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12-23 16: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主要介绍了美术创作中的造型表现手段。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段对作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美术创作中的主要表现手段,如绘画、拼贴、拓印等。
2. 了解不同的表现手段对作品的效果和质感的表达。
能力目标:
1. 运用各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质感的物体。
2. 通过体验、比较、探究等不同方法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物等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
难点:
用绘画、拼贴、拓印等方法表现出物体的质感。
学情分析:
学生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不同的表现手段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愿意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
教师将展示一些具有不同质感的物体,如绒毛球、金属片、纸张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质感特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物体的质感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物体质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美术创作中有哪些常用的表现手段吗?你们使用过哪些表现手段来表达物体的质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二、引入新知
1. 呈现课题:
教师引入本课的课题《造型的表现力》并解释课题的含义。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将学习美术创作中的一些表现手段,通过运用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2. 分享经验:
教师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曾经使用过的不同表现手段和它们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提醒其他同学进行倾听和思考。
三、知识讲解与实践
1. 介绍不同的表现手段:
教师依次介绍绘画、拼贴和拓印等不同的表现手段,并简要解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物进行辅助说明。
2. 示范与实践:
教师进行实际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和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段。例如,教师可以示范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绘画,让学生观察绘画的过程和效果;教师还可以示范如何运用剪刀、胶水和纸张进行拼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拼贴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示范如何用水彩颜料和纸张进行拓印,让学生亲自体验拓印的独特效果。
3. 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选择一种或多种表现手段进行实践创作,表达出物体的质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创作思路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展示与分享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教师和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作品中使用的表现手段和表达的质感效果。
五、总结与拓展
1.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不同表现手段对作品的影响和质感的表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本课的实践过程中,你们通过哪些表现手段成功地表达了物体的质感?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
2. 提出拓展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表现手段来表达物体的质感。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其他的表现手段来表达物体的质感?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材料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丰富的质感效果?”
板书设计:
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绘画
拼贴
拓印
表达物体的质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分享经验和实践创作,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体验了不同表现手段的效果和质感的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示范和实践机会,并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表现手段和创作方式,丰富学生的美术经验和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