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3 10:27:40

文档简介

眉山冠城实验学校2023级高一半期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3.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山为证
叶仲健
“依弟,这信送岭上去!”端叔将一封信交给放牛娃。“给哪个?”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
“一个叫青山的人。”端叔叮嘱,“记住,只能交给他!”
绊风岭,童安镇最高的山,上面有个村子,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眼下是游击队根据地,一般人上去得半天,对放牛娃来说,只消个把钟头。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
绊风岭村口,一个小伙子拦住放牛娃,问他找谁。放牛娃说:“青山。”“找青山啥事?”“见到青山才能说。”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领他往村里走。信,躺在放牛娃鞋窝里,没被发现。
将放牛娃带到一个汉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岗。“找我啥事?”汉子不老,三十来岁模样。
“青山横南北?”
“绿水绕西东!”
暗号对上,放牛娃脱掉鞋,掏出信,递过去。
汉子扫了一眼,未立即打开,拍拍放牛娃的臂膀说:“好样的!”
放牛娃是我的父亲。他自小是孤儿,被寄养在堂叔家,十三岁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半路逃脱,躲进苦竹村,给林伯家放牛。父亲说端叔过去是隐藏在我们村的地下党员,他帮他送过好几回鸡毛信。“有一回撞见一伙巡山的,不懂啥来头,我只管逃,他们在我背后追,跑出几里地,我上树躲了一宿,不知道多惊险!”
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政府办,工作一年多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对革命事业也算有过贡献,按理应该享受优待才对,可父亲啥都没有享受过,修了大半辈子地球,一生清贫。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询此事。朋友说对老地下党员和老游击队员,国家确实有优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认定身份,具备至少两名在世的且同时期、同地点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证明。
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让他联络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父亲将头摇成拨浪鼓,“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争这些做甚?”我说:“至少得让国家给你恢复名分吧?”父亲还是拒绝。我有些生气:“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办。”从父亲口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童安镇政府工作,家就在镇上。只是,一番辗转,我打听到,曾任副镇长的端叔,十年前退休,两年前过世,不曾遗留与父亲有关的一鳞片爪。出师不利,也就失去寻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许人也,身在何处,也许死去的端叔才清楚。这事就此搁置,在父亲罹患胃癌过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难免遗憾。
后来,我调至市司法局,听说我来自童安镇,一位同事说他知道那地方。“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吧?我父亲当年在那蹲点过。他是老共产党员,参加过当地的战役。”文献记载,游击队在绊风岭设立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倘若他父亲在那里参加过革命,保不准会知道我父亲。我让他回家问问他家老爷子是哪一年的事,记不记得当时有个放牛娃给他们送过鸡毛信。同事当即打电话,挂掉电话后说他父亲当时不负责通讯任务,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得向王副局长打听。“王副局长?”“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长,早退了,跟我父亲是老战友。”听到“青山”这名字,我无比激动,迫不及待让同事引见。同事说没问题,周末让他父亲带我去。
眼前这位老人,九十二岁高龄,谈吐清晰,据说还能每天看报。他问我有没有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说没有。父亲只照过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为他的遗照。他说:“既然你爹已经过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不瞒你说,当时是有这么个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结论。”这是位相当睿智的老人。我尽可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您这话,不枉此行。”
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苍老的声音追过来:“我给过他一枚弹壳!”
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过头问:“刻着‘王’字的弹壳?”
老人目光一亮:“对对对,我还让他有困难拿弹壳来找我哩,还给过他地址。”
那枚弹壳,父亲看得很重,跟钥匙串一块儿,傍在身边几十年,只是他过世后,我忘记丢哪去了。回想起来,身份认定这件事,父亲一直是拒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着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的臂膀,“你爹,好样的!”
回到老厝,我翻箱倒柜,那枚弹壳却怎么也找不着。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放牛娃人小却灵活,别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却“只消个把钟头”便能到达目的地。
B.听说已退休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名叫王青山时,“我”的内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证人的新的希望。
C.“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
D.辞别之时,王青山老人告诉“我”弹壳的事,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人物对话时,多采用短句,刻画出端叔、小伙子、汉子等人机警、果敢的人物形象。
B.小说围绕“我”为给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一事展开,两次于无希望处又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吸引力。
C.小说善用伏笔,如要将信交给叫青山的人、交信时的暗号、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等,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
D.小说结尾处,青山老人拍着“我”的臂膀说的那句话,呼应小说开头故事中他对放牛娃的称赞,同时更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6分)
9.小说结尾关于“弹壳”的情节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芒,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奇之”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其用法与《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是一样的。
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
C.“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
D.“《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之地漂泊。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严武因为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2)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
14.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该受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5~16题。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欲山行,春风吹断了积雨,可见风雨交织的天气也没能影响诗人的出行。
B、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披絮帽”与“挂铜钲”是从形的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
C、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雨过天晴,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
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在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
16、清人汪师韩在《苏诗选评笺释》中评价此诗颈联为“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六国论》中认为,燕赵灭亡固然有政策不当,不过时代环境“ , ” 也是其灭亡的原因。
《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朦胧、平静和安详的特点。
《劝学》中,蚯蚓没有爪牙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螃蟹虽有六跪、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取得成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袁隆平院士为全社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勇于探索攀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为民的奋斗者情怀。袁隆平院士的为民初心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理想的,这样的初心看似朴实,而且饱含着忧民爱民、普济苍生的高贵精神。他用一生来践行自己的诺言,让中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解决了千年来中国的“饥荒”问题。杂交水稻技术在全世界的推广运用,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也做出了贡献。这一切,源于袁隆平坚定的“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支撑他_______①_______而绝不退缩的精神支柱。
袁隆平院士_______②_______,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是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这些荣誉绝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他用数十年来_______③_______地研究和奋斗换来的。袁隆平院士是一面永恒的旗帜,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对他最好的缅怀就是传承他的精神而接续奋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
宋子杰同学阅读后,觉得香菱品诗中很注重品读用得精妙的字词。
王丹辛同学补充说, ,这跟老师引导我们要分析出“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中的“碧”“翔”的做法一样的。
于文迎同学则从香菱品读字词的方法上总结说, ,所以能与诗歌共情。
徐老师表扬大家分析得很好,并归纳说,除了联想这种思维方式,古诗词品读炼字很重要的方法是替换对比法,即替换诗中的关键词, 。
20.下列句子中的“难为”和“难为他怎么想来!”中的“难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 B.她难为地说还是明天吧。
C.难为你想得周全。 D.她不愿意去,那就别再难为她了。
21.请在横线处根据上下文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22.老师邀请你用替换对比思维,通过替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一个关键词,对比表达效果,体会原句的妙处。要求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习近平
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标有多么伟大。----圣西门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将于五一劳动节举行一次以“我看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半期考试语文答案(1)
1.D 2.C 3.D 4.①首先,作者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②然后作者在二、三、四段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来条分缕析、展开论述;③最后作者再次强调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依靠新思维和新改变,重申论点,总结上文。 5.①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②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③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错误,原文有“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可知“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并非因为城里人这样说,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B.“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错误,原文有“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果倒置,结合“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因为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错误,说法过于绝对,让乡村环境美化起来,才能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而要“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错误,这不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解体之后才能实现。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结构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第二、三、四段分说,“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进行条分缕析。
第五段总结上文,“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重申论点,照应开头。
故材料三结构上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分析,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结合“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分析,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分析,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
6.B 7.C
8.①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围绕着“我”要为父亲认定身份而寻找证人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了寻找端叔未果、让同事询问父亲、找到青山老人、证实父亲身份等情节。
②衬托父亲的形象。“我”为父亲认定身份的出发点是较为功利的,这更加衬托出父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③就效果而言,“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者,小说以“我”为叙述视角,使得故事更加真实。(每点2分,共6分)
9.①在“我”已经打消了再去为父亲认定身份的时刻,弹壳这一线索的出现,使故事于结尾处再起波澜,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故事更加完整。
②父亲手握弹壳这个有力的证物却不去找组织要待遇,突出了父亲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
③通过弹壳,青山老人联想到众多的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的高尚情怀,由“个体”到“群像”,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④“我”虽找不到弹壳,但知道它真实存在过,表明经历了这次事件,“我”真正理解了父亲的为人,精神上受到洗礼。(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
A 11.B 12.C
13.(1)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2)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
14.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10.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1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奇”和“粪土”都用作意动用法。句意:为他的才华感到惊奇。/把当年的万户侯都视为粪土一般。
B. “惟”: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恭敬;/只有。两者意义不同。句意:(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
C.“如”:比得上;/好像。两者意义不同。句意:没有能够比得上子美的人。/明亮得好像月亮。
D.说法正确。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可知,皇帝此后没再起用他,但并未将其免职。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羸服”,破旧的衣衫;“行在”,皇帝的临时住所;“为····所”,表被动;
(2)“尝”,饱尝,遭遇;“挺节”,坚持气节;“桡”,同情。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得出“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
根据“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得出“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
根据“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得出杜甫认为自己“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就先去谒见他。(后来)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年,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奔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帖,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因窝藏琴师董廷兰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杜甫向皇帝谢罪,然而皇帝此后也就不再起用他了。
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两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戴头巾,而性格狭隘急躁傲慢,曾经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却恨杜甫。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杜甫大醉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
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
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风雨交织的天气”错。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如善解人意的知己,吹散阴云,雨过天晴,并非“风雨交织”的天气。故选A。
16.(6分)①拟人。写桃花含“笑”,赋予“桃花”以人的心理、神态,使“桃花”著上了人的感彩,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溪柳自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
17、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①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②闻名遐迩(遐迩闻名)
③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19.袁隆平院士的为民初心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也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这样的初心看似朴实,却(但、实则)饱含着忧民爱民、普济苍生的高贵精神。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与“绝不退缩”语意相对,强调袁隆平的理想信念支撑他前进,可用“勇往直前(一往无前)”。“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第②空,语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强调袁隆平的知名度,可用“闻名遐迩(遐迩闻名)”。“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遐迩闻名”,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第③空,语境“数十年”“研究和奋斗换来的”强调袁隆平的勤奋刻苦,可用“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坚持不懈”,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将“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理想的”改为“这也是他毕生的追求”或“这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
二是不合逻辑,将“而且”改为“却(但、实则)”。
20.C 21.(1)香菱重品读诗中的形容词、动词(2)香菱联想与诗歌有关的亲身经历 (3) 在对比中体会不同的词对描写景物、表达感情、体现诗意的不同效果 22.示例:把“暖暖”换成“迷蒙”,“暖暖”是指模糊不清的样子,运用了叠词,描绘出远处的屋舍依稀可见,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迷蒙”少了感彩与音韵之美。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A.表示“使人困窘,使人为难”。
B.指“不情愿”。
C.与文中“难为”的意思均是“不易做到,不好办”。
D.表示“勉强”。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补充”可知,此处应是说香菱注重品读的具体词性,结合后文“碧”“翔”可知是形容词和动词,可填“香菱重品读诗中的形容词、动词”。
第二空,前文有“香菱品读字词的方法”,后文说效果“能与诗歌共情”,再结合文段香菱从自己的经历领悟王维的诗可知,这里可填“香菱联想与诗歌有关的亲身经历”。
第三空,前文有“对比”“替换”关键词,对比、替换的目的就是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和哪一种表达更好。
2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可以替换修饰性的词语,比如以“袅袅”换“依依”,以“迷蒙”换“暧暧”等。
如把“暧暧”换成“迷蒙”,“暧暧”是指模糊不清、迷蒙隐约的样子,运用了叠词,描绘出远处的屋舍依稀可见,具有朦胧之美,给人平静安详的感觉,且读来更富有节奏感。“迷蒙”比较直白,少了感彩与音韵之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