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时评的题材特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2.学习文中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积累并理解文中常用词语,学习文中整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3.体会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论证特点
难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传统工艺图片+当代工匠视频导语:时代在发展,工艺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品质的传承,精神的坚守,这是一种怎样的品质?这种品质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让我们走进《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起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测
(一)预习检测:标题--解读时评的一把钥匙
1、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揭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以敬畏之心呵护自然
以诚为桨以信为帆
以奋斗铸就人生辉煌
以担当迎接时代挑战
以责任共创民族复兴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以关爱抵制“蓝鲸”诱惑
以正气歌凝聚正能量
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2、新闻评论写作的
【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二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三、论证特点
(一)论证思路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节:开篇总括时代特点,用企业家的话引出工匠精神。
第二节:“匠”的含义以及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极致追求
第三节:从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职业专注
第四节:从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五节: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回扣主题,呼吁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二)论证方法
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回忆初中阶段学过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1)引用论证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2)类比论证“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假设论证“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4)对比论证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三)语言特色
1、论证语言要准确严密。
标题 分论点 关联词
2、语言生动形象,文化色彩浓厚。
成语 引用或化用 排比、对偶 反复 整散结合
大国工匠颁奖词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青涩年华,化为多彩绽放;精益求精,铸就青春信仰。大国重器的加工平台上,他用极致书写精密人生。胸有凌云志,浓浓报国情,他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人---------陈行行
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古今“能工巧匠”
要求:整散结合、对偶排比、设置悬念、借物喻人
四、合作探究
工匠精神的提出有什么现实意义?
知识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小组讨论:
1、现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提倡工匠精神?
2、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教师寄语:以工匠精神打磨青春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十分娴熟的技术能手,也不是让大家立刻就变成工艺大师,它是在青年人那颗容易驿动起来的心当中,给你习惯的养成,给你文化的温润,给你精神的泽被.......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落伍,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坚持,更是一种传承!一腔执念勇往直前,知世事维艰仍定心磨练!让我们把工匠精神种在心中,以工匠精神打磨青春,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放飞梦想,成就人生!
六、作业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请同学们观看并结合片中的介绍,完成一篇题为《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的新闻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