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填空题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快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活动。
2.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由 和 造成的
4.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 米。
5.北宋时期的 在《梦溪笔谈》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6.白色淀粉和棕红色碘酒混合后变成了蓝紫色,这是因为淀粉和碘酒发生 生成了 。
7.每年由于生锈而报废的 制品占全世界该制品年产量的 ,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8. 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指挥人体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9.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10.庞贝城毁灭的原因是 。
11.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是 的。(填“缓慢"或“剧烈")
12.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方向 。
13.博兴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其主要地形是
14.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由于河水的 作用形成的。
15.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和 有关。
1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对流、 、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 的地方传到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18.化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并制造新物质。
19.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发生变化。
20. 和 是身体的控制中心。
2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
22.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经历了由 体到 体再到 体的形态变化,蜡烛燃烧时 新物质。
23.大气层的物质成分以 和 为主。
24.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 ,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 。这是因为物体大小一样时,物体 就容易上浮,物体 就容易下沉。
25.在坡度 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26.马铃薯在清水中会 ,在浓盐水中会 ,这说明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的。
27.一个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会 ;如果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了,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会 。
28.地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 、 三个圈层。
29.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 、 和 三层。
30.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 的一端向温度 的一端传递,直到两端温度 。
31.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 。这样就可以 物体热量的散失。
32.信息从古至今发展的特点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 ,传播的距离越来越 (填“近”或“远”)。
33.体积大,重量轻的物体容易 ;体积小,重量重的物体容易 。(填“沉"“浮”)
34.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 、 、 、高原、丘陵等。
35.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会出现发光、 、颜色改变或形成 等现象。
36. 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 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
37.在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在岩石较硬的地区,河水夹杂着 和土粒,不断向下切削,使河谷 。
38.脑是人体司令部,在睡眠状态中,脑的 消耗量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脑、恢复脑力。
39.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 、 、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40.热总是从温度 的一端(物体)传向温度 的一端(物体),直到两端的温度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物流
2.【答案】感觉
3.【答案】内部力量;外部力量
4.【答案】8844.43
5.【答案】沈括
6.【答案】反应;新物质
7.【答案】金属;20%-40%
8.【答案】脑
9.【答案】热传导
10.【答案】火山喷发
11.【答案】剧烈
12.【答案】等于;竖直向上
13.【答案】平原
14.【答案】沉积
15.【答案】排开的水量
16.【答案】热传导
17.【答案】温度高;温度低;传导
18.【答案】成分
19.【答案】不会
20.【答案】脑;脊柱
21.【答案】侵蚀;改变
22.【答案】固;液;固;产生了
23.【答案】氮;氧
24.【答案】排水;加水;轻;重
25.【答案】大
26.【答案】沉;浮;不同
27.【答案】减小;增大
28.【答案】地幔;地核
29.【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30.【答案】较高;较低;相同
31.【答案】快;加快
32.【答案】快;远
33.【答案】浮;沉
34.【答案】平原;山地;盆地
35.【答案】产生气体;沉淀
36.【答案】脑;神经
37.【答案】碎石;加深
38.【答案】氧
39.【答案】动静结合;反复强化
40.【答案】较高;较低;相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