹珠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固体;
C氮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属于气体,不符合题意。
10.A
【详解】哺乳动物的特征是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小时候都要喝妈妈的奶长大。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鸡的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前肢分化为翼,后肢粗壮)和尾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有喙,鸡属于鸟类动物;小丑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小丑鱼属于鱼类动物。
11.A
【详解】土壤中的微粒中,最大的土壤微粒是沙砾(小石子),其直径大于2毫米。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黏土的微粒最小,甚至无法用肉眼看清楚,分离土壤的方法,可以采取将土壤晒干、用筛分离,或者将土壤加水搅拌、静置沉淀的方法,其中把土壤与水充分混合搅拌是科学上常用的方法,A选项符合题意。
12.C
【详解】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我们需要用到量筒,量筒的使用方法: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可见C正确。
13.C
【解析】略
14.A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卵生,比如蝗虫。
A、图中动物是蜘蛛,有四对足,不符合昆虫的基本特征,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动物是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符合昆虫的基本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动物是蜜蜂,身体结构也符合昆虫的基本特征,属于昆虫,故C不符合题意。
15.C
【详解】用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排液法)。分析实验可知,量筒的液体体积是15mL,这个不规则的物体放入量筒后是25mL,这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是25mL-15mL=10mL。
16.A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蜡烛燃烧使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风,所以燃烧的蜡烛上方纸风车会转动。
17.A
【详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有侧线。按生活环境分鱼类分为淡水鱼类(如鲫鱼)和海洋鱼类(如带鱼)。
A、鱼体表的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A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鱼用鳃在水中呼吸。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鱼用鳍游泳,用鱼鳍在水中协调运动。C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鱼身体呈梭形,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使鱼能上下沉浮。D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18.C
【详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它并不影响办公、学习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在全世界日益提倡环保思想的今天,使用再生纸是一个深得人心的举措。
19.A
【详解】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因此热空气上升;“孔明灯”是利用热气球上升的原理上天的。
20.B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A、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地面能让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往上弹,地面不能让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往上弹,说法错误;
B、空气容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力,说法正确;
C、皮球里充满了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因此在地面上能弹很多次,最后静止在地上,说法错误。
21.A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蚂蚁和蜜蜂、蝗虫都是昆虫,小金鱼属于鱼类。
22.B
【详解】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23.A
【详解】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24.C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土壤的组成解答即可。A.土壤就是土,这种说法错误,土壤是混合物。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这种说法错误,我们脚踩的大地有些是石块,不一定都是土壤。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这种说法正确。
25.A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最明显,液体次之,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最不明显。
26.A
【详解】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小丑鱼、金鱼符合鱼类特征;企鹅属于鸟类,海龟属于爬行动物;海豚、海豹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27.C
【详解】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等。羽毛是鸟类特有的。
28.C
【详解】沙质土的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种植芝麻、花生。黏质土的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种植荷花、芦苇。壤土的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种植蚕豆和苹果树。
29.C
【详解】鱼类是体被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卵生。小丑鱼是鱼,蝌蚪是两栖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
30.C
【详解】全世界鸟类约有9600种,我国鸟类种类繁多,约有1200多种。我国鸟类种数约占全世界鸟类种数的14%。像鸵鸟、鸽子、喜鹊、老鹰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一般都是鸟。蜻蜓属于昆虫类,不是鸟类。
31.B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我们跑步时,会感觉空气吹在脸上,形成气流。
32.C
【详解】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所以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
33.A
【详解】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要让压瘪的乒乓球鼓起来,则要让里面的气体膨胀,所以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
34.A
【解析】略
35.B
【解析】略
36.B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鸟类一般具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和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卵生等特征;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几乎全身都有羽毛,头部长有喙的动物可能是鸟类。
37.B
【详解】根据对蚂蚁的观察可知,因为是咀嚼式口器,比较发达有力,可以用来搬运东西。蚂蚁在搬运面包屑是小红可能观察到的事实,两只蚂蚁在吵架和蚂蚁饿了不是小红可能观察到的事实。
38.A
【详解】中国民间的走马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它的原理和近代燃气轮机是一样的。A选项符合题意。
39.B
【详解】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kg)和克(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根据对质量的认识,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40.C
【详解】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气味、质量、体积、温度等都是它们的特征。
41.A
【详解】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要根据观察对象选择相应的工具,小明要去菜地取一些土壤进行研究,必备小铲和塑料袋,A符合题意。
42.C
【详解】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造纸过程是: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也就是切料,蒸煮,打浆,抄纸、晒纸的过程。
43.C
【详解】因为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要善于沟通,解决问题。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和同学沟通,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完成实验。
44.B
【详解】用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排液法),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45.C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鱼类终身生活在水里,体表有鳞,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小丑鱼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墨鱼属于软体动物。
46.A
【详解】液体的粘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的快慢,粘度小流动的速度快,粘度大流动速度慢。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它们之中水流动的速度最快。 洗洁精流动速度最慢。这是因为水的粘度最小,洗洁精的粘度最大。
47.A
【详解】在我们的身边像石块、橡皮这样的物体是固体,它们是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的物体。“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空间。
48.B
【详解】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根据对温度的认识,“零下8摄氏度”的正确写法是—8℃。
49.C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能占据空间,所以盖好瓶盖的空塑料瓶无法被完全踩扁。
50.B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枪、汽车轮胎都是利用了压缩空气的性质;风扇与压缩空气的性质无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