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3 15: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内容要求】
“1.6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7近代科学与艺术成就”
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2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1能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现象,找出重要史事之间的关联,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能够利用并分析可信史料,初步理解近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能够认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
4能够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曲折、艰苦过程,理解其正义性,并树立正义必胜的信心。(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提示】
世界近代史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把握近代以来世界整体发展的脉络和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要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史事,认识工业革命的进步性及带来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及野蛮性、残酷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认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同类史事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读物、历史影像、美术音乐作品、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将世界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历史地图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绘制历史地图,如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三角贸易”示意图等,并说明地图中的信息。
·编制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政权结构示意图,并运用图表初步分析资木主义政休的历中讲步性和局限性。
·开展深度阅读活动,如阅读《共产党宣言》、世界近代著名人物的传记等,撰写读后威,举行读书会,与同学交流心得。
·举行讨论会,对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如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特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世界影响等。
·举行辩论会,如围绕“工业革命带来的利与弊”等辩题,分小组查找材料,形成辩论各方的论点和论据,在班级开展辩论活动。
·开展项目学习,深入探讨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问题,如“新航路的开辟对整个世界有哪些影响 ”“资产阶级是如何进行原始积累的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影响”“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近代科学和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等,以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搜集、辨析史料,撰写研究报告,举办专题研讨会。
【单元概述】
1.本单元由三节正课组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他们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期间近代科学文化也进一步走向繁荣。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家,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科学的认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此期间,文学艺术也进一步走向繁荣,涌现出巴尔扎克、贝多芬、梵高等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
单元主线: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文化
两大科学家:牛顿、达尔文
三大发明成就: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本茨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试验飞机成功
四大文学艺术家: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
五大作品:《物种起源》《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英雄交响曲》《向日葵》
2.时空纵览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图片等材料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通过材料研习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通过信息获取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的成就,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活动主题】
活动一
(一)活动主题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二)活动目标
①从时间、领先国家、标志、主要成就、能源、影响六个万面比较两次工业革的不同之处。
②学会比较类问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方法。
③感受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活动过程
①教师带领学生以表格的万式,从时间、领先国家、标志、主要成就、能源、影响六个方面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②学生交流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的思考结果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修改、补充说明。
(四)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类问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方法。本活动可以调动学生上课所掌握的所有知识,让学生从时间、领先国家、标志、主要成就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从而更直观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巨大进步,深刻体会科技带给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整个活动既有教师的方法引导,又有学生的思维展示,还能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堂握程度。
活动二
(一)活动主题
如何鉴赏艺术作品——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
(二)活动目标
①通过搜集梵高的《向日葵》画作,学习搜集、整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
②正确认识艺术作品与时代和艺术家个人人生经历的关系,体会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的情感、观点、艺术信仰。
③结合史料,树立问题意识,初步理解艺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是离不开当时的经济、政治的。 经济变迁、时代变迁、文化变迁,这三者其实是相互联系的。
(三)活动过程
①指导学生迪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梵高的史料,学会区分史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来的史料进行归纳、整理,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③对梵高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按时序排列编制梵高《向日葵》作品年表。注意既要厘清梵高的主要经历,又要关注其短暂人生发生的大事件。
(四)活动说明
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个案研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以及运用历史材料进行论证的能力。初步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将艺术作品和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历中情境中,提升对艺术的感受力。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课时)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3课时)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