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醛酮 同步练习 (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3醛酮 同步练习 (含答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3 11: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醛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操作产生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相匹配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缠绕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已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B 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和(NH4)2SO4饱和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 mL淀粉溶液 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
A.A B.B C.C D.D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滴加溶液:
B.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
C.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
D.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3.下列醛、酮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醛的银镜反应
B.醛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C.由2-丁酮制备2-丁醇
D.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4.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图中的短线代表单键或双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了取代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1mol对二甲苯可以与3mol 加成,其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2种
D.该合成路线原子利用率为100%
5.一种合成中间体Z可通过如下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多能与加成
B.该转化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C.不能与盐酸反应
D.Z与足量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
6.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若甲醛、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两两发生反应,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的种类数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 B.5 C.6 D.8
7.肉桂醛是一种实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②A、B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③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⑥A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A.①④⑤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②③④⑥
8.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验如下:
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边振荡边滴加4~6滴2%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步骤2:再向试管中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1中必须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B.步骤2中观察到的红色沉淀为Cu2O
C.上述实验说明乙醛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
D.上图所示Cu2O的晶胞中表示氧原子
9.关于化合物苯基环丁烯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10.胡椒酚酸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②1mol胡椒酚最多可以与3mol溴水发生反应;
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2O3;
⑤可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11.为完成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证明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取样,滴加溶液,溶液褪色
B 证明某溶液中含元素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该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出现黄色
C 配制的溶液 称取4.0g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D 验证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
A.A B.B C.C D.D
12.醋硝香豆素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醋硝香豆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醋硝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19H15NO6
B.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1mol醋硝香豆素最多可以与9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乙烯的最简式:CH
B.乙醛的官能团:-COH
C.2-甲基-2-丁烯的结构简式:CH2=C(CH3)CH2CH3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14.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化学键的极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醛能与加成而乙酸不能
B.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苯不能
C.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D.2-甲基-1-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而2-甲基-2-丙醇不能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1mol/L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
B.NO2通入水中制硝酸:2NO2+H2O=2H+++NO
C.NaOH溶液与过量H2C2O4溶液反应:H2C2O4+2OH-=+2H2O
D.KOH溶液溶解Al(OH)3固体:Al(OH)3+OH-=[Al(OH)4]-
二、填空题
16.香料花青醛(E)用于香水、香皂、洗涤护理等家居用品中,可通过以下路线合成:
已知:+(巴豆醛)
回答下列问题:
用“*”标出化合物E中的手性碳原子__,下列物质不能与E发生反应的是___。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银氨溶液 C.金属钠 D.氢氧化钠溶液
17.柠檬醛是一种具有柠檬香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香精油中,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调味品,且可用于合成维生素A,柠檬醛的结构简式如下:
(1)试推测柠檬醛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检验柠檬醛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方法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检验柠檬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操作中,应先检验哪一种官能团?为什么?_______。
18.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1 mol某烃A通过臭氧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后只得到各1 mol。
(1)观察题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烃分子中每有一个双键,则产物中会有_______个羰基(),产物与烃分子中原子个数相等的元素有_______。
(2)A分子中有_______个双键,A的分子式是_______。
(3)已知可以简写为,其中线表示化学键,线的端点、折点或交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剩余的化合价用氢原子补足。写出A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19.有一医药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
(1)其分子式为______,含有的含碳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关于其化学性质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_____。
A.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使溴水褪色 D.能发生消去反应
(3)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____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0.完成下列填空
序号 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 正误
1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无 ____
2 滴加几滴稀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___
3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___
4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再加入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___
5 溶液中加4~6滴溶液,振荡后加入溶液,加热煮沸 未出现红色沉淀 X不含有醛基 ___
6 等体积的和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氢气多 是强酸 ___
7 将铝片和镁条作为电极,插入的溶液中 电流表指针偏向镁片 金属铝比镁活泼 ___
8 向的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溶液呈碱性 ___
9 向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氧化性: ___
10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___
11 配制溶液 将固体溶解于适量硫酸溶液 抑制水解 ___
12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投入足量的稀、浓硫酸中 浓硫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___
13 向溶液中通入体 有黑色沉淀 不溶于稀硫酸 ___
14 在溶液中加入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 ___
15 向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硝酸亚铁与硫酸不反应 ___
16 常温下,用试纸测定一定浓度的溶液的 比对后,测得 的水解程度小于其电离程度 ___
17 向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微热至反应结束 产生气泡 该气体成分仅为 ___
18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可能混有的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___
19 表面变黑的银器浸泡到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银器与铝接触 银器变得光亮如新 构成原电池,铝作负极,硫化银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银 ___
20 向足量的浓硝酸中加入铁片,一段时间后加入铜粉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蓝绿色 浓硝酸将氧化成,生成,与反应生成 ___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小组为研究甲醛和新制Cu(OH)2的反应,进行如下探究,该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进行实验;向试管中依次加入12mL 6mol·L-1 NaOH溶液、8mL 0.5mol·L-1CuSO4溶液,振荡,再加入6mL 40%的甲醛溶液, 放入65℃水浴中加热, 20min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有少量气体产生井收集该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u2O易溶于浓氨水生成无色的[Cu(NH3)2]+,它在空气中不稳定,立即被氧化为蓝色的[Cu(NH3)4]+。
(1)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小试管上连接竖直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
(2)根据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该小组同学预测: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为甲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甲醛和新制Cu(OH)2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HCHO+Cu(OH)2Cu+CO↑+2H2O
HCHO+4Cu(OH)2+2NaOH2Cu2O↓+Na2CO3+6H2O
小组同学对实验中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作出猜想:铜或氧化亚铜或它们的混合物;为了验证固体产物,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①摇动锥形瓶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锥形瓶ⅱ中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将容量瓶ⅱ中的溶解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ⅰ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
(4)为探究生成的气体是否为CO,将收集的气体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能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的现象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C7.B8.D9.C10.D11.D12.A13.D14.D15.D
16. CD
17.(1)C
(2) 将少量的柠檬醛加入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放在热水浴中加热,若有银镜出现,说明有醛基 (答案合理即可) 。 +2Ag(NH3)2OH2Ag↓+3NH3+H2O+
(3)在加足量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 悬浊液]氧化-CHO后,调节溶液 pH 至酸性,再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 KMnO4 溶液,若溶液褪色说明柠檬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4)醛基(或-CHO)
18.(1) 2 碳和氢
(2) 2 C8H12
(3)或或
19. C9H10O2 醛基 D 4
20.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21. 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冷凝回流甲醛 2Cu(OH)2+HCHO+NaOHCu2O↓+3H2O+HCOONa 有利于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2Cu+8NH3 H2O+O2=2[Cu(NH3)4]2++4OH-+6H2O 1:200 吸收水蒸气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