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5-19 21: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科学第2章检测卷(2015.4)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燃烧的蜡烛 B.闪烁的星星 C.皎洁的月亮 D.明亮的电灯
2.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耳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大脑
B.声音------耳廓------ 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大脑
C.声音------耳廓------鼓膜------耳蜗------ 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D.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大脑
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 ( http: / / www.21cnjy.com )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实像,距离变小 C.实像,距离变大 D.虚像,距离变大
4.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引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建成400米长的蔬菜大棚模样的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引桥毗邻的香榭丽花园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7.甲乙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次,乙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飞行声音的是( ) A.甲 B.乙 C.都不能听到 D.都能听到
8.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形成的是①④ D.属于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⑤
9.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
A.30° B.60° C.90° D.120°
10.“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春游时留下美好的记忆的照片——摄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所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电影——凸透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倒影——平面镜成像
11.小明同学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12.如右上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13.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如图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 ( http: / / www.21cnjy.com )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平面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1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 ( http: / / www.21cnjy.com )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6.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来自物体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在视网膜上产生了视觉
B.眼球的折光系统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曲度由睫状肌调节
D.眼有眼睑、睫毛、泪泉管等附属结构,它们具有保护功能
17.如右图所示是某地上午8点左右太阳的位置,阳光斜射到平静的湖面A点发生折射,从上午8点到10点,则阳光经A点反射时( )
A.反射角逐渐减小,而光的速度也逐渐减小 B.反射角逐渐减小,而光的速度大小不变
C.反射角逐渐增大,而光的速度大小不变 D.反射角逐渐增大,而光的速度也逐渐增大
18.阳春四月,圣井山上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杜鹃花是因为( )
A.杜鹃花花瓣能发出红色的光 B.杜鹃花花瓣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杜鹃花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色光 D.杜鹃花花瓣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9.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
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20.下列光路作图及有关说明,不正确的是(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22.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23.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不同。
24.炎热的夏天中午,当你从操场走进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瞳孔的变化是通过________来调节的。
25.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某介质之间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已知∠2=∠4=∠5=30°,则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26.2006年3月7日7时40分,黑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1)彩虹是光的______现象;(2)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______光;
(3)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______后所形成的虚象。
27.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屏幕发光并听到铃声。
(1)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屏幕仍然有亮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光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28.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紫光平行于同一凸透镜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你写出你的判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你推断的理由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15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___________(填“反光”或“透光”);
(2)在实验中,小科透过玻璃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3)小科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5.0 6.0 7.0 8.0
像距v(厘米)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班级的科学探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表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其它两个实验分别表明:(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作图题(共8分)
32.(2分)根据反射定律, (2分) 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
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的折射光线及射向凹透镜
的入射光线
七(下)科学第2章检测卷(2015.4)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燃烧的蜡烛 B.闪烁的星星 C.皎洁的月亮 D.明亮的电灯
2.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耳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大脑
B.声音------耳廓------ 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大脑
C.声音------耳廓------鼓膜------耳蜗------ 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D.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大脑
3.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实像,距离变小 C.实像,距离变大 D.虚像,距离变大
4.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桥将建成400米长的蔬菜大棚模样的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引桥毗邻的香榭丽花园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7.甲乙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飞行声音的是( ) A.甲 B.乙 C.都不能听到 D.都能听到
8.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折射形成的是①④ D.属于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⑤
9.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
A.30° B.60° C.90° D.120°
10.“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春游时留下美好的记忆的照片——摄影、湖岸景色在水面形成的倒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所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电影——凸透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倒影——平面镜成像
11.小明同学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d )
12.如右上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13.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如图是人民大会堂会议厅,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平面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1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6.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来自物体光线经折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在视网膜上产生了视觉
B.眼球的折光系统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C.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曲度由睫状肌调节
D.眼有眼睑、睫毛、泪泉管等附属结构,它们具有保护功能
17.如右图所示是某地上午8点左右太阳的位置,阳光斜射到平静的湖面A点发生折射,从上午8点到10点,则阳光经A点反射时( )
A.反射角逐渐减小,而光的速度也逐渐减小 B.反射角逐渐减小,而光的速度大小不变
C.反射角逐渐增大,而光的速度大小不变 D.反射角逐渐增大,而光的速度也逐渐增大
18.阳春四月,圣井山上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杜鹃花是因为( )
A.杜鹃花花瓣能发出红色的光 B.杜鹃花花瓣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杜鹃花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色光 D.杜鹃花花瓣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9.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
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20.下列光路作图及有关说明,不正确的是(c )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2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如“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反射___现象,“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折射____现象。
22.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50______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80________。
23.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振动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音调___不同。
24.炎热的夏天中午,当你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场走进教室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___变大_____ (填“变大”或“变小”),瞳孔的变化是通过__虹膜______来调节的。
25.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某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之间传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已知∠2=∠4=∠5=30°,则___OE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60____度。
26.2006年3月7日7时40分,黑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1)彩虹是光的___色散__现象;(2)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__复色光;
(3)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_折射__后所形成的虚象。
27.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屏幕发光并听到铃声。
(1)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屏幕仍然有亮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 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光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28.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紫光平行于同一凸透镜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你写出你的判断: 紫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你推断的理由是 三棱镜对紫光的折射能力强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31.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15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 41.8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 ( http: / / www.21cnjy.com ).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__透光 (填“反光”或“透光”);
(2)在实验中,小科透过玻璃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 P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3)小科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5.0 6.0 7.0 8.0
像距v(厘米)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或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等合理即可。
33.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班级的科学探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一___表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其它两个实验分别表明:(1)___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四、分析作图题(共8分)
34.(2分)根据反射定律,
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