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题
1.在长度相同的不同轨道上,无法比较快慢。( )
2.动物的发声与振动无关。( )
3.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 )
4.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准确测绘出海岸线在每个“小格子”中的确切位置。( )
5.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如添置隔音设施。( )
6.不同小组制作出来的小车优缺点也不一样。( )
7.地球是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表面约71%是海洋,约29%是陆地。( )
8.为了消减竖直立杆的日影偏差,应将竖直的立杆向正北方向倾斜。( )
9.噪声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
10.小红16秒跑了112米,小明20秒跑了120米。小明跑步的速度快。( )
11.生活中,哗哗的流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
12.车的发明与发展,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 )
13.深呼吸时,我们的胸部会起伏。( )
14.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越慢。( )
15.坐在校车内的晓敏同学,看到对面的汽车越来越近了,以对面那辆车为参照物,晓敏说“我们的车是静止的”。( )
16.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17.物体平移时的轨迹是弧线,摆动时的轨迹是直线。( )
1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
19.“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20.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
2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 )
2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
23.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
24.为了让我们设计的小车跑得远,车轴要非常光滑。 ( )
25.所有的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一小格都代表0.1牛。( )
26.除了乐器,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
27.我的肺活量小,与平时不爱运动没有一点儿关系。( )
28.明明制作小车时,完全不听取同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 )
29.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肺活量。( )
30.变质和过期的食物也能被消化,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 )
31.大肠有吸收食物水分的功能。( )
32.地球上到处是水,所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
33.人吸气时,气体先进入支气管再进入气管。( )
34.在研究小球运动的快慢时,应尽量让小球沿直线运动。( )
35.湘菜的特点是重油、重辣和重咸味,多吃这种口味的菜有利于营养。( )
36.一个物体上不同点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 )
37.步行的速度约为60—120千米/时。( )
38.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
39.人们呼气时,胸腔缩小,吸气时,胸腔扩大。( )
40.一个月中会有半个月时间看不见月亮。( )
41.像风车这样的运动称为平动。( )
42.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部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带到全身。( )
43.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
44.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数就是它的量程。( )
45.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大些。( )
46.在课间活动中,奔跑的我们会产生撞击力,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 )
47.我们对月球的秘密已经完全了解了,不需要再探索了。( )
48.使力时一定要接触到物体才能让它动起来。( )
49.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5%。( )
50.上半月的月相从缺变圆,下半月的月相从圆变缺。(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比较运动的快慢,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2.×
【详解】人用喉咙发声,动物用不同的方式发声,如昆虫靠摩擦发声、鸟类靠鸣管发声,青蛙靠气囊发声等,虽然发声方式不同,但发出的声音同样是振动产生的。
【点睛】了解动物发声方式的不同。
3.√
【详解】工业用水净化后可以再利用,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可以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4.√
【详解】地球仪是为了研究地球做的模型,科学家用经线和纬线将地球表面划分出了很多的网状小格子,可以准确的表示出位置和方向,方便我们学习有关地球的知识。
5.√
【详解】噪声控制的方式:1.对噪声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控制噪声源、戴耳塞、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噪音。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如添置隔音设施,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减弱噪音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有效降低噪音的方法。
6.√
【详解】不同的小组制作小车的设计不一样,制作的材料不一样,制作出来的小车有各自的特点,优缺点也不会一样。
7.√
【详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陆地小。陆地分布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地球是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盖。
8.√
【详解】为了消减竖直立杆的日影偏差,应将竖直的立杆向正北方向倾斜,经过大量实践,人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倾斜角度,使得在不同的日子的任何相同时刻,杆影的方向都一致。
9.×
【详解】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噪声会危害人体的健康,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噪声,要求学生掌握噪声。
10.×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小红16秒跑了112米,速度为112米÷16秒=7米/秒;小明20秒跑了120米,速度为120米÷20秒=6米/秒,小红跑步的速度快。
11.√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生活中,哗哗的流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2.√
【详解】人们的生活不断的进步,得益于各种各样的发明。车的发明与发展,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13.√
【详解】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胸部的起伏说明我们在呼吸。
14.×
【解析】略
15.×
【详解】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坐在校车内的晓敏同学,看到对面的汽车越来越近了。以对面那辆车为参照物,晓敏坐的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晓敏应该说“我们的车是运动的”。
16.×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早上和傍晚影子最长。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7.×
【解析】略
18.√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19.×
【详解】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脚印,说明月球上土质干燥松软。
2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时物体一定在振动。
21.√
【详解】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
22.√
【详解】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能使物体运动起来,也能使物体静止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题目说法正确。
23.√
【详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有大有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它的单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4.√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为了让我们设计的小车跑得远,车轴要非常光滑,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题干正确。
25.×
【解析】略
26.√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根据声音产生的原因,凡是能够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比如敲击桌椅、弹拨乐器、拍打篮球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7.×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8.×
【详解】制作小车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制作,提高效率。
29.√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30.×
【详解】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残羹剩饭中含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微生物的生存,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物质的腐败、变质,此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毒素,如果再用来被人吃掉,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31.√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离不开小肠和大肠帮助,小肠吸收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大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
32.×
【详解】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所以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33.×
【详解】吸气时,气体经过的器官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点睛】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34.×
【解析】略
35.×
【详解】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进行体育锻炼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宝塔来看,最顶层的是脂肪,每天摄入量最少,因此要少吃含脂肪多的肥肉和荤油,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少吃盐;经常熬夜,少吃饭、多吃零食,因烦恼事而抽烟、酗酒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不挑食、合理膳食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湘菜的特点是重油、重辣和重咸味,所以不宜多吃。故题干说法错误。
36.√
【详解】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直线运动(滚动、转动(旋转)、摆动)和曲线运动(移动、振动、往复运动)。每个运动的物体,它的运动方式有可能只有一种,有可以不止一种。例如:易拉罐在滚动过程的同时,又在做直线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分析与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
37.×
【详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千米/小时。题干错误。
38.√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题目说法正确。
39.√
【详解】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点睛】本题考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
40.×
【详解】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就会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
41.×
【详解】按物体的运动方式分,可以分为移动和转动、滚动、摆动等,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不同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像风车这样围绕一根轴作曲线运动,称为转动。
42.√
【详解】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点睛】该题考查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坚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
44.√
【详解】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称。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数就是它的量程。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最大的量程,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要求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数就是它的量程。
45.√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液体>气体。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音量更大些,医生经常用听诊器判断人的心率情况。
46.√
【详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在课间活动中,奔跑的我们会产生撞击力,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奔跑。
47.×
【详解】目前人们对月球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对月球的探索,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还需不停的对月球进行探究。
【点睛】月球作为地球上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
48.×
【详解】让乒乓球和小铁球动起来,我们用到了推力、拉力或者磁力、弹力等,总之,都是给这些球施加了力。让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法有手弹、手拉、气吹、磁铁吸引等。使力时不一定要接触到物体才能让它动起来,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怎样让物体动起来,要求学生掌握使力时不一定要接触到物体才能让它动起来。
49.×
【详解】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
50.√
【详解】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