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磅礴的气势。
2.理解课文内容,紧扣“壮”字,通过学习点面描写,体会五壮士的“壮举”、“壮言”,从而激发起学生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充分运用教育资源,通过画面,音效的渲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热情,奠定爱国情怀的基调,创设课堂氛围。
三、教学过程
1.深情诵读,奠基爱国情感
(1)齐颂英雄名,营造爱国氛围
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狼牙山战役,倾听五位英雄的故事,请大家和我一起工工整整、恭恭敬敬地写下他们的名字,就写在课题的旁边。
(师生同写五壮士的名字。)
师: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读出这五位英雄的姓名。
学生齐读: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背景介绍、书写、大声念出五壮士名字的方式,创设情景,为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奠定基础。】
(2)复习旧知,理清脉络。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学习点面结合,感悟英雄本色
(1)圈画品读,了解英雄形象
师:快速浏览课文,请运用“划、圈、品、读”四字学习法自主阅读,找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句子,把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2)汇报交流,体会英雄品质
①交流“诱敌上山”,体会英雄壮举
班长: “沉着、镇定、不慌张”—— 神态描写;
葛振林:“满腔怒火”——心情描写;
宋学义:“扔手榴弹抡一个圈”——动作描写;
胡德林、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表情描写;“瞄准射击”——动作描写。
②文献补充,体会英雄无畏。
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视死如归壮军威》(葛振林自述)
教师引导: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五壮士奋勇杀敌,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英勇善战、对敌人无比的恨……
③品读语句,读出感受。
教师引导:像这样对个体进行具体描摹,就是“点”的描写。像这样人物进行群体描写,就是“面”的描写。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历史文献,让学生感受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五壮士奋勇杀敌的豪迈和无畏。】
3.补充影视作品,感受英雄献身精神
(1)品读“英勇跳崖”,感受英雄壮言。
①读好“屹立”。
此时五们壮士屹立在顶峰,像山一样雄壮、巍峨——
②读好“望”。
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
这是无比轻蔑的一望——
③读好“跳”。
这正是来自于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
(2)观看影片,一睹英雄悲壮。
播放《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片段。
(3)补充日本罪行,感受英雄决心。
播放纪录片——《日本人的罪行》
(4)聚焦语言,体会点面结合。
①画出点面描写,迁移运用。
②师生共读,情感共鸣。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影视资料,课文中的文字“活”了,学生受到了画面的冲击,感受到了英雄的具体形象;在抓动词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将英雄形象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以读代讲,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补充日本在中国的罪行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让学生对英雄人物产生强烈的崇拜,通过再次朗读感受英雄本色,从而厚植家国情怀。】
4.拓展阅读,激发英雄情结
(1)交流英雄故事,感悟英雄情怀
杨靖宇、黄继光、董存瑞、长津湖的故事……
(2)谈收获明志向,厚植家国情怀
师: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你一定被这么多为国牺牲的英雄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谈理想志向。
小结: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他们那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这部分,体会五壮士英勇豪迈的精神吧!
(生齐读后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英雄故事,学生感受老一辈革命人物精神,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激情立志,铭记历史,缅怀英雄,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深深扎根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战争年代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学生在课前有了较充分的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美好的情感。
语文教学提倡在阅读中体验情感。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这样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如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的精神后,就是读时体现不出来五壮士的这种精神,这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这种精神。这无形中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关键词句的把握。通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完班长领战士们走上绝路这一部分时,怎样让学生读出班长的果断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自然而然当中,也就训练出来了。
不足之处:本单元,主要内容之一要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感觉到学生在归纳概括方面,能力相当欠缺。他们只会单纯地从文中去摘抄……以后,还需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