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3 08: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第1课时
· 图片都属于什么生产活动?
· 农业生产活动
· 图中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 农业生产活动
· 活动对象:植物、动物
· 农业生产活动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已获得所需的产品。
农业生产活动有哪些特点呢?
东北平原
甜菜、大豆、春小麦、玉米
华北平原
棉花、花生、冬小麦、玉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
棉花、油菜、水稻
珠江三角洲平原
甘蔗、水稻
以我国东部种植业为例
地域性
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因地制宜
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因时制宜
因农业生产活动
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两地的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差异显著,因此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
· 为什么下图两地会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
农业区位因素
季风水田农业
①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②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③人口稠密,机械化程度低
大牧场放牧业
①地广人稀,草类茂盛
②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少③机械化水平高
定义: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定义: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定义: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呢?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地租
技术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
热量
东北大米为什么香?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流失少,使得大米软硬适口,造就了东北大米的美味口感和香味。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
我国西北非季风气候区以畜牧业为主,
东南季风气候区以种植业为主,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农业区位因素—气候
降水差异
一般湿润半湿润地区发展种植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
农业区位因素—地形
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降水量大。
① 丘陵上去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② 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③ 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农业区位因素—土壤
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的樱花道和茶园
福建永福镇为什么适宜种植茶树?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植物,福建永福镇广泛分布着呈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 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厚度、疏松度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种类。
农业区位因素—水源
塔里木盆地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又称绿洲农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农业分布?
有水源灌溉
灌溉用水:
河流、湖泊、降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等。
水源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地租
技术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部门的多样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基”和“塘”都发生了变化,“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基上作物多样化,桑基、蔗基转变为在基面上种植蔬菜、水果、花卉,高产值农业发展迅速。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市场的需求
城郊农业是典型的受市场影响的农业类型,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多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花卉等农副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大力鼓励优质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发展瘦肉型猪、优质奶牛、优质家禽等现代畜牧业。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政策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提价或降价等,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地租
技术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选项填到图中适当方框内:
①土壤 ②地形 ③政策 ④市场 ⑤交通
(2)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E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稳定在1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1、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其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力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活动题
活动题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稳定在1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① 夏季气温高,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 夏季降水多,便于灌溉;
③ 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生长条件。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其原因。
地形区:在地势较平坦,海拔低的平原和丘陵。
原因: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层深厚,便于灌溉,有利于水稻的收割。
活动题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① 水稻种植区人口较为稠密;
② 水稻种植、收割所需的劳动力多;
活动题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力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③ 水稻种植区气候条件好,适宜人居住。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① 饮食习惯
② 水稻种植技术
活动题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小结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活动
定义
特点
农业区位因素
定义
分类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