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归园田居 (其一)
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作者简介
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流传至今的有125首,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归园田居 (其一)
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整体感知
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天性,本性
田园生活
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笼中鸟
池中鱼
水潭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动词,遮蔽
罗列、排列
村落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官场生活
①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那个字?
归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赏析诗歌
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羁鸟、池鱼
自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
久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何而归
(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归向何处?
尘网、樊笼
园田
找出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自然
归去如何?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见
听
静
动
衬
白描
手法
语言的质朴自然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恬淡
舒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田园生活
②怡然自得的心情
1、巧用比喻、对比、双关等。
2、景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融情于景。
艺术技巧
厌
弃
田园: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官场:
尘网
闲适、幽美
恋
归
黑暗
总结:樊笼
爱丘山
自然
无尘杂
有余闲
总结背诵
1、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像他一样隐居吗?
2、如果陶渊明生活在当代,他会隐居吗?
思考文本
你觉得能从本诗作者陶渊明的身上得到
怎样的生活启示?
我觉得,陶渊明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选择一种不违背本心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不管你居高位,还是处低位都要活得真实,能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净土,让自己的心态非常的健康!
1、背诵《归园田居》其一。并课外阅读
其它三首
2、以“我认为陶渊明是个……的人,因为
他……”的句式写一段话。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