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1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对比例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为下节课学习解比例打下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比”和“比例的意义”以后教学的,利用学生对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已有认识,再引导学生认识比和比例的不同,并逐步抽象出比例基本性质的概念,自我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体验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概况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
1.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出示比例:2.4: 1.6= 60 : 40
3、引出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1、介绍比例各部分名称
(1)在比中只有两个数叫前项后项,
(2)在比例中,有几个数(有四个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边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两边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内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3)练习:请指出下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
18:4=9:2 :4=3: =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这么多的比例,例题的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自主计算“ 2.4: 1.6= 60 : 40 ”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有什么关系?
(3)将自己的计算结果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当中若干组的活动)
(3)小组汇报初步形成共识: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多找几个小组发表意见)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 ×60=96
(4)我们可以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5)验证: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规律呢?
18:4=9:2 :4=3: =
自主计算出每组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6)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小结并板书课
我们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完成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
三、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出示题目: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 1)0.2∶2.5 和 4∶50 (2)1.2∶ 和:5
2、自主尝试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以上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3、交流
4、和上节课学过的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鼓励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5、完成41页的“做一做”。
6、交流。
四、总结本节课:
1、回顾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 1.6 = 60 : 40
| |_内项_| |
|__外项 ____|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 ×60=96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在教学 例的基本性质时, 先让学 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 写成 例,再联系 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 例中的四个数也有 的名字,请 学第43页的内容。”学 学认识 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 反馈,并充分应 学 书写的8组 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然后再进 激趣:“ 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 个有趣的规律,请 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和(差、积、商)与它们的外项和(差、积、商),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 ”
“再随便找 个 例,看看这些 例中有没有这个有趣的现象 ”引导学 计算出在 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 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 例的基本性质。下 通过把 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 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 例中等号两端的分 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 例的性质。让学 应 例的性质验证 写的 例成 不成 ,使学 明 ,验证 例式是否成 ,除了求 值的 法,也可以 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 法。课上安排应 例性质进 填空练习,进 步加深学 对 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探究”、“应 ”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 已有知识 ,精 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 然流畅。采 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 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 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 怎样 的努 去发现 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 求体现学 主探索、独 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 学 的数学学习的能 。教学设计中还特别注意发展学 的个性,如要求学 的语 归纳 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 ”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 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 ,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 向开放,让学 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